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阜寧師范學校附屬小學香港路校區(qū) 陸欣欣
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學生放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讓他們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通過探究、思考的過程深入理解信息技術知識,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使他們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在學習目標指導下深入學習,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進行。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信息技術水平,利用信息技術的豐富素材設計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觀看教學課件,深入探索教材內(nèi)容,使他們感受到信息技術學科的魅力,主動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習中。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給他們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讓他們認真學習教材內(nèi)容,結合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操作練習。通過深入的學習和操作,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得到了提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制定學習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探究,高效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推動了教學的高效進行。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一些學生很早就接觸到了電腦,他們對信息技術知識理解得比較深刻,操作能力較強。還有一些學生較少接觸電腦,他們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較少,操作能力較差。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分組,把學生按照強弱組合的方式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合作學習目標,利用目標來指導小組成員。有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在合作學習中,信息技術能力強的小組成員會主動幫助其他小組成員,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學會信息技術操作,實現(xiàn)高效的合作學習。
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可以起到引出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直觀生動的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精心選擇素材來設計導入內(nèi)容,通過有趣的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投入到信息技術知識的探索中。在掌握教材中理論知識后,積極進行操作學習,通過深入學習和探究提升他們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制作主題小報”時,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給學生展示制作精美的電子小報,讓學生在認真觀看過程中了解電子小報的結構。通過導入,學生對如何設計電子小報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主動分析教材內(nèi)容,根據(jù)教師給出的小報主題進行思考,設計出小報的版頭,精心選擇小報內(nèi)容,根據(jù)內(nèi)容搭配上優(yōu)美的圖片。學生通過積極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應用word編輯功能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信息技術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信息技術。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可以結合生活素材開展教學,把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結合生活問題進行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主動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探索,并在操作過程中深化這些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收發(fā)電子郵件”時,教師可以設計給自己的好朋友發(fā)電子郵件的學習任務。在任務引導下,學生認真學習教材內(nèi)容,并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操作。他們學會申請免費的電子郵件,掌握登錄電子郵件的操作方法,知道如何編寫、發(fā)送、回復電子郵件,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結合生活學習信息技術,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想要學習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在學習中進行主動探索和思考,促進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多學生都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術。在學習過程中,他們認為自己不用看書也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敷衍了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把比賽與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了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方法后,積極參與到比賽中。在激烈的比賽氛圍中,學生在好勝心的刺激下認真練習,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認識信息技術軟件,掌握操作方法,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通過比賽活動,學生體會到了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中,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深入進行。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時要把信息技術知識和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進行融合,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學“輸入文字”時,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與語文結合起來,讓學生輸入自己喜歡的課文、古詩、詩歌等,增加輸入時的樂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通過輸入練習,學生熟練掌握了“智能ABC輸入法”,有效提高了輸入速度和正確率。在教學中,把信息技術與美術結合起來,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使他們認真研究軟件中的各種工具,了解它們的操作方法和功能,結合創(chuàng)新思維畫出各種不同的圖畫。把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學生更愿意主動探索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操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學生掌握了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后,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設計信息技術作品,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學習自信心。例如,在學習了“走進網(wǎng)絡論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信息技術發(fā)展和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做出貢獻的資料,了解更多的信息。學生還可以利用WPS軟件設計手抄報,引用網(wǎng)絡資源豐富自己的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給文章設計版面,讓他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揮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信息技術表達版面的美,提高操作能力。通過豐富的信息技術實踐活動,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信息技術的作用,在課堂學習中充分探究信息技術知識,在操作過程中認真學習各種軟件的操作方法,發(fā)展他們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設計操作。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精心設計信息技術教學課件,讓學生在觀看、思考中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質疑,使他們通過提問促進思維的深入發(fā)展,順利完成學習內(nèi)容,促進素質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