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經(jīng)區(qū)西苑街道辦事處中心幼兒園 王雪瑞
等待,其實是一種尊重。尊重幼兒的差異,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尊重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尊重他們成為最美的自己。
說到新生入園,親身經(jīng)歷過的教師和家長們一定會感同身受,一個個初步走入集體環(huán)境的孩子們哭鬧不止、焦慮不安,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時期。入園焦慮期是孩子們的情緒宣泄期,表現(xiàn)為害怕與親人分開、不愛上幼兒園。強烈的情緒反抗時間一般持續(xù)在一兩周左右,情緒就會漸漸穩(wěn)定,但是受到個體差異、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影響,有些孩子的入園焦慮期會非常長,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一個秋天,風微微涼,新學期開始了,我的班里來了一位名叫妍妍的小姑娘,她是班里最小的小朋友,入園焦慮期整整持續(xù)了四個月。從她入園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在哭聲中度過,并且一言不發(fā),不與任何人交流。在新生入園家訪前,我曾了解過,她一直由奶奶看護長大,大多事情由老人幫助,自理能力較弱;由于老人腿腳不好,孩子很少出門和同齡伙伴接觸,社會交往經(jīng)驗比較欠缺;性格內(nèi)向,話語很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語言表達能力也相對薄弱。前期的調(diào)查讓教師們心中有數(shù),我們在擔心其入園困難的同時也做好了解決困難的準備。我們深知在幼兒園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要引起教師的重視,正如許三多所說:“不拋棄,不放棄”,抓住小班剛?cè)雸@的關(guān)鍵時期,順應每一朵花的花期與成長規(guī)律,等待最后一朵花悄然綻放,這是教師的執(zhí)著。
新生入園時有焦慮情緒是有原因的,成人要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全面分析其產(chǎn)生情緒焦慮的原因,才能理解、允許并等待幼兒宣泄情緒。
客觀方面:其一,生活環(huán)境產(chǎn)生巨大變化,使其缺乏安全感。3歲之前,幼兒在溫馨安全的家庭中成長,身邊都是自己朝夕相處的親人,剛剛步入幼兒園,生活環(huán)境變?yōu)榧w環(huán)境,使其嚴重缺乏安全感。其二,作息時間變化,對其產(chǎn)生約束感。在家中,孩子們的作息相對隨意,可以隨時上廁所、睡覺、看電視、玩玩具,但是來到幼兒園,集體時間安排讓幼兒感到約束,并抗拒在幼兒園的生活。其三,自理能力缺乏,使其感受到挫敗感。包辦代替和過度溺愛在部分家庭教育中還是存在的,使孩子在自理能力上缺乏鍛煉的機會,當孩子走入集體后,如廁、睡覺、吃飯這些生活瑣事都需要自己動手,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有些孩子因為上廁所不會脫褲子而整天不如廁;有些孩子因為不會使用勺子就只吃一點飯。這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無助感與挫敗感,這也成了其不愿走入幼兒園的原因。
主觀方面:其一,3 歲幼兒情緒易外露。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控制力差,又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由于語言還未發(fā)展完善,所以常常使用肢體表達。其二,3歲幼兒情緒易感染。3歲幼兒對情緒的感應十分敏感,但是情緒控制力和穩(wěn)定性卻相對較差,所以伙伴以及成人的情緒都會無形地傳染給入園時的幼兒,并成為他自身的情緒。其三,3 歲幼兒情緒易沖動。這一時期的孩子內(nèi)抑制發(fā)展差、控制力較弱,不能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外界刺激時,情緒就會具有爆發(fā)性,甚至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如夏季的雷雨天氣陰晴不定。
妍妍小朋友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在入園初期表現(xiàn)為極度抗拒,常常閉著眼睛哭,不允許任何人碰她,非常易怒。但是,教師們理解這是孩子抒發(fā)內(nèi)心焦慮情緒的方式,我們接納她,并給予她抒發(fā)情緒的權(quán)利。教師堅持每天用微笑迎接她,和她積極對話,并用擁抱給她鼓勵,從不會因為她的哭鬧而批評指責,時刻用溫暖的眼神給予她愛和安全感。雖然她不愛說話,但是我們總會多問她幾句:“要不要上廁所?要不要喝點水?需不需要老師幫助?”每次溝通,她只是用點頭、搖頭或是毫不理睬回應我們,但是教師的堅持從未改變。面對幼兒的不良情緒,成人不能隨之失去理智,要保持穩(wěn)定,更不能讓幼兒為成人的情緒買單。
