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華
摘 要: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yè)開設職場倫理課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在以后工作中的各種行為更加符合道德規(guī)范,并能把握企業(yè)發(fā)展正確的倫理導向。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應該不斷推進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職場倫理;道德;教學方法
引言
市場營銷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的設立,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增強核心競爭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對市場營銷思想和行為作出思考,使各種行為更加符合道德,并能把握企業(yè)發(fā)展的正確倫理導向。本課程涉及的知識抽象性、特殊性強,教學具有相當的難度。因此,需要結合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特點,制定適合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的教學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各種現代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一、市場營銷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
在多數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開設于通識教育課程范疇,課程內容多著墨于職場倫理精神的合宜性與道德性,而屬于商科范疇的市場營銷專業(yè)所開課程偏向以符合現代社會需求與實務操作為主,職場倫理課程也是如此,市場營銷專業(yè)的職場倫理課程通常以職場中實際個案的剖析與職場困境的應對為主,旨在培養(yǎng)學生在職場上建構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主要目標包括:
(一)以誠為本
“做人之道,以誠為本?!痹谖覈尤胧蕾Q組織后,企業(yè)的市場行為日益與國際接軌,要求市場營銷人員不斷規(guī)范行為。誠實守信是基本原則,代表著個人品德與形象,也是最重要的信譽資產,身為一個市場營銷專業(yè)人士,理應做到以誠為本。
(二)有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
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工作態(tài)度,一個市場營銷人員具有責任感,專注于自身的任務,全力以赴主動承擔并做好分內大大小小的事情,能夠理性衡量事情的急迫性與重要性,提高技術能力與知識水平,才會具有敬業(yè)精神。
(三)內外雙修的職場禮儀
市場營銷專業(yè)人士不僅要做到職場言行舉止符合禮儀標準,也要將其內化為個人的職業(yè)素質,即內外雙修。由外而內的,職場規(guī)則、守則以及禮儀的教導,即不同場合應對進退之間合宜的舉措;由內而外的,澄清職場上對立的價值,分析判斷如何才是應該的行為,從而身體力行并持之以恒。
二、市場營銷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客觀原因
高職院校生源質量普遍連年下降,具體表現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文化基礎相對于本科院校普遍較差,紀律觀念不強,相當一部分同學是抱著混文憑的心態(tài)來的,加之“讀書無用論”、“金錢至上”等等錯誤思潮的影響,很多同學對道德倫理導向的課程缺乏興趣。
(二)主觀原因
很多高職院校教學方法仍然多采用傳統灌輸式課堂講授,一直存在填鴨式、說教式的教學痕跡,形式較為單一刻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參與度低,師生有效互動缺乏,課堂學習氛圍大多沉悶,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
三、市場營銷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經典案例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經典案例對教學內容進行闡述,容易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企業(yè)倫理時,可引用著名的魏則西事件作為案例,該事件是指2016年5月初在互聯網引發(fā)網民關注的一起醫(yī)療事件。2016年4月12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1歲學生魏則西因滑膜肉瘤病逝。他去世前在知乎網站反映治療經過時稱,在百度上搜索出武警北京第二醫(y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隨后在該醫(yī)院治療后致病情耽誤,此后了解到,該技術在美國已被淘汰。2016年5月2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互聯網企業(yè)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并依法處理。誰應該對此事負責?帶著這樣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今天這個時代,企業(yè)應該追求什么樣的價值?把利潤作為唯一追求目標的傳統理念是否需要拋棄?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做到師生互動,學生互相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情景模擬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市場營銷專業(yè)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倫理學、行為科學等多門學科,學生不能滿足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要置身于真實的商業(yè)環(huán)境。因此,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個特定的情景,讓學生置身其中,領悟情景全過程。比如在講商務接待與拜訪禮儀時,可以設定這樣一個情景:你在某公司客戶服務部上班時碰到一位以前的老師,你決定宴請這位老師(偕夫人)和老師的其他三個學生一起吃飯。你坐在老師的對面,其他的學生隨便坐。在吃飯的過程中,有一位同學突然站起來出去了,沒有人問他到底去干什么了,大家繼續(xù)談論原來的話題。然后老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在此情景中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禮儀規(guī)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商務接待中位次排列的規(guī)則通常是怎樣的?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模擬的情景中,了解自己的角色,做好本職工作,嘗試創(chuàng)新性思維,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個人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要多鼓勵,以增強信心。
(三)任務驅動的項目式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把市場營銷專業(yè)職場倫理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照章節(jié)分為職場倫理理論、勞工與人權、職業(yè)倫理、職場人際關系與溝通、情緒管理、職場禮儀等項目,每個項目細分為各個具體任務,在教學中,先由老師安排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以后由老師組織課堂討論。如職場禮儀項目被細分為社交禮儀、儀表服飾禮儀、儀態(tài)禮儀、商務接待與拜訪禮儀等,社交禮儀又被細分為電話禮儀、方位次序禮儀、乘車禮儀等不同的任務,通過先自主學習再由老師組織課堂討論,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消化理解,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四)現代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學習吸引力
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教學的一種手段,已經被各大高校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同,更加注重老師與學生的互動,給學生帶來了聲音、色彩、圖像、動作等立體化的知識輸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除了通過視頻、公開課的播放、PPT展示等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如今的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體軟件在學生中使用頻率極高,教師可通過朋友圈轉發(fā)、微博互動或網絡競猜活動將職場倫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增強時效性。比如今年網友熱議的“95后平均7個月就離職”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給出一組數據: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后則是3年半,到90后驟降到19個月,95后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辭職。在年長一輩的人看來,對某一職業(yè)的堅守是毋庸置疑的美德,任勞任怨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工作者必備的道德標準,甚至“從一而終”的職業(yè)觀是許多“老一輩”心中的標桿。這份報告貼近學生又非常具有時效性,老師可以在微信朋友圈、班級微信群等進行轉發(fā),引導學生們對此展開討論,這比傳統教學方式更直觀、更吸引人,也更受學生歡迎,當然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士綸,李瑋皓.職場倫理的實踐與距離:論臺灣地區(qū)教育體制中的職場教育[J].青年發(fā)展論壇,2017,27(3):62-67.
[2] 常虹.高職高專《IT職場英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7):247,246.
[3] 張立斌.財經法規(guī)與會計職業(yè)道德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8):207-208.
[4] 鮑娜.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中國市場,2015(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