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璇 焦寶
摘 要:后真相時代撲朔迷離的事實和真相已經(jīng)讓公眾迷失在他者建構的情緒場域中,塑造公眾思想的不再是事實和真相,而是情感或情緒。公眾情緒表達成為后真相時代原生輿情能否引發(fā)次生輿情的重要因素,而公眾的信息需求、利益訴求和價值訴求等得不到滿足則是次生輿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一旦公眾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其理性討論便容易轉向情緒表達,這就驅動并加速了次生輿情的生成與演化。面對后真相時代傳播生態(tài)與輿論格局的新變化、新問題,將公眾情緒納入輿情危機應對,從認知層面上深刻認識后真相時代公眾及其信息需求的變化,從態(tài)度層面上積極呼應公眾情緒并加以疏導,從行動層面上順應時代變化向真相追尋者角色轉變,應成為后真相時代媒體應對次生輿情危機、有效加強輿情疏導的主動選擇。
關鍵詞:后真相;公眾訴求;情緒場域;次生輿情;習慣性質疑
中圖分類號:G20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9)12-0167-06
從2016年《牛津詞典》將后真相(post-truth)確定為年度關鍵詞開始,后真相一詞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它是指“情緒和個人理念影響公眾意見,而事實真相反而無足輕重的氛圍”①。后真相原本多在哲學界使用,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真相是由信仰和事實相一致的一些形式組成的,“一個信仰,在有一個與它相應的事實的時候,它便是真確的”②。《紐約時報》將與此相對的后真相定義為“情感及個人信念較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③。在后真相時代,事實與價值不等價,價值先于事實且能指導事實,“真相沒有被篡改,也沒有被質疑,只是變得很次要了”④。
伴隨著英國脫歐等政治事件,后真相進入新聞傳播學研究領域。西方學者從兩個方面對后真相作出闡釋:一是情感大于事實。即在強烈呼吁情感以及個人價值的浪潮中,客觀事實遭遇漠視甚至被遺棄,真相被帶有明顯情緒色彩的言論所遮蔽,在情緒特征影響下產(chǎn)生的觀點和看法似乎比事實本身更為重要。二是消解事實成為公眾信息接受的常態(tài)。公眾時常受到各種輿論情緒的影響和驅使,對事實作出逆向解讀或抗爭性解讀,他們承認的是符合自身構想的現(xiàn)實,不斷追問什么才是真相,從而引發(fā)情緒上的波動。那么,后真相時代的公眾訴求是什么?它與次生輿情的生成及演進有何關系?媒體如何針對后真相時代的公眾訴求進行應對?
一、后真相時代觀點、情感、利益優(yōu)先的公眾訴求
后真相到來得如此迅猛,一方面與當前新興媒體的蓬勃發(fā)展、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互為表里,體現(xiàn)出當前媒介變革的典型特征⑤。另一方面也與眾聲喧嘩的不確定狀態(tài)下事實的土崩瓦解有關⑥。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fā)展的后真相時代,各類信息如同汪洋大海,數(shù)量龐雜且真假難辨,在到處都充斥著“真相”的媒介環(huán)境中,識別真相往往令人苦惱,因此公眾不得不訴諸情感,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自身的感受為依據(jù),在情感釋放和相互取暖中得到共鳴。新聞事件引發(fā)的社會議題也不再是事實本身的爭論,而是事實背后的情感決斗?!斑@些情感絕對也摻雜了公眾對一些主體的刻板印象,使得原本模糊的信息更加撲朔迷離。”⑦后真相時代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依賴信譽、權力等要素建立起來的傳播權威在社交媒體時代被人人皆是主體的傳播結構迅速瓦解和終結,社交媒體提供的社群傳播為公眾訴求的多元化提供了表達和聲氣相求的平臺與渠道,打破了傳播權威對話語的壟斷。在這樣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中,在“情感和個人信仰比客觀事實更能影響到公眾輿論”的后真相時代,從受眾心理與情感角度理解公眾訴求、“幫助人們區(qū)分信仰和事實”,應對后真相信息環(huán)境應該成為我們思考的重要視角。⑧
