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貴妃雞”是蘇州的一道名菜,光聽這名字就知道,此菜一定有著非凡的來歷。查閱文獻(xiàn)典籍后得知,它果然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相關(guān)。
據(jù)說,自從唐明皇李隆基娶到楊玉環(huán)后,終日沉溺于酒色,不問政事。有一天,李隆基與楊貴妃在百花亭飲酒作樂,不知不覺間,兩人已喝得爛醉。只見楊貴妃的臉上印著兩朵紅云,神情亢奮,飄飄欲仙,忍不住嬌聲嬌氣地叫道:“我要飛上天!我要飛上天!”李隆基聽后,誤以為楊貴妃要吃“飛上天”,遂命令御廚,趕緊為愛妃獻(xiàn)上此菜。御廚聽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在御膳房供事多年,熟悉全國各大菜系,可他們從未聽說過什么“飛上天”。怎么辦呢?皇帝的話一言九鼎,他說有就有,哪個敢說“不”字。如果做不出“飛上天”,恐怕大家的腦袋都得搬家,御廚們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蘇空頭的蘇州廚子急中生智,他說,用雞翅做一道菜,不就是“飛上天”嗎?大家聽后,都表示贊同,于是叫人買了幾只鮮嫩好看的童子雞,然后斬下雞的翅膀,與香菇、冬筍等一起燜燒。結(jié)果,做出來的菜味美可口,色、香、味、形俱全。
菜端上桌時,楊貴妃的酒已醒了許多,她夾了一塊“飛上天”放進(jìn)嘴里,不覺神清氣爽,唇齒生香,連聲贊嘆道:“好吃!好吃!真好吃!”李隆基聞罷,也趕緊夾了一塊,并問身邊的太監(jiān):“此菜叫什么名字?”太監(jiān)回答說:“這不是陛下吩咐御膳房做的‘飛上天嗎?”李隆基立刻意識到自己酒后失言,只得尷尬地笑了笑。后來,因為楊貴妃非常喜歡這道菜,加上這道菜因她而創(chuàng),所以人們就稱之為“貴妃雞”。
如今,“貴妃雞”已不屬于宮廷專用,咱老百姓也可以自己做來嘗嘗。首先選幾對肥嫩的童子雞雞翅,洗凈后用紹酒(料酒亦可)和醬油腌制一會兒,隨后放在油鍋里將之炸成金黃色,撈出并瀝干油。接著,將姜、蔥、蒜放進(jìn)油鍋內(nèi)爆香,再加入排骨,炒至變色,然后倒入雞翅,放適量的紹酒、醬油、白糖和高湯。大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燜燒。燉上20 min左右,再倒入香菇和青筍,煮至湯汁濃稠,撈出排骨和姜塊,再加入少量葡萄酒,最后起鍋,盛入蓋碗之內(nèi)。
揭開蓋子,一股奇香撲鼻而來,令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觀之,半湯半菜,雞翅金黃油亮,青筍蒼翠欲滴,大蔥潔白如玉,香菇幽幽發(fā)黑,黃、綠、白、黑,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讓人感到特別的清爽、舒適。吃在嘴里,湯鮮,味濃,酒香,肉嫩,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楊貴妃那嬌滴滴的神情,并沉醉在美食所帶來的快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