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裴鐵俠與《沙堰琴編》

2019-01-21 02:02:04周慶
文史雜志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店子古琴成都

周慶

最近,接金牛作協(xié)一任務(wù),叫我?guī)兔懸黄嘘P(guān)川派琴師裴鐵俠在茶店子的故事。于是,我便開始查閱相關(guān)資料,所看寫裴鐵俠軼事的文章,甚本提法都為裴先生抗戰(zhàn)期間為躲避空難從少城同仁路48號的一處深宅大院遷至西郊沙堰別業(yè),然具體地點都未談及。而對西郊“沙堰山莊”或“沙堰別業(yè)”的提法就更不準確了,應(yīng)該是后人的臆斷。當時西郊這一帶屬荒郊野外,鮮有山莊別墅一類的稱謂,有的更多的是某家大院或幺店子、客棧這類稱呼。至于購置別墅的說法就更不對了:當時大家都是出來躲空難的,多為臨時租住房屋;更何況裴先生愛古琴如命,已傾其所有收藏了二十余尊古琴,哪還有什么閑錢來購置別業(yè)呢?

倒是另一種說法更接近實際,就是裴先生租住在西郊茶店子的“沙堰客?!?。既然是客棧,一定便是在茶店子街上,為什么選擇這樣的地方呢?也肯定有他的一番道理。因為在茶店子正街和橫街上,這會兒已經(jīng)遷來了負責(zé)全日制正規(guī)教育的省教育科學(xué)館和負責(zé)群眾文化和文藝的成都縣民眾教育館??箲?zhàn)之時這里名人薈萃,聚集了一幫像葉圣陶這樣的社會名流來此工作,還吸引了像錢穆、朱自清、老舍、豐子愷、黃裳、何滿子、張恨水等這樣一群社會賢達過往之時不忘來此聚一聚、坐一坐。裴鐵俠需要有這樣的交友環(huán)境,也需要有這樣的交流場所,所以裴鐵俠選擇了“沙堰客?!弊∠拢_始了他在這里的琴研工作。

至于“沙堰客?!睘槭裁慈∶吧逞摺?,估計和附近有條河堰有關(guān)。為此我查看了成都地理及河流圖,遺憾的是我只查到武侯區(qū)離蘇坡橋不遠的一處街名叫“沙堰街”。然而,巧的是這條沙堰街就在清水河旁,它的地名一定與附近有條沙堰有關(guān)。清水河流經(jīng)此處正好是九曲回腸,橫生出一條沙堰來應(yīng)該是合理的說詞。這條沙堰在此和都江堰的飛沙堰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起著分流飛沙的作用;而這條沙堰只有經(jīng)過茶店子方向才能流向府河再與下游的沙河對接。這么一鏈接似乎就順理成章了。只是如今成都大多數(shù)地方已是時過境遷、物事人非了,只留下一些街名、地名尚存,還可幫助我們記憶起點什么!我想,就目前這種境況談裴鐵俠其人,大概也會逃脫不出這樣的尷尬。

裴鐵俠(1884~1950),成都人,原名玉鷥,字雪琴,又名裴綱。父裴良從,清末舉人,曾任教諭。裴玉鷥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留學(xué)日本,并加入同盟會,改名裴鐵俠,寓意要做一名鐵膽俠肝的革命人。其于1912年獲法學(xué)學(xué)士學(xué)位,學(xué)成回國,先后任四川司法司司長、下川南道觀察使、東川道道尹等職;1915年赴北平,任內(nèi)務(wù)部顧問,分發(fā)浙江以簡任敘用。他在北平時,平居無事,常跑到一寺廟跟一時姓和尚學(xué)琴,便一發(fā)不可收,寒暑晝夜,日日彈琴。此時,正值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成果,妄圖恢復(fù)帝制之際。這便嚴重挫傷了裴鐵俠對革命的熱情,從此也就開始厭倦政治,去選擇了歸隱。他回到成都后轉(zhuǎn)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古琴的研習(xí)中去,且頗有建樹。