在后真相時代,當謠言、流言等以真相的幌子病毒式肆意擴散時,真相卻往往不知所蹤、姍姍來遲。傳統(tǒng)媒體時代,新聞事實是在媒體跟蹤報道的過程中逐漸被呈現(xiàn)的,傳統(tǒng)媒體的客觀性、嚴謹性、時效性及單一的信息反饋渠道,不僅有利于減小報道內容與事實之間的偏差,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受眾以較為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信息。但在新媒體時代,很多事件及其細節(jié)信息未經(jīng)核查就被迅速而廣泛地擴散出去,舊的信息還沒有被消化,新的信息卻已經(jīng)到來,由于信息傳播未經(jīng)核查,因此在傳播過程中就可能具有很大的反轉性。在這樣的傳播環(huán)境中,公眾不得不質疑事件的真實性。在事件本身的快速變化中,在到底什么才是真相的猜疑中,公眾很容易陷入追問—質疑的死循環(huán)。為了擺脫這種困擾,他們只能訴諸個人感情,憑借自我經(jīng)驗和價值標準衡量事實,從而做出符合自我認知的評判。這就是后真相時代的典型特征——公眾所質疑的對象不僅是正在土崩瓦解的事實、迅速變化的事件本身,還包括被現(xiàn)有的社會秩序所規(guī)定的真相界定者和真相的界定方式。對于這些界定者及其界定方式的懷疑,粉碎的是傳統(tǒng)傳播者的權威性。這當中的悖論是,公眾的訴求仍在于追尋真相,但這種真相是符合其推測的真相。⑨
在舊的權威崩塌后的去等級傳播中,社群傳播是掀翻權威的核心傳播方式之一。社群傳播培育起公眾對信息接受的多元價值立場,公眾對真相的追尋與共識的形成之間,受社群傳播或正向或負向的影響,呈現(xiàn)出破碎化的狀態(tài)。這不僅迫使傳播者在提供真相、達成共識和輸出意見、迎合公眾間搖擺不定,也使公眾陷入追尋真相的焦慮當中。眾聲喧嘩的社群傳播,使得事實的傳播以碎片化狀態(tài)存在,而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技術手段,如以大數(shù)據(jù)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個性化推薦傳播又容易將公眾帶入“信息繭房”之中⑩,因而后真相的表現(xiàn)越發(fā)明顯。
后真相時代處處皆真相的氛圍,將受眾置于追尋真相的旋渦中,他們不得不更傾向于把個人的立場、情感、利益放在事實之前,即事實讓位于觀點,情感占領理智的高地。這也使得輿論的指向越來越趨向于個人情感的維系和體驗,而缺乏對事件進行理性的思考。輿論呈現(xiàn)出觀點先于事實、理性討論讓位于情感訴求的特點。B11
二、后真相時代的輿情特點
在公眾作為主體主動參與傳播的過程中,公眾將自身立場、情感、利益前置于事實,使得自身的價值判斷先于真相判斷而存在。因而,在輿論的形成過程中,公眾作為參與主體,深刻影響著輿論的樣態(tài)。公眾參與的多元化、強調觀念的個性化、話語表達的戲謔性,都使得輿論的形成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
1.輿論主體的多元化趨勢使得輿論變化更具突發(fā)性和動態(tài)性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是社會化媒體的輿論波影響了網(wǎng)民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的結果,這是對新媒體時代輿論的動態(tài)變化已超越傳統(tǒng)媒體掌控的最好例證?!罢嬲淖兓辉谟谛侣勗旒伲谟谂f有的新聞守門人喪失了權力。正如精英機構已經(jīng)失去對選民的控制一樣,它們定義什么是新聞、什么不是新聞的能力也受到了侵蝕。”B12后真相背景下的新興媒體,已經(jīng)打破了傳統(tǒng)主流媒體形成的輿論格局,傳播主體的多元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實現(xiàn)了從主流媒體向普通公眾的實質性轉變,普通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進入輿論場中,關注信息動態(tài),發(fā)布信息,參與討論,從而使輿論的變化更具動態(tài)性、突發(fā)性。
