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勝利
文房四寶中的墨,不僅是實用品,也是精美的藝術(shù)品,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因而也成了收藏家眼中的珍寶。特別是一些文人、書畫家,對古墨更是情有獨鐘。上好的古墨價格昂貴,有時甚至是黃金的數(shù)十倍,因此市場上自然也就出現(xiàn)了仿制古墨的現(xiàn)象。仿制制墨名家的贗品,明代以來就有泛濫成災(zāi)充斥市場之勢。為此,學(xué)習(xí)掌握一些古墨鑒賞的知識和方法,就非常必要。這里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談點古墨鑒賞的常識,謬誤之處,請方家指正。
中國人用墨的歷史可謂相當(dāng)久遠,早在原始社會,先民們便在巖石和陶器上進行彩繪。其中的黑色,便是原始的“墨”。之所以稱之為原始“墨”,是因為那時候人們用的是天然的石墨,或者用燃燒過的木炭,并非人工制造的墨。人工制墨始于何時,目前尚不能確定,但是,從長沙出土的戰(zhàn)國竹簡上的文字墨色至今漆黑來看,秦以前有墨是可以肯定的。
現(xiàn)存最早的人造墨的實物,是1975年湖北云夢縣睡虎地四號古墓中出土的墨塊。此墨塊高1.2厘米,呈圓柱形,墨色純黑。同墓還出土了一塊石硯和一塊用來研墨的研石。石硯和研石上均有研磨的痕跡,且遺有殘墨。說明早在秦朝以前,中國已經(jīng)有了人造墨和用于研磨的石硯。
從考古出土的石硯看,直到西漢時期,石硯多帶有研石。到東漢時研石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是因為東漢出現(xiàn)了不需要研石即可直接手持研磨的塊狀墨。一般為簡單的柱形,到東漢晚期出現(xiàn)了松塔造型的墨塊。?;韬钅咕统鐾亮硕鄩K漢代的墨錠。曹魏時期出了個制墨名家韋誕,字仲將,官至光祿大夫。韋誕能書善畫,又能制筆,尤精于制墨,享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的美譽。韋誕墨與張芝筆、左伯紙并稱“三絕”。韋誕之后,很長時間,中國無論書寫或印刷,都用韋誕所創(chuàng)的制墨方法制墨,難怪后人都誤將韋誕作為制墨的發(fā)明人。
墨是典型的傳統(tǒng)手工藝制品,制作工藝極其講究,傳統(tǒng)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十一道工序。而現(xiàn)代的墨以松煙、桐油煙、漆煙、膠為主要原料,所以整個生產(chǎn)過程便分為:選煙、和膠、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裝、墨模制作這八道工序。這里簡單講幾個主要的工藝。
制墨用的煙是動植物未盡燃燒而生成的氣化物,煙遇冷而凝固生成煙炱,煙炱有松煙炱和油煙炱之分。煙是制墨的重要原料。中國制墨所采用的煙料,可分為松煙和油煙兩大類,另有一種漆煙比較少見。其中尤以使用松煙歷史最為悠久,是宋代桐油煙被用于制墨之前的主流。其方法是將松木在一個密封的拱形建筑中燃燒,因為燃燒不充分而產(chǎn)生大量的煙,這些煙遇冷而凝固生成煙炱。墨工會根據(jù)煙炱距離火源的遠近,分類選擇采集,距離火源越遠的煙越好,因為越是細、輕的煙飄得越遠。
到了宋代,松煙墨因長期大量生產(chǎn)導(dǎo)致松樹日漸匱乏,沈括等人嘗試用石油制墨,非常成功,頗受文人推崇。后來,各地的制墨工匠根據(jù)當(dāng)?shù)厍闆r,采用桐油、豆油、菜籽油、動物油或者幾種油混合在一起用來制墨。
