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平
古詩詞從古流傳至今依靠的是它的文字凝練、情感豐富以及意象鮮明等特點。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靈魂之所在,是對生活的美學演繹。古詩詞中所傳達出的民族精神,是對我們中華兒女的精神上的洗禮。傳承和發(fā)展此文化的關鍵便是古詩詞鑒賞的教學工作。待小學生們經過了五六年的知識積累,他們早已積累了許多的古詩詞,古詩詞教學的小學階段也達到了鼎盛時期。下面我們就針對如何通過交互式白板來提高古詩詞在高年級的教學中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理解詩作?搖明析其意
在剛開始學習詩歌的時候,除了預習之外,充分了解作者的歷史背景也是把握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的重要因素。為了讓學生對作者了解得更加全面,在交互式白板的條件下,便可以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來展現(xiàn),因此在學生的記憶中作者也會變得立體、形象。例如,在進行《牧童》的教學時,學生可能并不了解作者呂巖,但是可以通過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點切入,像說到呂洞賓的話,他們便會對此產生興趣。這個時候再借助交互式白板的有利條件,對作者的情況進行具體的介紹,有助于學生主動去了解和學習這首詩,對詩歌、對作者的記憶也會更加地深刻。除此之外,詩歌還具有節(jié)奏性強、且具有韻律的特點,因此,朗讀前一定要先去了解他的節(jié)奏和韻律。于是在初讀詩詞的過程中,首先學生要劃分節(jié)奏,之后對其進行有節(jié)奏的朗讀。此時交互式白板的幻燈片功能便可以分析詩詞的節(jié)奏,可以讓學生更直觀、有效的了解詩歌節(jié)奏并進行詩歌的朗讀?!赌镣泛汀吨圻^安仁》等詩歌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有利于學生進行節(jié)奏劃分,交互式白板的條件下學生能夠輕松地對自己劃分的結構進行核對,提高學習詩歌的積極性。
陳壽曾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中說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庇捎诠旁娫~距今時間比較久遠,語言習慣及語法都與現(xiàn)在有很大區(qū)別,因此學習古詩詞的時候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預習,學生需要讀詩多次,要通過對詩的朗讀了解詩的大致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通過交互式白板,對詩詞的相關背景,如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生平的事跡等通過文字、圖片以及音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介紹。我們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遮幕的功能把詩歌的意思先遮掉,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條件下獨立思考詩歌的意思,更深入地理解此詩所表達的意思。
二、強化想象?搖營造意境
我們可以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輔助下,把高度凝練詩詞中的詩化語言盡可能通過畫面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情景再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中營造出詩中的意境,幫助小學的高年級學生更好的理解此類古詩詞。提高學生對詩歌中意境的想象能力。如,李白的《望天門山》之中所描述的“天門山”,許多學生并沒有去過天門山,但是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便可以向學生展示天門山的具體圖片以及視頻,加強學生對天門山的了解,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在腦海中具有更加具體和形象的意象。
引導學生在了解詩句意思的情況下,尋找整首詩詞的詩眼或詞眼,圍繞著詩眼或詞眼這一關鍵點具體展開想象,做到體會詩中的意境以及包含在其中的理和情。于是便可以在正確流利的朗讀詩詞的基礎上,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讀甚至背誦整首詩。例如,在進行《舟過安仁》的教學時,可以使用聚光燈效果,對學生找出的詩眼進行聚焦,以此感受到了本首詩所傳達的感情。之后,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細細品味出詩中的味道。但是古詩詞中的部分主題,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如,以家書為題材的《秋思》,作者通過寥寥幾句便將難以言說的綿綿情思用書信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寄思遠方家鄉(xiāng)。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利用交互式白板創(chuàng)造詩中意境,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詩中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復雜的難以訴說的思鄉(xiāng)之情。
三、吟詠詩詞?搖感悟詩情
古詩詞的教學均是在了解詩意的前提下,將古詩詞的言語內化,并以吟詠的方式進行表達。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品味能力,更貼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以至達到熟讀成誦,對古詩詞文化了解吸收,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古詩詞能夠傳承至今、歷史韻味悠長的重要原因就是他那多變的情感,時而氣勢磅礴、波濤洶涌,時而婉轉纏綿、柔情似水,時而寂寞孤獨、蕭瑟凄涼。通過寥寥數篇精簡的篇幅便可將那每幅意境刻畫的生動形象、栩栩如生。隨著課改的不斷地深入,在語文教材中古代詩詞所占比例也日益增長,它的潛在價值也更加受到重視。古詩詞這種流傳了千百年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仍然熠熠生輝?,F(xiàn)如今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就需要把科技和教學相融合,實現(xiàn)科技化教學。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同時引導學生對詩詞的節(jié)奏、韻律、情趣、意境和含蘊等方面著重地進行感悟。重視對古詩詞的教學,因為其對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影響。
古詩詞在中華民族文學藝術中獨樹一幟,它的發(fā)展至今仍然燦若繁星、熠熠生輝,其原因便是它那博大精深的優(yōu)點。古詩詞至今已歷經了千百余年,以它那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言語被無數的中國人所吟唱。古詩詞不但在小學階段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年級階段更應該注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感受到古詩詞的博大精深,將古詩詞文化不斷地傳揚下去。
[作者通聯(lián):甘肅張掖市甘州區(qū)小滿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