從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來看,作為整個社會場域中的一個子場域,輿論場或者說輿論的形成受到其他子場域的影響B(tài)13。這些子場域中的要素不僅包括媒介的變化、政治動向的轉移以及文化風尚的變動,更主要的是,構成這些子場域的不同主體間,存在的差異構成了整個社會元場域的豐富性。當然,這種豐富性反映到輿論場中,也僅僅是我們所說的輿論場主體多元化的一個表征。實際上,在當前的輿論環(huán)境中,主體的多元化更體現(xiàn)在社群傳播帶來的部落化。輿論表達在不同的主體間,或呈現(xiàn)為眾聲喧嘩,或呈現(xiàn)為竊竊私語。真相只有一個,而后真相時代的主體多元顯然不是建立在對真相的追求上,而是奠基于意見、觀點的表達中。而依賴社群媒體的部落化傳播,帶來了輿論主體的分裂,造成了不同社群之間信息溝通壁壘的出現(xiàn)甚至加劇了社會群體的撕裂,使得多元主體的信息訴求和表達越來越呈現(xiàn)出“網(wǎng)絡社群巴爾干化”的特征。B14
2.公眾訴諸情感以及個人觀念表達的重要性已遠超越客觀事實本身
后真相時代,事實的迅速擴散和廣泛傳播使公眾更加難以辨別到底什么才是真相。不論是美國總統(tǒng)大選事件、羅爾事件,還是紅黃藍虐童事件,在事件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輿論都在不停地變化甚至反轉,從輿論的這一端到輿論的另一端,也許只需要一個細微的“事實”或“真相”。鋪天蓋地、迎面而來的“真相”,讓公眾無法冷靜地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人們的情感訴求被無限放大,甚至淹沒了理性的討論。“在形塑公共輿論上,訴諸情感和個人理念可能比客觀事實更加有效。這正是‘后真相一詞希望傳達的特征和情緒。”B15正是因為在當前的信息環(huán)境中,對真相進行追尋的難度空前增大,公眾事實上變得難以對每一次輿論事件都進行分析與追問。這表明很多時候,公眾已經(jīng)放棄了尋求事實和真相,轉而基于自己的價值觀與立場主動表達意見與觀點。這些意見與觀點的表達,即便看似理性與公正,但在不斷反轉的事實面前,卻一次一次被證明,只不過是個人情緒或某種社會情緒的宣泄而已。B16而對事實的追尋和對真相的闡明,不僅重要性遠低于情緒或個人意見的表達,而且也往往會被淹沒在情緒宣泄與觀點爭論的嘈雜中,或者僅僅在事件熱度降低或者輿論發(fā)生反轉之后作為某種“先見之明”來呈現(xiàn)。
3.公眾的戲謔和狂歡推動熱點議題迅速轉移
戲謔和狂歡的話語表達背后,能夠折射出社會輿論場中不同層級主體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在輿論事件的醞釀與發(fā)展過程中,無疑是“鍵盤俠”的情緒發(fā)泄和部分自媒體別有用心的流量引導在其中推波助瀾。然而,以戲謔性的狂歡話語來介入輿論熱點中,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起巴赫金。巴赫金建構起狂歡話語富有烏托邦色彩,在巴赫金那里,狂歡是對于非狂歡的一種戲仿,并經(jīng)由這種戲仿實現(xiàn)對區(qū)別于現(xiàn)實世界的“第二世界”的建構B17。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戲謔性的狂歡表達所具有的去等級性與顛覆解構精神,恰恰與后真相時代的信息傳播相契合。
一段時期以來,從江歌案到攜程虐童事件,從北京驅趕所謂“低端人群”到紅黃藍虐童事件,公眾一直保持以戲謔的語言、狂歡的態(tài)度,在情緒主導的輿論場中參與并推動著熱點議題的轉移。而這種戲謔的表達與狂歡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正是受眾不理性的表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想法所斷定的事實是對新聞的“曲解”,對建構和塑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并無幫助。
三、次生輿情的生成根源:無法滿足的公眾訴求
后真相時代的公眾訴求體現(xiàn)為觀點、情感與利益的表達優(yōu)先于對真相的追尋。公眾訴求的表達方式作用于輿論的形成與發(fā)展,使后真相時代輿論發(fā)展容易發(fā)酵、難以預測,尤其在公眾輿論表達偏于情緒化、缺乏理性判斷的情況下,原生輿情不斷衍生出次生輿情。次生輿情的不斷涌現(xiàn)恰是后真相時代公眾訴求得不到滿足的表現(xiàn)。
1.次生輿情:后真相時代的公眾情緒推動