采集油煙的方法最早也是在一個拱形封閉的房子中,點燃上百盞油燈,其實就是在瓷碗中加上油,再放一根燈芯草。工匠等到瓷碗中的油燃燒完之后,然后全身裹嚴實,連口鼻也要蒙上,才進入房中,輕輕收集墻壁上的煙灰。其中,拱頂?shù)臒熧|(zhì)量最好,稱作頂煙。這個方法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采集煙的時候,只要輕輕一掃,這些輕飄的煙灰,就滿屋飛揚。這不僅會將采煙者弄得渾身煙灰,狼狽不堪,還會損耗珍貴的煙灰。
聰明的墨工改進了燒煙的方法,在原來的燈盞上扣一個大瓷碗,與燈盞稍微留一點縫隙,這樣既不影響燈盞的正常燃燒,又能將燈盞燃燒所產(chǎn)生的煙籠罩在上方的瓷碗內(nèi),收集煙灰就比較方便了。
將采集好的煙經(jīng)過細選后和膠,膠是用牛皮或者魚鰾經(jīng)過長時間熬制,再反復(fù)過濾后得到的無色透明的膠液,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細篩過的煙灰,并反復(fù)攪拌直到像蒸饅頭的面團一樣,就可以放置到厚重結(jié)實的木墩上進行反復(fù)捶打。在制墨行業(yè)中有“十萬杵”的說法,是形容上好的墨錠要捶打十萬次。這種說法雖有些夸張,但是要想制好的墨錠,沒有上萬次的捶打是不行的,否則會出現(xiàn)瑕疵。
那些著名的制墨名家,往往在捶打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入一些名貴的藥材,各家有各家的秘制配方,多數(shù)添加牛黃、麝香、熊膽、珍珠粉、蟾酥、金箔、朱砂,等等。這些中藥材不僅能夠防腐、防電,研磨時幽香陣陣,頗有情調(diào)和趣味。這種墨還能治療疾病,記得小時候,我弟弟得了痄腮,痛得嗷嗷叫,父親用墨將弟弟腫得圓鼓鼓的臉蛋涂成黑色,涂抹幾次后,也沒用藥就好了。加入了中藥材墨,色澤更光亮、更厚實,書寫時還具有滲透的效果。
圖一 明 羅小華鳳凰紋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二 明 葉玄卿賓上人噀水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三 清 葉公侶天孫云錦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四 清 曹素功八卦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五 清 曹素功薇露浣長方形墨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六 清 汪節(jié)庵書匣形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制墨模具多用堅硬細密的棗木或梨木雕成,分成多塊拼合而成。制墨名家用的木模,一般是請當(dāng)時的書畫名家畫圖,再請雕刻高手雕制。
當(dāng)墨團捶打得非常細密、硬度合適時,制墨人將墨團稱重,分成一小塊,然后搓成長條狀按入木模中,最后將木模合并,用杠桿壓實。等壓實定形后,再拆開木模,將成形的墨錠取出來。
模具是多塊合并而成,墨錠在壓成后墨錠棱角處會留下合范的痕跡,這就需要用刀或剪子修整墨錠的邊緣。修理整齊后,擺放在晾曬架上陰干,過一兩天就要翻過來再晾。光晾一面的話,會因為兩面干的速度不一樣快,發(fā)生變形彎曲。墨錠干燥后,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為了使墨錠美觀漂亮,墨錠晾干后一般還要在其紋飾或字跡上進行彩繪,繪制完成后,有些還需要涂上金彩,這樣描繪過的墨錠異常精美。當(dāng)然,在銷售前還要配上精美的包裝盒,包裝盒有大漆的、錦制的,不一而論。
