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德 翟 濤 張 遙 王衛(wèi)兵
(1.北京市回民醫(yī)院檢驗科,北京 100054;2.首都醫(yī)科大學臨床檢驗中心,北京 100069)
諾卡菌是一類革蘭染色陽性和抗酸染色弱陽性的需氧桿菌,于1888 年被Edmond Nocard 首次發(fā)現(xiàn)[1]。它隸屬于真細菌綱中的放線菌科,廣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土壤、腐爛的生物、水源以及灰塵中,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破損皮膚的直接接觸而傳播[2]。近年來有關諾卡菌感染的報道[3-5]不斷增多,該菌日益受到關注。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100余種,據(jù)報道其中4種菌可引起人和動物的疾病,即星形諾卡菌(占90%),巴西諾卡菌(占7%),豚鼠諾卡菌(占3%)和鼻疽諾卡菌[6]。鼻疽諾卡菌感染非常少見,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易誤診。筆者從肺癌合并干燥綜合癥患者分離出一株鼻疽諾卡菌,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59歲,主因確診肺癌1年余,2014年10月入院,2014年8月前患者發(fā)現(xiàn)左肘后包塊,質(zhì)軟,約栗子大小,未予重視。入院后左肘后包塊進行性增大,疼痛明顯,局部活動受限,伴咳嗽咳黃痰,體溫最高39 ℃。既往史:干燥綜合征病史約20年,規(guī)律服用甲潑尼龍片32 mg/d治療。查體:生命體征平穩(wěn),滿月臉,體形肥胖,左側(cè)肘部可見一拳頭大小包塊,局部皮溫升高,伴壓痛。入院診斷:左肺癌,右肺炎,干燥綜合征,左肘后包塊:炎性包塊?
1)診治經(jīng)過:入院后予莫西沙星治療,咳嗽、咳痰略有好轉(zhuǎn),入院后第6天出現(xiàn)間斷高熱,體溫最高39 ℃,左肘后包塊進行性增大,局部皮溫升高,質(zhì)軟,伴明顯壓痛,左肘關節(jié)活動受限,肢體遠端水腫,根據(jù)超聲及CT檢查考慮炎性包塊的可能,遂行局部穿刺后抽出黃褐色液體送培養(yǎng)后報告提示諾卡氏菌,于是停用莫西沙星改為復方新諾明0.96 mg,2次/d(首次劑量加倍)治療,體溫漸降至正常,左肘部局部包塊進行性縮小,局部皮溫正常,無壓痛。
2)細菌學檢驗及鑒定:(1)標本直接涂片染色:直接涂片,革蘭染色結(jié)果陽性,纖細的菌絲體,詳見圖1。弱抗酸染色陽性,詳見圖2。
圖1 標本直接涂片革蘭染色陽性Fig.1 Gram stain positive of direct specimen smear (100×)
圖2 標本直接涂片弱抗酸染色陽性Fig.2 Weak antiacid staining positive of direct specimen smear (100×)
(2)培養(yǎng)后菌落形態(tài)及染色:將送檢膿液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平板、麥康凱平板,5 d左右長出大小不等,表面有皺褶的淡黃色質(zhì)地較堅硬的菌落,詳見圖3。純培養(yǎng)后菌落抗酸染色弱陽性,詳見圖4。
圖4 培養(yǎng)5天后純培養(yǎng)后菌落弱抗酸染色陽性Fig.4 Weak acidic staining positive of colonies after pure culture 5 days after culture(100×)
3)生物化學鑒定:弱抗酸染色陽性(染液為50 mL/L石炭酸復紅溶液,10 mL/L硫酸水溶液,稀亞甲基藍溶液),尿素酶陽性,發(fā)酵葡萄糖,不利用乳糖、木糖等。
4)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菌種鑒定:PCR菌種鑒定為鼻疽諾卡菌。引物合成適用于16S rDNA鑒定的通用引物[7]。測序結(jié)果,與Genebank對比,序列相似度為99%。
5)藥物敏感性試驗:諾卡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在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發(fā)布的藥敏試驗標準中沒有判定標準。文獻[8]報道首選磺胺類藥物治療。本研究對該株菌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提示,除磺胺類藥物對其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外,亞胺培南對其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本例患者確診肺癌1年,并患干燥綜合征20年,長期服用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免疫功能低下,易發(fā)生機會性感染?;颊咴\療初期,未明確診斷之前,給予莫西沙星無效,待膿液培養(yǎng)出鼻疽諾卡菌后使用磺胺類藥物,病灶吸收好轉(zhuǎn)。
由鼻疽諾卡菌引起人的感染較少。常發(fā)生于免疫缺陷的患者。繼發(fā)性諾卡菌病中常見的感染部位依次為腦、皮膚、腎臟、肺部等。鼻疽諾卡菌毒力比星形諾卡菌更大,致病性更強,但對磺胺類藥物敏感。由于鼻疽諾卡菌感染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又是少見的病原菌,常常誤診。病原學診斷是確診諾卡菌病的重要依據(jù)。本菌常見于痰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及肺組織等,少見囊性包塊檢出的報道。因此,腫瘤患者及長期應用皮質(zhì)類激素、免疫抑制劑和廣譜抗生素的患者出現(xiàn)局部感染和發(fā)熱時考慮諾卡菌感染的可能,應引起臨床醫(yī)生和檢驗醫(yī)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