次生輿情是個相對較新的學術詞語,學術界尚未形成統(tǒng)一定義。2015年出版的《網(wǎng)絡輿情分析教程》一書指出,次生輿情是“輿情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新的刺激性因素,引發(fā)針對當事主體或其他主體的新的輿情事件”B18。鄭智斌、劉勇等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次生輿情做了概念界定B19。綜上,次生輿情大致是由原發(fā)輿情引發(fā)出的次生議題所帶來的新的輿情問題,“沒有原生的主體事件就沒有次生輿情,當原生事件進入公眾視野并引起廣泛關注后,事件中不同利益攸關方都有可能伴隨著主體事件的變化而被牽連,從而成為次生輿情指向的主體”B20。
原生輿情是否會引發(fā)次生輿情,主要取決于原生輿情的性質、規(guī)模、危害程度等,但后真相時代的公眾對于原生輿情所包含的各種復雜的情感與情緒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因素,其中包括針對原生輿情本身的態(tài)度、對以往同類事件所積聚的情緒觀點及情感壓抑等。經(jīng)過原生輿情這條導火索,這些情感與情緒極有可能引發(fā)次生輿情。從某種程度上說,次生輿情其實是與原生輿情同步啟動的,只是原生輿情會先占主導地位,當遇到官方態(tài)度、公眾情緒等某些驅動因素的刺激時,次生輿情便會爆發(fā)和擴散。
2.引發(fā)次生輿情的根本原因:公眾訴求得不到滿足
次生輿情的出現(xiàn)通常源于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媒體監(jiān)督帶來的曝光;二是網(wǎng)民監(jiān)督造成的曝光;三是失敗的危機公關引發(fā)公眾情緒戰(zhàn)勝理性思維而催生的事件再發(fā)酵。本文關注的正是公眾情緒爆發(fā)和渲染所造成的次生輿情問題。引發(fā)“次生輿情”的因素很多,通常涉及事件的規(guī)模、社會矛盾的激烈程度、各利益關聯(lián)方的要求等,但最直接的原因可歸結為媒體對核心信息報道的缺失、對公眾需求的忽視、相關人員在信息通報及與公眾溝通上缺乏誠意等。概言之,引發(fā)次生輿情的根本原因是公眾的信息需求、利益訴求和價值訴求等沒有得到滿足。
(1)公眾的信息需求。突發(fā)輿情事件發(fā)生后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需求缺口”,及時獲取相關信息并加以判斷是公眾的第一需要。“需求缺口”意味著公眾迫切的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時滿足。這一缺口包括信息發(fā)布方只注重信息公開的形式而故意忽視公開內容的應付式信息公開,只公布無足輕重的信息而不公布受眾最想獲知內容的選擇性信息公開,只公布信息但拒絕回應的單向度信息公開,一次次讓公眾的信息訴求碰壁。這不僅影響政府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眾對主流媒體的不信任,從而把注意力轉向信息龐雜的社交媒體,在真相混亂不清的情況下,個人情緒占據(jù)輿論的制高點。這種情緒極易引發(fā)不安、緊張、恐慌等社會心態(tài),而這類社會心態(tài)的蔓延,其危害性很多時候比輿情事件本身要嚴重得多。在這類社會心態(tài)支配下,謠言、信任危機使真相不再受到關注,而隨之產(chǎn)生的次生輿情則更容易造成公共危機。
(2)公眾的利益訴求。傳統(tǒng)媒體時代,公眾的利益訴求相對簡單,僅涉及對信息的需求及單向反饋等。但隨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公眾的利益訴求越來越多,他們不僅要信息的選擇權、知情權、及時的互動溝通等,還要有表達個人觀點的權利、發(fā)布信息的權利、實現(xiàn)政治參與的權利等,公眾可以通過網(wǎng)絡將自身的利益訴求傳遞給周圍任何人,從而使信息傳播從一種形式逐漸發(fā)展成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的場域中,人人都有權利對發(fā)生的事件進行評判,從而實現(xiàn)自身價值和個人的利益訴求,如果這些訴求得不到滿足,必然形成情緒上的共鳴。