剛?cè)雸@的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還較為欠缺,一是幼兒的年齡特點:3 歲幼兒對詞語、語法的掌握都還不熟練,往往發(fā)音不清、重復、簡短、不完整、難理解。二是家庭教育因素:現(xiàn)在家中往往會有好幾個大人看護一個孩子,孩子的意愿還未表達出來,家長已經(jīng)幫忙做好。比如孩子一指玩具,家長立刻拿了過來;孩子一打冷戰(zhàn),就立刻給他穿衣服。這些主動的家長沒有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需要的機會,因此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變得滯后。
作為教師,我們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主動、積極的語言環(huán)境。雖然剛?cè)雸@的孩子很多地方都需要教師幫忙,但是我們也要在其需要幫助的關(guān)鍵時刻等一等,教他們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妍妍有需要時,我們都會引導其說出“我想上廁所”“我想喝水”“我還要一份飯”,并伴隨表揚與肯定,大大地激發(fā)她說話的積極性。這些最基礎(chǔ)的生活表達雖然簡短,但是能減少很多教師猜測幼兒想法的時間,也能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的衣服脫不下來、扣子扣不上去、頭繩拆不開,這些細小的事情經(jīng)常會在班級里發(fā)生。就在這關(guān)鍵時刻,教師需要等一等,因為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也是激發(fā)他們能力提高的良好時機。一個勤快的教師不一定能培養(yǎng)出生活能力強的孩子,但是一個善于等待幼兒解決自我問題的教師一定是會抓住教育契機的智者。孩子在遇到生活困難時會伴隨著消極情緒,這十分需要教師的耐心和有利引導,要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不怕麻煩,給孩子足夠的等待,不要讓幼兒園集體生活變成一刀切,多給孩子有針對性的鼓勵、肯定的眼神、溫暖的擁抱,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積極的正能量,當他順利地做完一件事時,成就感和自信心便會油然而生。
妍妍生活中會有很多生活難題,而教師的“等一等”激發(fā)了她的主動性。妍妍在第二個月的時候可以較好地完成自主吃飯、如廁、穿脫衣服、摘頭繩等事情,因為自理能力的提高,她在幼兒園的障礙越來越少,也使其減少了很多煩躁焦慮的情緒。
小班剛?cè)雸@的孩子經(jīng)常會拉著教師的衣角,教師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像教師的小尾巴,只要教師一離開或者照顧其他孩子時就會哭鬧、生氣。只有教師在妍妍身邊,她才能內(nèi)心安穩(wěn)。在一段時間后,教師認識到一味地貼身呵護會阻礙妍妍與同伴交往,因此妍妍再粘著教師時,教師們都要等一等才回應,鼓勵她與同伴交流,也鼓勵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主動陪伴妍妍,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環(huán)境。“同伴交往”是幼兒之間通過接觸產(chǎn)生互相影響的過程,能幫助幼兒形成自己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篩選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價值觀念,吸收有益的部分,舍棄無用的部分,有利于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增強幼兒的情感支持,促進其親社會行為、社會交往能力、社會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
通過這樣的嘗試,班級里產(chǎn)生了神奇效應。雖然妍妍哭聲不斷,但是其他孩子沒有對其產(chǎn)生厭煩、指責、埋怨的情況,即使是午睡時間,妍妍哭泣,別的孩子也能正常入睡,從容安靜??赡苁呛⒆觽兛吹搅私處煹哪托亩艿礁腥荆部赡苁恰暗却槌砷L”的小種子也在他們的心中慢慢發(fā)芽。教師常常聽到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對著妍妍說:“別哭,我?guī)湍恪!庇械膸湾嵋巫?,有的幫妍妍講故事,有的細心擦去妍妍的眼淚,小大人一般照顧著小妹妹。這個入園焦慮期最長的孩子反而成了牽動整個班級的情感線,使整個班輻射性地充滿溫暖和關(guān)愛??此剖堑却粋€人的成長,其實是所有人的成長。
《管子權(quán)修》中管仲曾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笨梢姽湃嗽缫阎溃说呐囵B(yǎng)和成長是長久等待,而非立竿見影。在集體教育的過程中,“等待教育”變得彌足珍貴,因為這是對教育的一份從容,是對生命的深入思考,是對教育者本身的修行。我愿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不缺少等待,家長和教師能尊重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等待孩子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