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鄆城縣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山東 鄆城 274700)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障礙,從而導致靜脈回心血量不能充分排出心臟,造成動脈系統(tǒng)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疾病,是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臨床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現(xiàn)為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對患者生命有巨大的危險性[1-3]。胺碘酮是臨床常用的抗心衰藥物,其療效已得到廣泛的認可。阿替洛爾為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中的一種,對竇性心動過速及早搏具有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主要探討β-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對心衰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心功能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于本院就診的心衰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X線片、心電圖、心功能等檢查確診符合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中心力衰竭相關(guān)診斷標準[5],心功能Ⅱ~Ⅳ級,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小于40%;排除標準:肥厚梗阻型心肌?。缓喜⒙苑尾考膊。粐乐馗文I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異常;相關(guān)藥物過敏及用藥依從性差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分組法將納入的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6.23±6.46)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1例、Ⅲ級21例、Ⅳ級8例。其中原發(fā)性高血壓伴心衰者14例、冠心病心衰者11例、風濕性心臟病者7例、擴張型心肌病8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43~68歲,平均年齡(56.67±6.58)歲;心功能分級:Ⅱ級11例、Ⅲ級20例、Ⅳ級9例。其中原發(fā)性高血壓伴心衰者16例、冠心病心衰者10例、風濕性心臟病者8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及合并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常規(guī)抗心衰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給予鹽酸胺碘酮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33254,規(guī)格:0.2 g/片),口服,0.2~0.4 g/次,每天3次,1~2周后根據(jù)患者臨床情況改為維持劑量,0.2~0.4 g/d,連續(xù)服用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阿替洛爾片(北京益民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111,規(guī)格:12.5 mg/片),口服,6.25~12.5 mg/次,每天2次,1~2周后根據(jù)患者臨床耐受情況(靜息心率維持55次/min左右),維持劑量在50~100 mg/d,連續(xù)服用6個月。治療期間每月進行1次隨訪,常規(guī)心電圖、X胸片、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等檢查。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每搏心輸出量(SV)、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經(jīng)(LVEDD)及收縮末期內(nèi)經(jīng)(LVESD)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療效評價[6]: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室性心律失常改善90%及以上,心功能分級提高2級及以上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好轉(zhuǎn),室性心律失常改善50~89%,心功能分級提高1級為有效;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LVEF、SV、LVEDD、LVES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LVEF、SV均顯著升高,LVEDD、LVESD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LVEF、SV均顯著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例數(shù)40觀察組LVESD(mm)59.12±2.64 55.56±2.88a 58.43±2.78 52.31±2.45ab 4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LVEF(%)33.65±1.13 47.22±1.11a 34.13±1.04 51.31±1.21ab SV(L/min)3.33±0.31 4.29±0.28a 3.42±0.27 4.64±0.32ab LVEDD(mm)66.35±3.63 60.54±3.25a 65.43±3.54 55.87±3.26ab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yīng),觀察組顯效29例(72.50%)、總有效39例(97.50%),對照組顯效 17例(42.50%)、總有效 32例(80.00%),觀察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是臨床心內(nèi)科常見危重疾病類型之一,臨床報道顯示,我國心衰的臨床發(fā)病率約為千分之一左右,且近年來呈現(xiàn)出不斷上升的趨勢[7-8]。心衰患者由于心肌細胞間微小的纖維化作用增強了心肌細胞間橫向傳導電荷的興奮性,從而導致傳導信號延緩、交感神經(jīng)張力增加以及單向阻滯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引起心律失常。因此,心衰患者臨床常伴有心律失常情況,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室撲、室顫、室性心動過速以及早搏等,嚴重者甚至造成生命危險[9-10]。因此,及早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阿替洛爾為臨床常用的一種心臟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較小劑量即可通過對交感神經(jīng)進行抑制,從而降低心室重構(gòu),增加心臟儲備功能,降低心率、心收縮力、心排量、血漿腎素活腎素活性及AGⅡ水平等。以往的研究表明,阿替洛爾在改善心衰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11]。胺碘酮屬Ⅲ類抗心律失常藥,且具有輕度Ⅰ及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性質(zhì),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心房及心肌傳導纖維的快鈉離子內(nèi)流,使其傳導速度減慢,進而使得心肌動作電位及有效不應(yīng)期得到延長,有助于消除折返激動和減低竇房結(jié)自律性,進而改善心肌功能[12-13]。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yīng),治療后LVEF、SV均顯著升高,LVEDD、LVESD均顯著降低,聯(lián)合用藥的觀察組LVEF、SV、LVEDD、LVESD改善情況以及臨床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阿替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能夠顯著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指標,療效顯著,且用藥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