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會
香椿(Toona sinensis),別名椿樹, 屬于特有珍貴速生樹種,具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包括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等[1],香椿的葉、果實、皮、芽、根均可作為中藥材[2],現(xiàn)代藥理學表明[3],香椿葉具有抗菌、抗炎、鎮(zhèn)痛、降血糖、抗癌、降血壓、抗氧化、抗凝血、增強免疫等作用,本文分別對香椿不同藥用部位的提取液進行了抗炎、鎮(zhèn)痛研究。
1.1 材料
1.1.1 藥品與實驗動物 香椿葉、子、皮干燥產(chǎn)物購置于藥店,產(chǎn)地中國安徽亳州,為秋季產(chǎn)物。鹽酸地塞米松(批號20170442)、二甲苯、70%乙醇、阿司匹林(批號20161028)、冰醋酸、蒸餾水;雙人雙面操作臺、濾紙片、紗布、6 mm打孔器、提取瓶、冷凝管、提取管、500 ml燒杯,量筒、50 ml容量瓶。
小鼠,體重20±2 g,雌雄混搭,購自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1.1.2 器材 電子天平(AL204-IC,美特勒-托利);八兩裝中藥粉碎機(LG08A,瑞安市百姓藥機械廠);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1001-VN,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有效成分的提取 (1)香椿葉有效成分的提?。合愦蝗~預處理:把購買得到的香椿葉檢出其中腐爛發(fā)黃的葉片,用清水沖洗晾干。采用醇提法提取有效成分:將預處理成功后的香椿葉精密取200 g,用剪刀剪碎,加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濃度為70%的乙醇600 mL,回流提取3次,采用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抽濾,收集濾液。減壓蒸餾:用旋轉(zhuǎn)蒸發(fā)儀蒸發(fā)香椿葉提取液中的乙醇,設置水的溫度為40 ℃,待乙醇不再蒸發(fā)時,停止蒸發(fā),倒出旋轉(zhuǎn)瓶內(nèi)剩余的濃縮香椿葉提取液,冷藏備用。(2)香椿子、皮有效成分的提取:提取方法參考1.2.1.1。
1.2.2 抗炎作用試驗 (1)動物分組:小鼠40只(20±2.0 g),雌雄混搭隨機分成5組,自由采食飲水,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注射用地塞米松),香椿葉實驗組,香椿子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每組8只。(2)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法[4-5],將分組后的小鼠自由采食飲水適應性喂養(yǎng)3 d ,空白對照組灌胃生理鹽水0.2 mL/10 g,實驗組分別灌胃香椿葉,香椿子,香椿皮的提取液,0.2 mL/10 g,陽性對照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1 mL。每日早晚灌胃2次,連續(xù)灌胃3 d,末次給藥30 min后,用微量進樣器抽取二甲苯0.03 mL,在小鼠右耳前后兩面分別涂抹,每面各0.015 mL,左耳不做任何處理。(3)統(tǒng)計方法:1 h后觀察小鼠右耳腫脹變化,脫臼處死,延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6 mm直徑打孔器在左右耳對稱部位打下圓耳片,稱量各鼠耳,并記錄質(zhì)量,按照公式計算香椿葉、子、皮提取物實驗組和地塞米松藥物對照組腫脹度和腫脹抑制率[左右耳片重量差值為腫脹度,腫脹率=(右耳重量-左耳重量)/左耳質(zhì)量*100%,腫脹抑制率=(空白對照組腫脹度-試驗組腫脹度)/空白對照組腫脹度]。
1.2.3 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鎮(zhèn)痛作用試驗 動物分組:分組方法同1.2.2.1。(2)冰醋酸致小鼠扭體試驗法: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體試驗法[6],將分組后的小鼠自由采食飲水適應性喂養(yǎng)3 d之后,空白對照組灌胃生理鹽水0.2 mL/10 g,實驗組灌胃香椿葉,香椿子,香椿皮的提取液,0.2 mL/10 g,藥物對照組腹腔注射1 mL阿司匹林,每日2次,連續(xù)3 d,末次給藥30 min后,各組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0.1 mL/10 g。(3)統(tǒng)計方法:灌胃結束后,記錄各小鼠第一次出現(xiàn)扭體反應的時間及30 min后,記錄各組小鼠在15 min內(nèi)的扭體次數(shù),得到各組小鼠的平均扭體次數(shù),按照公式計算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鎮(zhèn)痛抑制率。(鎮(zhèn)痛抑制率=(對照組扭體次數(shù) - 給藥組扭體次數(shù))/對照組扭體次數(shù))。
2.1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模型的影響
表1 不同實驗組對小鼠耳廓腫脹度的影響
注:*表示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表示與陽性對照組相比
差異顯著(P<0.05)