(3)公眾的價值訴求?!叭巳硕加宣溈孙L”是新媒體時代的最大特征,新媒體平臺使公眾能夠隨時隨地追蹤關于特定議題的發(fā)展狀態(tài)以及進行自我觀點與態(tài)度的表達,從習慣傾聽到要求表達的轉變,使公眾高效參與公共話題成為可能,從而引發(fā)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權、表達權與監(jiān)督權等價值訴求。2018年7月21日,自媒體“獸樓處”發(fā)布《疫苗之王》一文迅速引發(fā)公眾關注,成為2018年自媒體領域當之無愧的重要事件。在這一事件當中,公眾對于疫苗安全這一公共話題的積極參與,相關的情緒發(fā)泄、觀點表達等,成為典型的價值訴求事件。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隨著高層的介入與輿論的引導,使得公眾的價值訴求基本得到滿足,因而沒有引發(fā)更大的恐慌和衍生出次生輿情。
3.理解公眾訴求與次生輿情的關系
通常情況下,當輿情事件發(fā)生后,地方政府總想通過封閉消息或拖延不報等方式,降低事件影響,盡快息事寧人。然而,面對后真相時代不僅要追問真相,更在意立場、態(tài)度、利益的公眾來說,這種做法反而會刺激輿論發(fā)酵、引發(fā)次生輿情。例如,在“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發(fā)生后,公眾最關注事故真相是什么、救援是如何展開的、善后事宜如何推進、事故責任該由誰來承擔等問題。此時,新聞發(fā)布會就成為公眾獲知信息的權威途徑,然而發(fā)布會上缺乏信息含量與欠缺溝通誠意的新聞披露,勢必被公眾理解為是掩蓋政府“不作為”或者“推卸責任”的逃避行為。據(jù)統(tǒng)計,這場事故的14場新聞發(fā)布會共衍生出47個次生輿情B21,包括對“一問三不知”官員的質疑與憤怒,對政府官員群體與政府部門的審視,對事故相關方官商勾結、官員腐敗的輿情,以及現(xiàn)場新聞發(fā)布會直播中斷等意外情況,引發(fā)公眾關于信息被刻意隱瞞、真相被遮蔽的猜想等。
公眾需要信息真相,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他們的情緒會有很大的轉變。公眾可以容忍真相姍姍來遲,卻不能接受政府、媒體及相關部門的回避行為和消極態(tài)度。一旦公眾對信息的訴求無法得到滿足,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就會超越理性和理智,觀點先于事實,而理性討論也會讓位于情感訴求,兩者驅動并加速次生輿情的生成和演化。
四、媒體應對:情感呼應和行動回應
傳播效果理論強調的是傳播者發(fā)出的信息,經(jīng)過媒介傳至受眾,從而引起受眾思想觀念、認知態(tài)度及行為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趥鞑バЧ碚?,從認知層面上深刻認識后真相時代公眾及其信息需求的變化,從態(tài)度層面上積極呼應公眾情緒并加以疏導,從行動層面上順應時代變化向真相追尋者角色轉變,應成為后真相時代媒體應對次生輿情危機、有效加強輿情疏導的主動選擇。
1.認知層面:正確認識后真相時代的公眾迷失
傳播效果研究的第一個層面強調認知層面上的效果,即外部信息作用于人們的知覺和記憶系統(tǒng),從而引起知識量和知識構成發(fā)生變化。認知是效果發(fā)生的第一個層次,對于由公眾訴求得不到滿足而產(chǎn)生的次生輿情危機,新聞媒體首先要深刻認識后真相時代的確已經(jīng)來臨的事實,充分把握后真相時代的公眾需求。
媒介技術進步及其帶來的信息爆炸使“地球村”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但豐富多元的信息并沒有提升公眾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反而變得更容易被影響,在稀缺的注意力資源的激烈競爭中,對事實與真相的核查與追尋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了,公眾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就迷失在他者建構的情緒場域中,觀點先于事實,情感大于理性。危機應對者只有對后真相時代的特質及后真相時代的公眾變化有深刻的認知,才能從態(tài)度和行為層面進行有效的引導。
2.態(tài)度層面:積極呼應和疏導公眾情緒