據(jù)史料推算,從南朝時期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梁丘明傳《碣石調(diào)幽蘭》起,至民國35年(1946年)裴鐵俠編撰《沙堰琴編》止,跨越若干朝代歷時1300多年,共有3360多個不同派別的琴曲傳譜;去其重復(fù),共計有650余首不同曲名的琴曲傳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chuàng)作的新曲和琴書譜集不計入其中)。這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一筆寶貴財富,其中就有裴鐵俠的辛勞與智慧。

裴鐵俠系現(xiàn)代泛川派琴家。前清川派琴家多有宗江浙虞山之風(fēng)者。裴鐵俠即現(xiàn)代宗虞山琴風(fēng)者,師承張瑞山的弟子程馥。其琴風(fēng)恬靜沖淡,古樸自然,有虞山余風(fēng)。創(chuàng)刊于民國26年(1937年)的唯一的古琴學(xué)術(shù)社刊物《今虞琴刊》曾對裴鐵俠琴派做過這樣的介紹:“派擬虞山,師事清季琴師張瑞山的弟子浙人程桂馨氏?!薄督裼萸倏分杏信徼F俠所撰“問于山東王心葵,友于九嶷楊時百”的文字;同時刊出一封裴鐵俠1936年7月14日寄給今虞琴社查阜西、彭祉卿的信,信中有:“……弟襄在燕都,曾交楊時百、王心葵諸人,尤推時百好古,老而彌堅。當時為彼叢書出版之時也?!本痛丝梢钥闯觯徼F俠在京之時就向同時在京的著名琴家、名師楊時百、王心葵問琴學(xué)藝了。琴界大師的點撥,可謂終身受用,為裴鐵俠以后鉆研琴藝,編著《琴編》《琴余》,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36年9月,“成都縣正俗今古樂劇改進研究社”成立,特邀裴鐵俠與其他幾位喜愛藝術(shù)的社會名流擔(dān)任名譽社長。該社活動范疇包括京劇、昆曲、古琴及新樂等。1937年春,裴鐵俠邀集成都琴人喻紹澤、喻紹唐、白體乾、呂公亮、徐孝琴、王星垣、梁儒齋等人組成“律和琴社”,自任社長,每月雅聚一次。同年秋,查阜西、胡瑩堂兩位琴家來成都,與律和琴社全體成員切磋交流,并于重九日在成都合影留念。

裴鐵俠一生的最大成果就是編著了《沙堰琴編》《琴余》等傳世古琴譜。二書當是他在茶店子居住幾年間潛心研究的成就。說《沙堰琴編》是最重要的琴學(xué)著作是一點不為過的。上世紀以來,關(guān)于古琴著作大多為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其中重要者如楊宗稷先生從1911年至1931年陸續(xù)成書的《琴學(xué)叢書》,乃至后來出于多人之手歷時數(shù)十年才得以完成的《琴曲集成》。此外則多為古琴入門知識和藝術(shù)常識介紹類的東西,如由查阜西先生主編始刊于1937年的《今虞琴刊》,以現(xiàn)代雜志的方式,在琴人中探討、流布琴學(xué)知識和交流資料;另外就是顧梅羹先生完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琴學(xué)備要》。至于古琴家個人對于古琴曲、古琴藝術(shù)、古琴理論堅持尊重傳統(tǒng)與規(guī)范,從純粹藝術(shù)角度來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則首推《沙堰琴編》(也包括《琴余》)。在茶店子的這幾年中,裴先生耐得住寂寞,以孤絕的努力將他幾十年對古琴藝術(shù)的研究加以整理成書。其中十三首古琴譜,是他平時經(jīng)常彈奏并深有體會的古琴曲精選,又經(jīng)過自己反復(fù)選擇、研究、評述、闡釋,并根據(jù)自己彈奏的體驗與感悟,以傳統(tǒng)減字譜的方法予以重新記錄、整理。也正因為裴先生是在沙堰河邊居住的原故,讓他這些年對這里有了深厚的感情,他才把后來刻印出來的琴編定名為《沙堰琴編》。