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模型的影響結果見表1。從表1中看出,藥物對照組、香椿葉實驗組、香椿子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腫脹度抑制率為別為36.41%,35.17%,34.94%,25.49%,香椿葉實驗組平均腫脹度為2.30±0.81,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與藥物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香椿子實驗組平均腫脹度為2.31±0.64,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與藥物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香椿皮實驗組平均腫脹度為2.66±0.86,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顯著高于藥物對照組;香椿子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香椿葉實驗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香椿不同部位對小鼠耳廓腫脹度和腫脹率均具有一定的作用,香椿葉與香椿子的抗炎作用明顯高于香椿皮的抗炎作用,三者的抗炎作用均弱于地塞米松的抗炎效果。
2.2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響
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對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響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試驗組對小鼠扭體的影響
注:*表示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表示與陽性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從表2中看出,香椿葉實驗組、香椿子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藥物對照組鎮(zhèn)痛率為別為53.83%,21.13%,51.94%,57.82%,香椿葉實驗組第一次扭體反應出現(xiàn)的時間為6.5±2.8;在15 min內(nèi)的扭體次數(shù)為14.70±10.17,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與藥物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香椿子實驗組第一次扭體反應出現(xiàn)的時間為5.8±2.3;在15 min內(nèi)的扭體次數(shù)為27.11±14.11,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與藥物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香椿皮實驗組第一次扭體反應出現(xiàn)的時間為6.7±2.1;在15 min內(nèi)的扭體次數(shù)為15.30±11.96,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與藥物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香椿葉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香椿葉、香椿皮、香椿子實驗組進行比較,第一次出現(xiàn)扭體反應的分別是香椿子實驗組、香椿皮實驗組、香椿葉實驗組;從在15 min內(nèi)總的扭體次數(shù)來看,香椿子實驗組的扭體次數(shù)最多,與香椿皮實驗組、香椿葉實驗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3.1由試驗數(shù)據(jù)可得,香椿不同部位的抗炎作用順序為香椿葉、香椿子、香椿皮,但是香椿葉與香椿子的抗炎作用明顯高于香椿皮的抗炎作用,三者的抗炎作用均弱于地塞米松的抗炎效果,根據(jù)香椿葉、子、皮的
成分來看,抗炎作用可能與各部位中存在的黃酮化合物、萜類化合物有關[7]。
3.2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對冰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的抑制作用來確定香椿不同藥用部位的鎮(zhèn)痛作用。以第一次出現(xiàn)扭體時間和在15 min總共扭體次數(shù)來評價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提取物的鎮(zhèn)痛作用,結果得出:香椿葉與香椿皮的鎮(zhèn)痛效果高于香椿子的鎮(zhèn)痛效果,三者的鎮(zhèn)痛作用均弱于阿司匹林鎮(zhèn)痛作用,鎮(zhèn)痛作用可能與香椿不同藥用部位中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有關[8]。
3.3在試驗中驗證了香椿不同藥用部位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中藥的抗炎機制十分復雜,具有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的特點,在本次試驗中由于對不同藥用部位的提取物沒有進行分離單獨測其抗炎鎮(zhèn)痛作用,不能確定是其中某個單體發(fā)揮抗炎鎮(zhèn)痛作用,同時香椿不同藥用部位抗炎鎮(zhèn)痛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清熱散血消腫等功效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闡明,因此應該加強多學科交叉研究,更深更全面的研究香椿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