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能(特級教師)
上課如登山,都需要充分的準備。
我們要去登山,必定會先了解一下這座山的情況,如大致的地形、路徑、耗時等;往往也會做一些相應的準備,如買些用具、換身衣裝等??傊褪窍胱龊贸浞值臏蕚?,以確保登山的順利。
登山如此,上課何嘗不是如此呢!上課之前,我們需要研讀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與要求;我們需要分析學情,把握學生的起點與心理;我們需要設計教案,制定教學的目標與過程……有了這些準備工作,上好一節(jié)課才有基礎,輕負擔高質量才有可能。
“充分準備進教室,一身輕松出課堂”。這是我多年教學的最大心得,也由此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扎實實手寫備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每一個課件;也一直堅持以此理念管理學校的教學工作,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
上課如登山,都具有曲折的過程。
登山之時,我們一定是走在蜿蜒崎嶇的道路上,前進之路艱難坎坷,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疲憊,意志會受到挑戰(zhàn)。當然,我們會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憑借自己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登臨山頂。
上好一節(jié)課,也應具有這樣的過程。好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有意給學生制造一些障礙,營造一些沖突,讓學生的學習之路變得曲折坎坷。學生只有面臨阻攔和挑戰(zhàn),才會主動調用已有經驗,充分激發(fā)自我潛能,經歷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最終跨越障礙,解決問題。
這就是我常跟老師們強調的觀點(尤其是上課喜歡“鋪墊”、追求“順暢”的年輕老師們):好的教學,應減少教師的“搭石鋪路”,淡化過程的“平穩(wěn)流暢”;要善于抓住學生認知的困惑點、疑難處,敢于放大,有意曲折——促使學生深刻經歷學習的過程,真正獲得知識,切實提升能力。
上課如登山,都會產生美好的心情。
當?shù)桥R山頂,回望來路、極目遠眺之時,我們都會忘記身體的疲憊,真情地感慨來路的艱辛不易,盡情地享受眼中的秀麗風景。這種登頂后的美好心情,也許就是登山活動帶給人們的最大魅力。
這樣的心情,在我們上好一節(jié)課,尤其是上出一節(jié)好課之后,也會產生。在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經歷了思考、探索、交流等學習的過程,感受到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綻放出來的鉆研精神、個性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等,看到學生深度建構了知識,有效發(fā)展了能力……學生有如此表現(xiàn),教師難道不會產生為人師者最該有的美好心情嗎!
此時的教師,還會有另一份收獲——對教學研究的熱愛之情。因為課堂的成功,必定是緣于課前的深入鉆研,設計的反復咀嚼,同事的傾力相助,課堂的用心把握。正是有如此的經歷,教師才感受到了教學工作的無窮魅力,迸發(fā)出了開展教學研究的更大熱情。
此種收獲,豈不更讓人心情愉悅,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