從1938年日本人開始轟炸成都起,裴先生便在成都西郊茶店子隱居,以個人的巨大努力,完成了一部偉大的音樂學(xué)著作。如果我們相信裴先生的這種行為是出于一位愛國知識分子的美德的話,那么,“德不孤,必有鄰”,我們也可從當時其他知識分子的身上看到類似的東西。在抗日戰(zhàn)爭的隆隆炮火聲中,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來到茶店子省教育科學(xué)館,沉下心來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工作,和朱自清合著《精讀指導(dǎo)學(xué)隅》《略讀指導(dǎo)舉隅》兩書,以及《國文教學(xué)》書籍,為后來的國文教學(xué)改革提出了綱領(lǐng)性指導(dǎo)。梁思成、林徽因夫妻二人則隱居宜賓李莊,潛心研究,用幾年時間撰寫出《中國建筑史》,奠定了以現(xiàn)代眼光研究中國建筑史的基本格局。錢穆先生流離于武漢、昆明、成都等地還能縱觀哲學(xué)與歷史,寫出告誡國人對待歷史要“秉持溫情與敬意”的《國史大綱》。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中國知識分子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做出勇猛的抗爭,發(fā)出驚天的吶喊。他們以筆為刀槍,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上書寫出獨特的光輝篇章,亦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再創(chuàng)造作出了卓越貢獻,至今還澤惠著中華大地,滋潤著中華文化傳承的血脈。

除此之外,裴先生在茶店子的幾年中,還有兩件軼事值得一提。

一是因琴“引鳳”上門。裴先生不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琴家,還是一位古琴收藏家,稍有積蓄便四處尋訪,一旦尋到心儀的古琴便不管不顧,傾其所有也必須拿下。功夫不負有心人,除收有被他視若珍寶的唐代大、小雷琴外(上世紀30年代,裴鐵俠曾將大、小雷琴拍成照片,刊登在《今虞琴刊》雜志上),還收有宋元明清各代古琴20余張,均為上品,如唐琴“古龍吟”,宋琴“龍嗷”。裴先生將大、小雷琴和“古龍吟”“龍嗷”并稱四唐琴?!褒堗弧爆F(xiàn)收藏于四川大學(xué)博物館,“古龍吟”據(jù)說現(xiàn)收藏于上海。

1943年裴先生已鰥居四年后的一天,得聞四川印壇大家沈中家藏有一張制于五代時的百衲琴,就立即趕上門去。沈中生前將這張琴視若珍寶秘而不宣,但他臨終前卻對小女兒沈夢英有過交代:“你記住,能彈這張琴的人,他就是你的夫婿!”裴先生見到這張奇異的琴后,就愛不釋手,興致勃勃地鼓弄起來,幾曲下來,能通音律的沈夢英完全被迷住了,雖然裴老大自己30多歲,然這陣淡雅悠揚的琴聲和先生滾動琴弦時的那種瀟灑氣質(zhì),卻讓夢英情竇初開?;厝ズ笈嵯壬埫酵ㄆ?,成就了這段姻緣。事后,裴鐵俠將百衲琴取名為“引鳳”,并將二字銘刻于琴的龍池之側(cè)?;楹笃吣?,老夫少妻相濡以沫,相得益彰。常常見他們是你揮毫,我硯墨;你撰寫,我謄抄;你撫琴,我吟誦的恩愛。1946年《沙堰琴編》刻印成書,封面赫然留跡“夢英敬著”,這也是兩人恩愛相扶之印證。1950年6月的一個夜晚,已對生活喪生信心的裴先生及夫人沈夢英將心愛的大、小雷琴捶碎而焚,然后一道共赴黃泉(服安眠藥而死)。友人曾緘(圣言)有詩悼之:“郎殉瑤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間天上兩茫茫?!?/p>

