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璐
松學電鼓快1年了,一直很喜歡,但任何樂器的學習,從剛開始的“玩中學”,一定會慢慢走到“刻意練習”環(huán)節(jié),其中的枯燥乏味,大人或許能耐住,對孩子來說就沒那么容易了。
昨天照例是每天半小時的練鼓,進入了考級練習的部分,旋律有點無聊,也有些難度,15分鐘后,松明顯開始不耐煩,錯誤頻出,情緒也有點急躁。
到后來,甚至扔了鼓棒開始干嚎:“太難了,怎么這么難,總打不好,討厭死了……”
松爸說:“你出去休息吧?!苯又约航舆^鼓棒開始打。
松爸的笨拙、不熟練,傳到了在客廳休息的松的耳朵里,幾分鐘之后,他就忍不住回來糾正:“爸爸,這里不是這樣的,要這樣這樣……”
爸爸順勢把鼓棒遞給他:“那你教我一下……”
從練習者轉(zhuǎn)換為“示范者”,松很快也進入了新的狀態(tài),忘記了剛才的厭倦之情,帶著自豪和得意開始“傳道授業(yè)解惑”起來。
暑假我們給松定的任務之一是:一周有4個晚上去跑步,一次跑大概1200米左右,再較快速步行放松800米。松爸會陪跑,我“有力氣”的時候也會跟著去跑,說實話,每次跑下來我都覺得很累,看著松也是挺不容易。
前天松爸又招呼松跑步,松開始哼哼唧唧,討價還價:“我不想去,太累了……”被松爸斬釘截鐵一口回絕:“沒得商量,趕緊穿好鞋走?!彼蔁o奈,一邊嘟嘟囔囔表示不滿,一邊磨磨蹭蹭跟著走了,看得出松爸已經(jīng)有點冒火。
過了半個多小時,松回來了,神采奕奕,很快活的樣子,完全看不出剛才的不情愿。當晚臥談我問松爸:“今天跑步,松沒哼唧?”
松爸:“跑了一圈半就開始嘰嘰歪歪,又是喊熱,又是說渴,還說腿疼。”
我問:“那你怎么搞定的?”
松爸:“其實那時候我也有點火,想訓他一頓,后來想起來昨晚看的紀錄片《荒野求生》,我說你想一下,昨天紀錄片里的那些人在沙漠里也是又熱又渴,他們怎么處理的?然后松的興致就起來了,我倆就開始邊跑邊討論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一圈半就跑完了。此外呢,我還和他約定,一共5圈,3圈他當領頭羊,兩圈我當,這樣他會自覺跑在我前面一兩步,我加快他也加快,就堅持下來了?!?/p>
我給松爸點了個大贊——每天晚上跑步這事,以前我們也嘗試過,但是好幾次都是松喊累,松爸覺得兒子“沒出息”收場。
在松的事例中,松爸正是把松的情緒從消極抗拒,轉(zhuǎn)到了積極正面的好奇、自豪、激勵,從而整件事的畫風也開始變得不同。
神奇嗎?或許你也可以在自己的育兒中多試驗幾次。
(摘自《新民晚報》)(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