圖七 清 汪節(jié)庵惜如金漆煙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八 清 胡開文描金扇形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九 清 吳天章太素宮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十 清 吳天章正翮博風(fēng)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十一 清 詹大有青麟髓漱金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十二 老仿程君房漱金獅子形墨
之所以要曉名家,是因為在所有墨錠中,名人制作的墨或者是名人定制的墨,質(zhì)量上乘,收藏價值也較高。當(dāng)然,仿制名家的假墨也是最多的,造名人的假墨最掙錢。
歷代制墨名家眾多,每個時代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篇幅所限,這里僅列舉濟南市博物館有作品收藏的制墨名家簡單介紹。
羅小華,明墨歙派的代表人物,官至中書舍人,善以桐煙制墨,墨品極佳(圖一),被時人譽為“堅如石,紋如犀,黑如漆,一螺值萬錢”。羅小華的墨品傳世稀少,且偽品很多,因此真品彌足珍貴,其主要代表墨品有“一池春綠墨”等十幾種。
程君房,明代萬歷年間制墨名家,新安(今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歙縣巖寺鎮(zhèn))人,名大約,以字行,又字幼博,號筱野。生卒年不詳,活躍于萬歷年間。精于制墨,選料嚴格,注重圖繪,并利用自創(chuàng)的對膠工藝制墨,其墨光潔細膩,款式花紋變化多端,深得文人士大夫喜愛,最有名的是“玄元靈氣”墨。他是歙墨的集大成者,被譽為李廷珪后第一人。著有《程氏墨苑》,列墨品六部,500余式。
葉玄卿,別號如道人,又署蒼蒼室,休寧人。原為制墨家桑林里手下工匠,后自立門戶,成為休寧派中的后起之秀,其名聲僅次于程君房、方于魯二人。他制作了很多墨品(圖二),如“華山圖”“百順圖”等都有傳世,“龍鳳呈祥”墨就是其中一品。
葉公侶,歙縣人,清代制墨名家,墨肆名知白齋,制墨于康熙時期,其墨品傳世較少(圖三)。
曹素功(1615-1689),原名圣臣,一作孺昌,字昌言庵,號素功。安徽歙縣巖寺人。他原是一位秀才,由于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便在家鄉(xiāng)潛心制墨。早期他憑借明末著名制墨家吳叔大的墨模制墨,改“玄粟齋”為“藝粟齋”,創(chuàng)制了“紫玉光”“天琛”“千秋光”“天瑞”及集錦墨“豹囊叢賞”等名貴之墨(圖四、圖五),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寶座。曹素功墨莊乾隆年間遷址蘇州,同治三年(1864)又遷址上海。這個歷經(jīng)十三代、綿延三百年的制墨世家將其制墨業(yè)發(fā)展成為今天的上海墨廠。
汪節(jié)庵(1736-1820),歙派制墨業(yè)代表人物,也擅集錦墨(圖六、圖七)。上海博物館有其“西湖十景詩圖”彩珠等集錦墨數(shù)套,為世間珍品。
胡開文,徽墨休寧派制墨業(yè)的后起之秀。胡開文的原店在休寧,乾隆四十七年(1782)他在安徽海陽、屯溪兩處開設(shè)墨肆,交由長子、次子主事。同治三年(1869),胡開文四世孫在蕪湖創(chuàng)設(shè)“沅記胡開文”。光緒年間,胡開文五世孫胡祥均在上海開設(shè)“廣戶氏胡開文”。爾后,胡氏后裔又在歙縣、杭州、廣州等十多個城市分設(shè)墨店。至清末,胡氏墨風(fēng)靡神州(圖八),行銷世界,胡氏的“蒼佩室墨”是其代表作。
吳天章,名倬,以字行世,號闇然室主人,生于明末崇禎年間,是清初徽州休寧派的制墨高手,尤其擅長制作集錦墨(圖九、圖十)。
