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馬會梅 (紅河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目前我國各地方高校的物質環(huán)境越來越好,高樓林立,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施完備,教師的學歷、知識素質越來越高。各地方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內涵建設,重視課堂教學的質量評價等。但在很多地方高校課堂教學的評價中,過于重視教師傳授知識的效果,關注的是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方法合理、教學內容豐富、知識的完善等方面,缺乏對良好的課堂教學社會環(huán)境關注。由于評價的導向作用,導致教師課堂只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效果。有些教師課堂不考慮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不考慮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習心理環(huán)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習效率低下,課堂缺乏生命的活力,課堂中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培養(yǎng)的學生只是能復制教師思想和知識的人,教師只在完成傳授知識任務。有的老師害怕完不成教學任務,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上課不與學生交流和互動,什么都告知學生。師生,生生之間沒有太多交流互動。教師只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也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聽懂[1]。所以一些地方高校部分老師的課堂學生玩手機、睡覺現(xiàn)象。大學教師教學沒有學生升學壓力,老師認為學生是成年人,應該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不管學生學得如何,有沒有在聽課。部分地方高校教師的課堂由于不太關注課堂紀律,師生的情感、課堂氣氛,師生互動關系,同學關系、不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課堂教學社會環(huán)境的心理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導致部分學生學習中沒有積極情感和缺乏學習動機、缺乏主動、缺乏問題意識、缺乏思考,沒有互動生成,上課混日子,學習效率低下。地方高校課堂要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以學生為中心,就應該加強課堂教學社會環(huán)境的建設評價。
教學環(huán)境是教學系統(tǒng)中的主要要素之一,是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因素。教學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個方面。物質環(huán)境包括課堂中的自然條件、教學設施以及空間布置等。
課堂教學社會環(huán)境是指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班風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心理因素。[2]
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師生關系、課堂紀律、同學關系等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可以促進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情感素養(yǎng)和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教育心理學家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教學環(huán)境尤其是課堂教學社會環(huán)境不僅是關系到學生情感和社會性的發(fā)展,而且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過程也有直接的作用。教學社會環(huán)境中的心理因素會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發(fā)生不可低估的影響。[3]
教學評價具有導向性的功能,會導致教師后續(xù)行為發(fā)生變化,科學的評價尤為重要。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不能僅僅看他的知識教得怎么樣,還要看學生學得怎么樣,還要看他的教學是否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對教師評價手段不能只拘泥于知識是否講清楚,講深刻,內容豐富完善等的評價,還應考查教師課堂上,學生學習狀況,學生有沒有認真的積極主動的聽課,思考、提問,課堂教學中有沒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是否與同學有效的交流互動,有沒有積極管理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理解,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主動分享有關學習資料和成果,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沒有對不聽課的學生給予良好的干預等。
我國傳統(tǒng)高校課堂中主要是老師講解,只要求學生安靜地聽,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少有機會也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少有與別人交流互動的機會。課堂中主要聽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很容易疲勞倦怠,很容易對學習生厭,昏昏欲睡。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寬松,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思維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學除了傳授知識,還要積極鼓勵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做,鼓勵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和教師辯論,允許學生犯錯誤并鼓勵學生改正。學生能體驗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成就感,體驗到學習知識過程的快樂。這樣的課堂氣氛,正是學生學習最需要的,也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要有互動和交往的過程。只有師生有交流互動課堂氣氛才能活躍,而不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
教師還要關注課堂中的情感因素,課堂中要充滿著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是缺乏愛和情感的教育,是重知輕情的知情分離的。很多老師只教書而不會育人。教學中教師要和藹可親,語言要親切、幽默。教師要用積極的情緒、情感去感染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4]。教學過程一定要注意師生的共同參與、互相合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揚教學的民主精神,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5]。努力形成和諧、文明、自由的課堂文化,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養(yǎng)成、學業(yè)的提高、智能的培養(yǎng),以及促進學生身心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都起到極大的作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積極的人際關系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只有師生關系良好、觀念共享,坦誠溝通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6]我們應該努力地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要改變角色定位,承擔起“傳授者”“促進者”“參與者”“學習伙伴”等多種角色;學會主動、平等的學生溝通和交流。其次,良好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途徑,教師要積極擴寬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為師生建立交流平臺。再次,教師還要真誠、真實,有同理心。能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基本能關心、愛護、理解、尊重和包容。優(yōu)質課堂是安全的,安全的課堂是人們的關系是和諧平等的沒有歧視和嘲笑,被關注,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能夠坦誠自己的不足并主動追求發(fā)展。[7]
教學是學與教的雙邊互動交流活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教育形式。課堂要將學生置于學校教育的主體地位,現(xiàn)在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僅是教師。教學要突出現(xiàn)代學生學習的特征,注重現(xiàn)代學生的興趣特點。教師要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具體的教學上,改變,一講到底或毫無表情的說教的教學方式,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合作的進行學習,教學方法還要靈活多樣,不僅只是講授,還應該應用討論、辯論、學生提問、分享、研究等方式,多種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形成學生的問題意識,進一步引導學生質疑,把思考、發(fā)現(xiàn)和批判的權力交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真實的或類似的),引起學生的驚奇、疑惑等,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問題的動機;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研究、獨立思考及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情感空間和資源[8]。
課堂管理和課堂教學的組織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的監(jiān)控是課堂教學和學習的有效保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作業(yè)、展示等,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己教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隨時要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方式,教師要去主動了解學生不遵守紀律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學,改變自己的教學,滿足學生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指責學生,認為是學生的責任。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啟發(fā)、激發(fā)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帶領學生探究,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培養(yǎng)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
總之,是否關注學生,這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之一[9]。地方高校課堂,教師的教學要有效地傳授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的評價內容不應該只關注知識本身,更多的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是否建設和提供了學生學習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資源。考慮到各種教學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對高校教師的評價更應該考慮教師自己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社會環(huán)境,讓學生在大學課堂中更加愉快、高效、創(chuàng)造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