傳播效果研究的第二個層面強調心理和態(tài)度層面上的效果,即外部信息作用于觀念、意識而引起的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后真相時代公眾最為關注的是個人觀點的表達和個人情緒的輸出。輿情事件發(fā)生后,新聞媒體在尋找真相,公布事實的同時,更要有及時呼應和疏導公眾情緒的意識。有研究曾對瀘州市瀘縣太伏中學學生趙某死亡案的警方通報與雷洋案中的警方通報做對比,無論從警方通報中關于配色的選取、字體的調用,還是對案件的梳理、疑點的解釋,或者行文的節(jié)奏和情感的升華來看,瀘州市瀘縣太伏中學學生趙某死亡案的警方通報都因其在照顧公眾情緒上更為妥當而得到認可。
不可否認,后真相時代公眾的情緒極為豐富和敏感。在“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第六次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新聞發(fā)言人“見到大家很高興”的開場白,瞬間引發(fā)了公眾強烈不滿,情緒一度失控。而《天津日報》關于對天津安全生產(chǎn)工作會議前向犧牲的消防人員和遇難者表示哀悼的報道,也引發(fā)了公眾“為何官方哀悼只在遙遠的會場里,而沒有出現(xiàn)在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的強烈譴責。
后真相時代的一系列次生輿情事件警示我們:真相可以步步逼近,但對公眾情緒的回應卻不容半點忽視。相對于傳統(tǒng)的危機應對,后真相時代的公眾情緒呼應與疏導已然成為輿情應對的關鍵。
3.行動層面:從信息提供者到真相追尋者的角色轉變
傳播效果研究的第三個層面強調行動層面上的效果,即認知和態(tài)度層面的變化將外化為人們的言行。后真相時代泛濫的事實讓公眾迷失在真相怪圈中,不得不訴諸情感、觀點和態(tài)度。如何消弭這種迷失則要求新聞媒體既要立足于權威及時的信息公布,更要順應時代變遷,及時轉變角色,營造良性而健康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
一方面,要盡可能消除“信息逆差”,降低和減少公眾的“習慣性質疑”。在網(wǎng)絡信息和民間輿論高度發(fā)達的當下,盡可能避免“該說的時候沉默、該對話的時候回避”,這樣做只會錯失增進互動、凝聚共識的良機,強化公眾的猜疑和新的不滿,久而久之導致公眾“習慣性質疑”,同類輿情就會重復發(fā)生。同時,要對輿情發(fā)展規(guī)律和網(wǎng)絡民意關注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減少公眾掌握的信息與原本事實之間的信息差,及時回應公眾關注的焦點和疑點,從而有效減少次生輿情的發(fā)生。
另一方面,應致力于實現(xiàn)從信息提供者到真相追尋者的角色轉變。長期以來,新聞媒體一直扮演著信息提供者的重要角色,然而童兵教授認為,公眾在新媒體時代的輿論形成、傳播及引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普通民眾成為輿論傳播重要主體的時代,媒體再也不是少數(shù)人支配的稀缺資源。B22后真相時代的新聞媒體更要立足于探求真相,依據(jù)公眾多角度、多面向的信息需求發(fā)掘和傳播事實。媒體報道的角度越廣,能夠被證明和檢驗的事實越多,就越接近于公眾所需要的真相,進而更好地平復公眾情緒。
五、結語
“會理懸浮照事件”不僅在短短48小時內成功化解了洶涌的輿情危機,而且還借機推介了當?shù)氐穆糜钨Y源,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轉”。在面對縣領導是否到達現(xiàn)場視察以及網(wǎng)站無法訪問是不是有意回避而關閉等公眾質疑時,當事人孫正東利用網(wǎng)站、微博等傳播手段,及時刊發(fā)致歉信及領導現(xiàn)場視察原照片,針對公眾戲謔調侃的表達和嘲諷圍觀的情緒,更是用輕松愉快的網(wǎng)絡語言積極溝通和及時疏導,同時通過引導公眾關注當?shù)芈糜钨Y源等方式,化危機為機遇。這一輿情危機事件化解的關鍵不僅在于及時解答公眾質疑,更在于對公眾情緒的積極關照和有效疏導。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新聞媒體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公眾的心理需求,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態(tài)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輿論。