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燕
我國教育長期以來格外關注知識體系的構建,卻忽視了知識與生活的關聯(lián),進而導致知識教育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思想品德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顯著差異,思想品德課程不僅要引導學生道德品質的發(fā)展,還要促使學生通過學習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機制構建的原則
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的建立既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升教學效率,又能夠推動新課標的落實,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回歸本源。因此,教師在構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機制時要堅持以下原則。
1.生活化原則。
教育必須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主要以思想教育為主,堅持生活化原則,將學生最感興趣的生活話題引入教學中,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帶領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新課改的實施改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2.學生主體原則。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程完全圍繞教師展開,學生與教師間的信息交流呈現(xiàn)單向化狀態(tài),學生的思想與情感無法在課堂上充分表現(xiàn)出來,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完全忽視。而在生活化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教師根據(jù)學生需要開展教學,促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
3.實踐性原則。
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主觀思維,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需要經(jīng)歷長期生活的磨礪。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感悟。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能夠給他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進而將自己的經(jīng)歷感悟應用于自身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書本為指導帶領學生感悟生活、融入社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有助于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做出最正確的反應。
二、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機制的構建
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如何圍繞生活化理念構建教學機制成為考驗教師智慧的關鍵。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明確生活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實現(xiàn)思想轉變的方向,同時,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標準,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起到引領和指導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重點,特別關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與時代背景,把握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認知能力。教師不僅要關注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思想品德課程帶給學生更加積極的課堂體驗與情感熏陶,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向。
2.全面篩選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通常以理論式說教為主,導致學生很難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所以,教師要圍繞學生的生活精心篩選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明確教學內(nèi)容,更加全面地發(fā)揮思想品德的教育價值。另外,教師也可以以思想品德教材為基礎展開拓展、延伸,以教材為工具建立交流平臺,使得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生活化。針對思想品德課堂上一些實例遠離學生生活的現(xiàn)狀,教師要積極進行改正與調(diào)整,圍繞學生最常接觸的人或事展開解讀剖析,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促使學生將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內(nèi)容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導,更加全面地發(fā)揮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3.深入選取生活化教學形式。
生活化教學機制的構建離不開教學方式的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能夠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教師首先要從生活化教學氛圍的營造入手,改變教師高高在上的狀態(tài),使師生之間形成平等關系。其次,教師要積極推動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符合學生真實生活狀態(tài)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生活是教育的起源,圍繞生活選擇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鼓勵學生更加主動地運用思想品德指導自己的行為,總結生活體驗中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