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勉之
群文閱讀給閱讀教學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思路,學生可以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展開閱讀, 將一組文章放在一起分析討論,嘗試獲得共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積極開展群文閱讀, 則不僅能讓學生提高閱讀量,更能讓學生真讀、真學、真感受,從而體會到“真學課堂”的魅力。 在“真學課堂”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展開群文閱讀, 更清晰地認識到群文閱讀的特點和功能,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不能讓學生將讀書當成一種任務,而應該讓其將閱讀看成一種工作。 “真學課堂”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并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師要在結(jié)合課文特點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各種充分的閱讀材料, 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閱讀中。 這樣才能“還閱讀于生”,讓學生圍繞閱讀材料主動探究,感受閱讀的成功和喜悅,進而進入“悅讀”的狀態(tài)。
在學習《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凄切》等柳永的作品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拓展閱讀。 一些學生對于柳永的作品感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其閱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等其他經(jīng)典的柳永作品。一些學生對故事感興趣, 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閱讀一些介紹柳永的小故事,如元戴善甫創(chuàng)作的《柳耆卿詩酒玩江樓》、明馮夢龍創(chuàng)作的《眾名姬春風吊柳七》等作品。 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強且對文學評論頗感興趣的學生, 教師還可以推薦其閱讀一些評價柳永作品的文章。 這樣便給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了各種不同主題的閱讀資料, 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并嘗試說說在閱讀中有什么收獲。 如有學生提出了自己對于柳永的看法, 認為:“都說柳永喜歡創(chuàng)作一些風流的詩詞,但是我卻發(fā)現(xiàn)其作品中有一首另類制作,就是《煮海歌》,這首詩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勞動人民的同情,體現(xiàn)了其政治思想。 或許,在柳永的心中其實也有著報效國家的想法,只是由于時運不濟,才不得不眠花宿柳。 ”該學生表達了自己在群文閱讀后的思考。
學者周國平認為和灌輸知識相比, 保護和培育學生的閱讀心情是更重要的任務。 在“真學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呵護學生的閱讀熱情,通過合理提供閱讀材料,鼓勵學生展開群文閱讀的方法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這樣能讓學生逐步將讀書轉(zhuǎn)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文心雕龍》提出“慷慨者逆聲而擊節(jié),醞籍者見密而高蹈”,因此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閱讀愛好,同時也會對不同的閱讀材料嘗試不同的閱讀感受和分析。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 給學生開放閱讀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群文閱讀后互動交流,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這樣的互動交流能讓學生了解其他同學對于文章的看法,進而產(chǎn)生思想的飛躍,進入“躍讀”的狀態(tài)。
在組織學生閱讀《荷塘月色》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分享交流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 教師可以給學生的閱讀進行適當?shù)囊龑В?如讓學生找一下還有哪些作品有豐富的抒情意味, 哪些作品中展現(xiàn)了豐富的形象。 如有學生對比閱讀了《荷塘月色》中展現(xiàn)荷花的段落,并稱自己想到了徐志摩的詩歌《沙揚娜拉》,作者將女郎比喻成了水蓮花。 教師利用此機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荷塘月色》將荷花比喻成了美人,而《沙揚娜拉》則將美人比喻成了蓮花,為何會有如此的巧合呢? ”這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探究下去, 尋找荷花和美人之間的相似點。 另外,還有學生提出:“《荷塘月色》不僅只是展現(xiàn)景物的文章,同時還是展現(xiàn)作者情感的文章,這讓我想到了《赤壁賦》作者在欣賞山水的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教師繼而鼓勵學生展開思考:“兩篇文章中作者從大自然中感悟到的內(nèi)容是否一樣呢? ” 有學生提出:“不同的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也不同, 有的是消極的躲避,也有的是積極的感悟。 ”這樣就讓學生向著作品的主旨進入更深一層的思考。
學者李政濤提出“真學課堂”是善于傾聽的課堂。在“真學課堂”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并積極打造平等、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有更多的個性化閱讀感受。 如果能開放空間,給學生交流、表達、傾聽的機會,則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能主動建構(gòu)知識,提高閱讀效果。
群文閱讀將閱讀作為核心,但是卻不止步于閱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是教學的關鍵。 叔本華認為不思考的讀書讓自己的思想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深化思維能力, 進而超越,進入“越讀”的境界中。
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拓展閱讀,嘗試閱讀《水滸傳》中的其他精彩片段,如閱讀“醉打蔣門神”“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等篇章。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 促使學生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展開思考和探究, 嘗試產(chǎn)生個性化的想法。 如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探究《水滸傳》中的忠義精神,又如讓學生展開人物對比分析,思考“魯智深和李逵都是性格豪放爽朗之人, 那么他們的性格是否也存在什么不同點呢”。 這樣的問題給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圍繞這些主題展開了比較分析, 如有學生提出:“魯智深具有粗中有細的特點, 如其十分詳細地詢問了金家父女情況,顯示出了耐心和仔細的一面。 又如其催促金家父女離開,并考慮到了可能有人會追趕,因此在店中等了許久,等金家父女走遠后再出發(fā)尋找鄭屠。 從這些地方都能看出其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這樣的回答體現(xiàn)了學生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
群文閱讀是一個整體化閱讀的過程, 教師要組織學生多讀,更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學生要通過比較和分析找到材料之間的關系,并高屋建瓴地展開閱讀評論。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 促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越讀”的狀態(tài)。
“真學課堂”契合課程改革的理念,同時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教師要積極在構(gòu)筑“真學課堂”的過程中組織學生展開群文閱讀, 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積極展開“真語文”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