陳力丹認為,網(wǎng)上大眾“必須看作是‘每個人的相加(復數(shù)),而不是只有一種性格的整體(單數(shù),個人在整體中沒有獨立的意義)”B23??傊?,后真相時代在情感“意見領袖”的帶領下,匿名進入群體中的個人極易對涉及社會矛盾和公共利益的事件發(fā)表帶有一定情緒化、情感化色彩的言論或觀點。面對新型傳播生態(tài)和輿論格局中的這一新問題,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范式遭遇巨大挑戰(zhàn)。從認知層面到態(tài)度層面再到行動層面,這是一個效果不斷累積、進一步深化和持續(xù)擴大的過程。媒體既要轉變自身角色,從信息提供者變?yōu)檎嫦嗤诰蛘?,更要對公眾輿論情緒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強化對公眾心態(tài)的分析,轉變話語方式與溝通機制,從而占據(jù)輿情應對上的主動權。
注釋
①唐緒軍:《“后真相”與“新媒體”:時代的新課題》,《傳媒觀察》2018年第6期。
②[英]羅素:《哲學問題》,何明譯,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90頁。
③林方偉:《2016年度詞揭示世界進入“后真相”時代》,《聯(lián)合早報》2016年12月28日。
④B15Art of the lie. Economist, 2016, Vol.420, No.9006, p.11.
⑤張華:《“后真相”時代的中國新聞業(yè)》,《新聞大學》2017年第3期。
⑥胡泳:《后真相與政治的未來》,《新聞與傳播研究》2018年第4期。
⑦房玉婷:《“后真相”時代下的輿論引導思考》,《傳播與版權》2017年第7期。
⑧Vlad Petre Glveanu. Psychology in the Post-Truth Era,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7, Vol.13, No.3, pp.375-377.
⑨胡翼青:《后真相時代的傳播——兼論專業(yè)新聞業(yè)的當下危機》,《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⑩周建明、馬璇:《個性化服務與圓形監(jiān)獄:算法推薦的價值理念及倫理抗爭》,《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8年第10期。
B11王秋菊:《后真相時代的輿論特點、引導難點及建議》,《新聞記者》2017年第6期。
B12[美]凱南·馬利克:《“后真相”時代,誰來定義假新聞?》,《青年參考》2016年12月14日。
B13[法]布爾迪厄:《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第12頁。
B14李彪:《后真相時代網(wǎng)絡輿論場的話語空間與治理范式新轉向》,《新聞記者》2018年第5期。
B16李茜茜:《后真相時代:新話語空間下的輿論新生態(tài)》,《新聞論壇》2018年第4期。
B17趙勇:《民間話語的開掘與放大——論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B18B21劉勇、王雅琪:《公共危機中“次生輿情”的生成與演化——基于對“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考察》,《國際新聞界》2017年第9期。
B19鄭智斌、宋微:《次生輿情的成因及其應對》,《當代傳播》2017年第5期;劉勇、王雅琪:《公共危機中“次生輿情”的生成與演化——基于對“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考察》,《國際新聞界》2017年第9期。
B20鄭智斌、宋微:《次生輿情的成因及其應對》,《當代傳播》2017年第5期。
B22童兵:《新媒體時代輿論表達和輿論引導新格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7期。
B23陳力丹:《大眾傳播理論如何面對網(wǎng)絡傳播》,《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Z1期。
責任編輯:沐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