張忠才 梁小梅
試卷講評中,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變的變式訓練方法,活躍學生思維,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尤其是讓學生自己嘗試變式,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對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的實質性理解和把握更到位.
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道考題:
以上變式訓練是二次函數求最值的正向型變形.
上述正向型變形是指已知二次函數和定義域區(qū)間,求其最值問題.對稱軸與定義域區(qū)間的相互位置關系的討論往往成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此類問題包括以下四種情形:(1)對稱軸定,區(qū)間定;(2)對稱軸定,區(qū)間未定;(3)對稱軸未定,區(qū)間定;(4)對稱軸未定,區(qū)間未定.
本題從逆向思維的考查,它指的是給定二次函數在某一區(qū)間內的最值,去求給定區(qū)間內的參數值.
在試卷講評中對典型試題精心講評和有效變式,發(fā)揮題目的“遷移”作用,引導學生從“最近發(fā)展區(qū)”對試卷題目進行深入挖掘、加工改造,探索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而不限制在一個小范圍內、就題論題的講評試題.在試卷講評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變式訓練要注意知識的基礎性.基礎知識是綜合能力的載體,各種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學科基礎知識之上的.試卷講評時,變式題不應太難,而應以本題所涉及的概念原理或規(guī)律出發(fā),加深學生對該基礎知識的掌握.
2.變式訓練要注意梯度性.在設置變式時,應該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積極性以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3.變式訓練要注意相似性,試卷講評時,針對試卷中的題目教師講解后,學生對該題目理解后,對該知識點或解題技巧未必很好地掌握了.教師應提供相似情景的變式,讓學生訓練.
4.變式訓練要輔以適當反例.知識的學習還要求學生能判斷適應情景和不適應情景.所以,提供一些不能用該規(guī)律解釋或操作的例子,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