二是琴譜改變了一位外國人的人生。1945年初,中國抗戰(zhàn)勝利前夕,一位搞生物研究的英國博士畢鏗隨英國議會科學(xué)使團來到成都。他們到訪的單位正好是茶店子的省教育科學(xué)館。工作之余,閑來無事時,他們在教育廳廳長的陪同下來到附近的“沙堰客棧”來聽裴鐵俠演奏古琴,畢竟這是中國的一門傳統(tǒng)藝術(shù)。當裴先生用古琴為大家演奏完《高山》《流水》后,畢鏗被這悠揚的琴聲給震住了。他接過裴先生手中的宋琴鼓搗了一會兒,又拿起那把珍貴的小雷琴彈奏起來。畢鏗本人也喜歡音樂,這會兒用小雷琴彈奏他熟悉的曲目頗覺得心應(yīng)手。這便讓他愛不釋手。接下來的幾日里,畢鏗在沙堰流連往返,情不能禁。當時裴先生看出他的癡迷,遂有意收他為弟子。然而畢鏗使命在身,必須要返回英國,此事到底未能如愿。而對畢鏗提出讓裴先生赴英倫講學(xué)之事,一則因先生年事已高;二則因他的事業(yè)在這里,《沙堰琴編》和《琴余》尚未完成,所以也難以應(yīng)允。于是,這段情份在萬般無奈中就此打住。不過畢鏗的一世琴緣卻也就此開始。畢鏗回去后毅然絕然地放棄了他所學(xué)專業(yè),居然一心搞起了東方文化研究,主攻中國古代音樂研究,成為劍橋大學(xué)教授、東方音樂研究部副主任,著有七卷本《來自唐代宮廷的音樂》。與此同時,畢鏗還利用一切機會向世界介紹中國古琴,尤其是裴先生手中的大、小雷琴。畢鏗不僅堪稱學(xué)術(shù)文化的跨界高手,而且還是中國文化的積極傳播者、中英文化交流的熱情踐行者!

1948年,《沙堰琴編》和《琴余》先后刻印完成,裴先生特意將書寄給遠在英國的畢鏗,并賦詩序一首。序曰:“英國倫敦劍橋大學(xué)教授華鏗博士風(fēng)流儒雅,尚志音律。昔年曾訪,沙堰琴集,都人向慕,作為美談。今日成書遠寄,求其友聲之喟嘆?!痹娫疲骸霸L知音在水湄,遠處投贈更何疑。中歐從此通仙籍,憶向英倫問子期。”這一句“憶向英倫問子期”,表明裴先生已將這位曾經(jīng)來訪的英國友人當成了他的古琴知音。而畢鏗也一直珍藏著他所敬重的先生的那片情意,退休時還慎重地將《沙堰琴編》和《琴余》贈予劍橋大學(xué)圖書館,藏于“畢鏗贈書專柜”中,也算給了《沙堰琴編》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恰當歸宿。

裴先生所編著的《沙堰琴編》《琴余》是其在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古琴文化藝術(shù)方面的重要歷史貢獻。而今可以告慰先生的是,古琴已入選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注:部分資料引用自:石小巖:《裴鐵俠》及《重印裴鐵俠(沙堰琴編)跋》《蜀中琴人裴鐵俠傳奇》《不僅是琴譜,還有故事——裴鐵俠先生和沙堰琴編》,在此鳴謝!

猜你喜歡
店子古琴成都
幺店子記憶
岷峨詩稿(2022年2期)2022-09-03 19:49:33
濟南黃河北店子水閘管理現(xiàn)狀與建議
山東水利(2021年4期)2021-01-17 19:40:20
尋琴記:古琴的前世今生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0
穿過成都去看你
青年歌聲(2019年2期)2019-02-21 01:17:20
店子鄉(xiāng)群眾希望建一座紀念館
尋訪千年古琴
數(shù)看成都
先鋒(2018年2期)2018-05-14 01:16:16
古琴的收藏價值在何處
成都
汽車與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昂仁县| 耒阳市| 石屏县| 潜山县| 中宁县| 通辽市| 苏州市| 锦屏县| 麻城市| 尼勒克县| 宁晋县| 老河口市| 尖扎县| 龙岩市| 临泉县| 当涂县| 长丰县| 太湖县| 石城县| 滁州市| 龙南县| 扶沟县| 汶上县| 安丘市| 邮箱| 东明县| 偏关县| 天峻县| 云阳县| 大洼县| 兴仁县| 胶南市| 定西市| 乐清市| 开阳县| 灵寿县| 九台市| 苏州市| 云和县| 溧水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