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瑞景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第一初級中學(xué)九年級
指導(dǎo)教師/劉家友
書,讀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爾泰
“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這過去的十四年里,我在書香的誘惑中成長,雖稱不上是博覽群書,但也對各種書籍略知一二。從嬰幼兒時期的《十萬個為什么》到少年時期的《中國四大名著》再到現(xiàn)如今的巴金的“三部曲”,我在《家》中懵懂地度過自己的童年,現(xiàn)如今正處于辛勤耕耘的《春》,并向我無限美好的豐收的《秋》邁進。正如巴金寫的書一樣,我的讀書歷程也如一套三部曲——“蠶”“蛹”“蝶”。沒錯,就是蠶的三個時期。我認為我就是一只蠶——一只正在貪婪尋找、吸收“美食”的蠶。
蠶期 幼時是我尋找“糧食”的最佳時間,我不顧肚子容量一天到晚猛吃,見書就啃,吞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桑葉”。有時甚至還要為一片“美味的桑葉”和伙伴爭得不亦樂乎。更有甚者,我在“桑樹”前賴著不走,一定要父母為自己“采葉子”,三十六計靈活運用,死纏爛打,目的就是為了飽餐一頓。那時的我很天真,記得有一次,我看上了一套書,可那套書太多了,有十幾本。父母不肯給我買,無論我怎么哭鬧他們也不同意,忽然我心生一計,我先假意讓步,先買其中的幾本,再過幾天,等父母心情好了,我再逐一把它買齊,關(guān)鍵時候再用上爺爺這個法寶,爺爺可是個老好人,有求必應(yīng),就這樣,我順利將“這頓大餐”解決,這是我一次成功的覓食經(jīng)歷。雖然當時的我對書如此渴望,可是由于不懂方法,看書正如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道那些“桑葉”是什么滋味,就知道這些“桑葉”能充實我的肚子,換句話說,就是能使我肚子里的墨水多一些。所以有許多地方我都不能及時消化,我只能暫且先把他們保存在肚子里,等過些時日再去消化。
蛹期 我如今就處于蛹期,我的食欲已大大地減少了,我開始求精,從“好讀書”向“讀好書”進了一步,開卷即有益嗎?答案是否定的。一條蠶的生命有限,有限的生命顯然無法讀完無限的書籍,而且無限的書籍并非都有益,所以不再盲目地讀書,更重要的是有選擇性地讀??沼嗟臅r間,我便把蠶期未消化的事物再細細咀嚼,我漸漸從中學(xué)到諸葛亮用空城計退雄兵的聰明機智;曾子履行諾言為孩子殺豬的誠實;唐太宗不計前嫌,重新任用魏征的寬容。一件件在蠶期消化不了的難題都迎刃而解,并潛移默化地在我的成長中影響了我的性格和品質(zhì)。最引以為傲的是,我竟然把魯迅先生口中所稱贊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讀完了,這又大大增加我的了學(xué)識。
蝶期 這時期還未到來,但我知道已經(jīng)為時不遠了,我要更努力地讀書以獲取足夠的力量來沖破這個繭。隨著我慢慢長大,知識漸漸增多,我已感到它越來越薄,它已無法阻擋我前進的腳步,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將更能感受到書帶給我的樂趣。書有百味,我將會發(fā)現(xiàn)讀書,如同吃飯,不同的書可以從中品嘗出不同的味道。
有的書甜美。當你在一個空氣清新的早晨,捧著一本書籍來到草地,席地而坐時,晨風吹拂過你的臉頰,那是多么愜意。那分愜意是醇甜的。那甜味有時很淡很淡,若有若無的,卻令人“陶然乎其間”;那甜味有時又很濃很濃,熱情奔放,讓你沉浸其中,樂而忘返。有的書看似“平淡”,卻越品越有味。
有的書酸澀。如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被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犧牲品,為追求功名利祿而荒廢了青春的孔乙己,也看到了受舊社會封建禮教壓迫和迷信思想殘害的祥林嫂,我們?yōu)樗麄兌械叫了帷?/p>
有的書辛辣。魯迅的文字鏗鏘有力,那犀利的語言,辛辣的諷刺,精辟的論述,讓人手不釋卷,一下子讀個淋漓盡致,有如吃了四川火鍋一般,辣得痛快,辣得淋漓!
有的書苦。好似嚼碎了苦膽,苦澀無比,久久不能忘懷。如1937年到1945年的那段屈辱的歷史,數(shù)不清的燒殺搶掠,數(shù)不清的遇難同胞。因為苦,所以永遠不會忘。
因書香而快樂,因書香而精彩——伴隨著書的諄諄教導(dǎo),我的讀書“三期”,使我從一個懵懂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一個飽讀詩書的青年,相信在書的幫助下,我定能變得更加優(yōu)秀,破繭成為一只美麗的蝴蝶,在未知的書海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杂娠w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