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藤枝晃 撰 劉 祎 譯
吐魯番及其附近地區(qū)的佛寺廢墟出土了大量漢文佛經(jīng)寫本殘片,它們現(xiàn)在分別被保存在位于柏林的(民主)德國國家科學(xué)院、位于赫爾辛基的芬蘭—烏戈爾協(xié)會(Finno-Ugor Society)、位于京都的龍谷大學(xué)以及日本的其它幾個地方。這些殘片共計約20000件,全部呈碎片狀,其大部分呈明信片大小。在我最近出版的《高昌殘影》圖錄編(Fragmenta Buddhica Turfanica,京都,1978年)當中,收錄了大阪的出口常順所藏的130件此類殘片,我將這些殘片歸為三種類型,即:1)由隸書向楷書轉(zhuǎn)變的時期,或北朝時期與高昌國時期,2)標準唐代風(fēng)格,以及3)在高昌回鶻統(tǒng)治時期所書寫的殘片。在大致瀏覽德國藏品中的所有殘片,并拍攝與測量了包括2000件殘片的芬蘭藏品、以及大谷收集品中的同類部分之后,我決定在上文提及著作的釋錄卷(待刊)中將第一類型殘片再分為如下三個亞型:
1.AA類型:北朝時期類型的早期階段
2.A類型:北朝時期類型的晚期階段
3.A’類型:成書于高昌國時期的類型
這些殘片的分期需要借助已標明日期的敦煌出土殘片的幫助,因為在這些來自吐魯番的殘片當中,除了A’類型之外,其它兩類極少有帶日期的題記,而敦煌出土的寫卷當中又極少包含AA類型與A’類型的文獻。①對于敦煌文書的日期確定,可參考藤枝晃《敦煌文書概觀》第二部分(The Tunhuang Manuscripts.A general description),《人文》(京都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研究所紀要)(Memoires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istic Studies,Kyoto University)第10號,1969年;同時可參考位于本刊第329頁的年表。
這一類型是紙本寫卷當中年代最早的。在紙張得到廣泛使用之前,中國人主要將文字書寫在木質(zhì)簡牘上,因此,這一類型保存了大量簡牘遺制。這種類型的卷子所使用的紙張主要由破麻布制成,粗糙且厚,約0.2毫米。每張紙的尺寸為25×45厘米,接近于高一尺長兩尺的漢制。每張紙的上欄與下欄間隔為23厘米,然后由垂直線劃出1.8厘米寬的欄。因此,每欄的寬度與木簡尺寸相同。每欄當中書寫的文本,其文字與木簡的書寫風(fēng)格相同,即標準隸書或稍作變化的隸書字體。每欄字數(shù)不一,一些寫本中為每欄16字,其他則為18—20字(圖1)。在每一欄都寫好字之后,這些紙張被一一粘連起來,形成一個卷子,但在某些情況下,文本是在紙粘好以后寫上去的。這類紙張通常不入潢。
現(xiàn)存此類型寫卷最晚的例證是寫在絲綢上的P.4506《金光明經(jīng)》(Suvar?aprabhasa sutra=T.663),時間為公元471年,寫于原中山國的首都定州。最近,饒宗頤教授將這件文書確定為“伯希和藏品中年代最早的寫卷”,文章發(fā)表于《亞洲學(xué)報》(Journal Asiatique)1981年第269冊。這將在下文中詳細討論。但這件文書的載體是絲綢,我們無法確定紙上的寫卷也是同樣的書寫形式。寫在紙本上的最晚的樣例為《首楞嚴三昧經(jīng)》(??ragamasamadhis?ltra=T.642)的殘片,時間為公元437年,它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發(fā)表于黃文弼的《吐魯番考古記》(1954年),另一部分發(fā)表于藤枝晃編《高昌殘影》。
在拓跋王朝(或稱北魏)公元5世紀早期統(tǒng)一中國北部之后,這些統(tǒng)治者非常熱衷于吸收南朝的文化,并最終于公元494年將其首都遷移到洛陽,它曾是東漢的首都。在其漢化的過程中,北魏統(tǒng)治者在公元5世紀中葉的某個時段改變了自己的書籍樣式,并模仿了南朝的樣式。新的書籍形制仍然采用了卷子形,但在每張紙的上下邊留出了約3厘米的頁邊距。另外,這些書籍以一尺長的紙張形式保存,當時一尺約合25厘米或一英尺。每欄高約20厘米,可寫17字。①日本的三個地區(qū),即奈良、長岡京和仙臺,出土了三件用來在卷子上劃線的公元8—9世紀的木尺。前兩件用于政府文書,后一件用于佛教文本(見圖1)。它們都由廢棄的木條所制成,最后一件來自仙臺的木尺長31厘米,寬1.8厘米,厚0.5厘米,一側(cè)有小凹口M與R,大凹口N,O,P和Q。其用于劃線的方法應(yīng)該如下文所述:首先,一人將尺子稍微移入紙張的垂直邊內(nèi)(3—5厘米),紙張的邊緣對準凹口M和R,然后在紙張的左右兩邊做下記號。接下來,劃線者沿著標記N—N(上方)和Q—Q(下方)的邊緣線切下紙張;然后沿標記O—O和P—P繪制水平或頁邊線;然后,以木尺的寬度畫出垂直線,進而形成每一頁面的欄。我們現(xiàn)在意識到,在A類型及其稍后時期的一些寫卷的紙張上,其上下欄線距離紙張拼合處3—5厘米的地方會有極小的針孔或墨點。但是在一些寫卷上,這些線條已經(jīng)被粘進紙縫,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標記。雖然這些紙仍使用麻布制成,但它們的質(zhì)量比AA類型的寫卷更精美輕薄,約0.1至0.15毫米厚。它們被染成棕色或暗黃色。在書寫風(fēng)格上,它比AA類型寫卷更緊湊(soter),也更加接近于南朝的樣式。②對于南朝書寫風(fēng)格,詳見藤枝晃與Th.Thilo合撰,,,Bemerkungen zu Ch.422 und damit zusammenh?ngenden Fragmenten",Appendix to Katalogder chinesicher buddhistischer Textfragmente,Band 1.Berliner Turfantexte VI.Berlin 1975,pp.203~208.敦煌發(fā)現(xiàn)了大量此類寫卷,但在吐魯番卻出土數(shù)量不多(圖1)。