詹大有,詹成圭之后,善制墨。流傳于世的以詹大有、乾行世為標(biāo)識者居多(圖十一)。
鑒賞墨錠和品味書畫有什么關(guān)系?說實話,非常必要。
上面談到名家雕制的墨模,多數(shù)是由書畫家繪畫書寫(如丁南羽就為許多人畫過墨模),然后再請雕刻高手依樣刻制。所以說名家制造的墨,上面的繪畫都有大家風(fēng)范,繪畫精美,氣韻生動,格調(diào)高雅。細看筆畫,起筆轉(zhuǎn)折,頓挫收筆,都非常有法度,就如同欣賞一幅名人的書畫作品一般。名家制墨的書法也是這樣,不論字號大小,字數(shù)多寡,每一筆畫的起筆、運筆、收筆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馬虎。
那些造假的人,為了節(jié)約成本,不可能請名人繪畫、書寫、刻制。因此,仿制的墨錠所雕刻紋飾,要么模糊不清,要么生硬呆滯,層次不分,格調(diào)庸俗,毫無趣味可言。
好的墨錠,在和膠時,講究的是輕膠重錘。膠質(zhì)含量低,錘擊次數(shù)過萬次,這樣的墨錠質(zhì)輕而堅,敲擊時會發(fā)出很清脆的聲音,決不能出現(xiàn)沙啞粗濁的聲音。而那些質(zhì)地粗劣的仿制品,從選煙到和膠,都不可能像真品那樣精益求精,因含雜質(zhì),大多數(shù)用膠過重,捶打次數(shù)又達不到標(biāo)準,墨錠中就會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氣泡。所以,結(jié)構(gòu)不夠緊密,往往會發(fā)出沙啞粗濁的聲音。當(dāng)然,這種聲音的變化是比較細微的,需要長期不斷地比較,慢慢地就能找出其中的不同。
辨味道就容易理解,好的墨錠中加了麝香、龍涎香、牛黃、冰片、熊膽等名貴中藥材,會有天然的淡淡的芳香,當(dāng)研磨時更加明顯。仿造者目的是牟利,他們會盡可能地降低成本,絕不會舍得加貴重藥材。即使添加香料,多用劣質(zhì)香料,味道刺鼻。近代造假者添加人工合成的香料,沒有那種天然純正的氣息,而且時間久了就會消散無味。
圖十三 清 漱金寶笏齋清玩墨 濟南市博物館藏
圖十四 現(xiàn)代墨錠的金色(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看外形,是指看墨錠的外形是否規(guī)整,棱角是否鋒利。制墨名家使用的墨模多是高手制作,非常精致,壓制出來的墨錠外形規(guī)整,絕不會出現(xiàn)變形彎曲、膨脹收縮等情況。棱角呈現(xiàn)鋒利的形狀,據(jù)說用墨的棱角可以切開紙。正因如此,好的墨錠可以千年不毀。
造假者不可能花大錢請高手制模,再加上配料偷工減料,也不會去錘幾萬次,仿制出來的墨錠徒有其形,細看整體外形不夠規(guī)范,甚至有的變形,棱角處也達不到那種鋒利程度。如果一錠名人制造的墨錠出現(xiàn)了氣泡,那基本就可以定為仿品。比如這錠程君房的漱金獅子墨(圖十二),在破損處發(fā)現(xiàn)有氣泡,就可以定為仿品。程君房是一位制墨大師,絕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看金色也很重要,名人或者老字號用的金,都是純金,而且有一定的厚度,色澤黃中泛紅(圖十三)。作偽者是不舍得用純金的,他們往往用化學(xué)金,色澤黃中泛白,沒有厚重感(圖十四)。
所謂看裝潢,是因為古人做事嚴謹,特別是那些老字號,對自己的名聲品牌看得很重要,除了產(chǎn)品嚴格把關(guān)外,包裝也不馬虎。有的名家制墨,其包裝甚至也是精美的藝術(shù)品,有的用金絲楠木制成盒,有的用大漆制成盒,做工講究。而偽造者則偷工減料,漆的厚度明顯不夠,到了后來,已經(jīng)有人用塑料仿制大漆了。
鑒賞古墨是一項非常嚴緊而繁瑣的事情,既需要淵博的知識,還需要長期的實踐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