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
【適用話題】厚積薄發(fā) 實力 說與做 練習
當我們把一件事做熟練以后,一個效果就是我們再做這件事會“自動化”。比如開車,不會開車的人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開熟了的人基本上可以一邊聊天一邊開車。甚至你問他怎么開的,他都說不清楚。開車這件事已經進入他的舒適區(qū)。所謂自動化,就是無意識地動。
普通人會認為這種無意識的動作是自己做一件事熟練的表現(xiàn),并引以為傲。沒錯,別人的學習區(qū)是你的舒適區(qū)。
普通人打高爾夫球也會發(fā)生自動化現(xiàn)象。他們揮桿之后就失去了對球桿的控制——除非半途有人干擾,然后他們就會把球打飛,或者根本打不到球。打得越多,這種自動化現(xiàn)象就會越嚴重。
而真正的職業(yè)高手,絕對不允許自己自動化。比如,真正的賽車高手,在賽道上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意識的;世界頂尖的足球前鋒,每一腳射門都是有意識的。
現(xiàn)在,關鍵的一點來了:他們?yōu)槭裁茨茏龅讲蛔詣踊??因為他們沒有舒適區(qū)。
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已經可以了,他們就會立即進入下一個更難的項目。他們絕不會把一個已經被自己證明是簡單的項目,繼續(xù)訓練到可以自動化的無聊程度。他們的訓練永遠追求更高的難度。泰格·伍茲在比賽中有多大可能性把球打到沙堆里去?可是他在訓練課上大量地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自在的位置擊球,比如從沙堆里往外打球。這就是為什么已經有多個職業(yè)比賽的冠軍在手,泰格·伍茲仍然不斷更新自己的揮桿動作。
同樣是花樣滑冰運動員,他們的訓練時間差不多。區(qū)別在于,一般運動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重復已經掌握的動作,而頂尖選手大部分時間在練習各種高難度的跳躍。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吹牛:“我閉著眼睛都能……”其實,真正的高手,從來不閉著眼睛做事,因為他們的精力都用于追求更高的技術,根本沒時間閉著眼睛做低級動作。
(王世全摘自《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素材任意門·原來古人是這么練字的】在吐魯番曾出土一古瓶,瓶中藏有一字卷,這字卷并不是一篇完整的書法作品,而是唐代僧人日常練習書法的草稿。出土的殘存片段中,每個字寫五行,每行寫十多個字,并且每天都堅持練習。原來古人練習書法也并沒有什么速成的辦法,也是一個字一個字苦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