A類型寫卷年代最早的樣例為S.996,斯坦因敦煌藏品中的《雜阿毗曇心經(jīng)》(T.1552)卷子本①這件文書的研究可見上文注1提及的藤枝晃文(1969),第23~24頁。,帶有公元479年的題記,是由馮晉國(或稱馮熙)所捐贈。題記說此人當時為洛州(今洛陽)刺史,并且說這個卷子是當時其所捐獻十部一切經(jīng)的其中一件?!侗笔贰分兴膫饔浻涊d,其一生中捐贈了共計十六部一切經(jīng),并且在公元471年前往洛州之前被任命為國家圖書館的代理館長。②《魏書》卷八十三上《馮熙傳》在宋版《魏書》中已佚,現(xiàn)存版本從《北史》卷八十中抄撮而來,但改動甚微。因此,我們應(yīng)當引用后者。另譯者注:此處應(yīng)為《北史》中所記“領(lǐng)秘書事”。他很可能沿用了國家圖書館所采用的新書制,即南朝的書籍樣式。不能忽視的是,他曾任定州刺史,而該地是上文所提的最晚的AA類型寫卷的產(chǎn)地。這些寫卷一定是馮晉國在當?shù)卦O(shè)立的寫經(jīng)所抄寫完畢的,因為他在定州時一定已經(jīng)開始制作一切經(jīng),只有這樣,他才能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制成十六部或至少十部一切經(jīng)??傊?,距今最晚的AA類型(公元471年)和距今最早的A類型(公元479年)寫卷都與馮晉國有密切聯(lián)系。
當位于甘肅的西涼國在4世紀末為北魏所滅時③譯者注:或許應(yīng)當是說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沮渠氏率領(lǐng)大量民眾前往吐魯番避難,并在半個世紀后建立起了高昌王國。此后其王權(quán)雖數(shù)度改易,但這個小國仍然延續(xù)了近兩百年(公元460—640年)。高昌國王接受了南朝與北朝的冊封。高昌國的官文書用漢語書寫,皇室及貴族家庭保存了漢地的習(xí)俗,如服制、葬儀、儒學(xué)教育等。
有一些帶有題記的佛典殘片都是由高昌國王捐贈給寺廟的。他們抄寫了數(shù)百卷佛經(jīng),并逐年奉獻給佛寺。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該地必定有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寫經(jīng)所,并有一位師傅率領(lǐng)的人數(shù)眾多的抄手。我們發(fā)現(xiàn)了同一文本相同部分的一些殘片,它們的用紙、書寫風(fēng)格和字體布局都十分統(tǒng)一。④例如,我們可以將圖2(A′類型)中顯示的《金光明經(jīng)》殘片與上文注3引文(德藏目錄(Katalog)第1卷圖版24,插圖28)中的德藏吐魯番文書Ch.1891殘片相對照起來看。這意味著一些抄手采用了他們的師傅所提供的寫經(jīng)模本。除了高昌國王的捐贈外,還有一些其他人的捐贈品或沒有題記的佛經(jīng)殘片。這些殘片在用紙和書寫風(fēng)格上相近,因此可能是在王室的寫經(jīng)所制作的。這組殘片構(gòu)成了與A類型寫卷不同的種類,因此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A’類型。
圖1
A類型文書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
(Upasakas?la,T.1488)
高28厘米
AA類型文書
《法華經(jīng)》
(Saddharmapund arika,T.262)
高25厘米
A’類型可以被看作是A類型的拓展。它的用紙比A類型寫卷稍微精細且輕薄一些,即在技術(shù)上更加先進,但仍由破麻布制成。它們可能輸入自中國的華北某地,因為在其造紙技術(shù)更新?lián)Q代的早期階段,高昌國是不可能生產(chǎn)出品質(zhì)如此優(yōu)良的紙張的。該類型寫卷的書寫風(fēng)格晚于A類型文書,或比AA類型在地域上更為偏遠。在當時的華北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種不同的風(fēng)格。A’類型寫卷的另一特征是經(jīng)卷制式的不規(guī)則,例如略去了畫頁面垂線和頁邊線的步驟,有時甚至只畫了垂線,用木釘?shù)挠≯E而不是墨跡來連線①見圖2(A’類型)《金光明經(jīng)》殘片。,部分漢字的抄寫產(chǎn)生了歧義,等等。
圖2 A’類型文書
至此,我們已經(jīng)分別闡明了北朝時期寫卷類型的三個不同亞種的特征。可以說,這三種不同的類型都從屬于北朝時期的主類型,因為這三類寫卷都寫在北朝樣式的紙,或?qū)懺谟闷坡椴贾瞥傻募埳?,并且使用了帶有北朝特征的筆,或用由硬毛發(fā),如鹿毛、狼毛和木柄制成的毛筆來抄寫經(jīng)文。對于B類型和C類型(見下表)寫卷而言,它們會用由麻樹皮制成的紙張,以及由兔毛和竹柄所制成的毛筆來抄寫經(jīng)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