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小學 徐嘉純
指導老師 潘帝秀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小涼山地區(qū)——馬邊彝族自治縣。那里有著這樣一個民族:人們能歌善舞,勤勞善良,熱情似火。嘿,這就是我的民族——彝族。
這種熱情首先表現(xiàn)在我們的民族服裝上。我們彝族的服飾非常漂亮,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是各不相同。彝族女孩在15歲以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15歲時,有些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思是“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15歲以后,女子要穿黑、黃、紅(也可以自由搭配自己喜歡的顏色)的拖長裙,梳雙辮、戴黑色頭帕,并配以銀飾、彩花和瑪瑙串,作為頭上或脖子上的飾物,還會戴上銀光閃閃的耳墜。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闊腿褲。他們的頭頂稍前處留一縷頭發(fā),漢語稱為“天菩薩”,彝族稱“子爾”,據(jù)說這是神靈之所在,千萬不能觸摸。帽子以藍、黑色為主,并著以黃或紅色的花邊環(huán)繞帽子一圈。左耳上戴一黃色或者紅色的耳珠,珠下綴有紅色的絲線。
這種如火的熱情同樣也體現(xiàn)在我們的建筑上。我們的房屋多背靠大山,面朝公路或河流。房屋的四角裝飾著牛角或羊角狀的木頭。修建完畢后,在木料上涂上彝族人鐘愛的紅、黃、黑三色,并用這三種顏色畫上具有彝族特色的各種圖案。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屋,結(jié)構(gòu)堅固、外形鮮艷,一看就感受到我們火一般的熱情。
其實,除了服飾和建筑,我們彝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無不體現(xiàn)著火一般的熱情。這種淳樸的熱情已經(jīng)流淌在了我們每個人的血液里。
美麗邊城,我的家,我為自己是“火”一樣的民族而自豪。
【金老師的話】
這是一篇來自彝族孩子的文章。彝族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少數(shù)民族,四川省馬邊縣是一個彝族自治縣,那里住著許多我們可愛的彝族同胞,小作者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敏銳地抓住了服飾和建筑這兩個最顯而易見的著眼點向我們展示了彝族獨特的風俗,透過這些風俗,也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彝族同胞如火的熱情。字里行間更是透露著小作者強烈的自豪感。相信聰明的小讀者們看了之后一定會有興趣去了解更多彝族的民俗,去走近這個可愛熱情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