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戰(zhàn)紀(jì)
90歲的張之庚和80歲的馬婉華是一對半路夫妻,攜手相伴30多年。然而,馬婉華以10萬元的超低價,把老兩口唯一的住所“賣”給自己的親生兒子。毫不知情的張之庚陷入妻兒“背叛”、房產(chǎn)“被奪”的困境,悲憤交加之余,他將妻兒告上法庭。2019年2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半路夫妻組成新家
張之庚早年是北京市園林部門的一名職工,和前妻結(jié)婚數(shù)年,一直未能生育。膝下無子的遺憾,逐漸消磨了彼此的情感,兩人的婚姻也走到盡頭。
離異后的張之庚,陸續(xù)有人給他牽線搭橋。1982年春天,他認(rèn)識了時年43歲的馬婉華。初次見面,馬婉華就帶上了剛滿12周歲的兒子馬波?!拔译x婚后,兒子隨我姓,你如果不介意,咱們交往試試看?!瘪R婉華開門見山,把自己的情況說了出來。張之庚覺得馬婉華為人直爽,對她產(chǎn)生好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了解后,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組成了一個新家。婚后,他們就住在張之庚的房子里,房子雖有些舊,但位于北京鬧市區(qū),地理位置不錯,一家人住著還算安逸。
張之庚喜歡小孩,看到虎頭虎腦的馬波,有一種初為人父的喜悅感?!安úǎ院髲埐褪悄惆职至?,叫爸爸?!瘪R婉華讓兒子改口,但馬波轉(zhuǎn)身跑了:“我有爸爸!”
最初,張之庚以為只要自己多和馬波接觸,多關(guān)心他,他就會慢慢接受自己。于是,張之庚經(jīng)常給馬波買新衣服、玩具和零食,有時馬波調(diào)皮搗蛋,馬婉華氣得要動手,也是張之庚攔下來的。但對于這一切,馬波并不領(lǐng)情。稍長大些,雖然他的對抗情緒不再那么激烈,但看到張之庚,總是可以回避就躲開點(diǎn),即使父子倆說上兩句話,馬波的態(tài)度也是淡淡的。
“波波這孩子心思重,你別太在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日子總能過下去?!瘪R婉華經(jīng)常勸解張之庚,張之庚也就漸漸接受這個對自己“不咸不淡”的繼子。
馬波讀書時成績一般,經(jīng)常要母親督促,才勉強(qiáng)把作業(yè)寫完。踏上社會后,他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穩(wěn)定工作,平時花銷多靠母親接濟(jì)。
2000年,根據(jù)北京的一些房改政策,張之庚和馬婉華以較低的價格購入北京市西城區(qū)一套面積為48.8平方米的房屋,登記在馬婉華名下。房子在19層,視野遼闊,明亮整潔。
這一年,馬波30歲,到了成家立業(yè)的年齡。張之庚擔(dān)心他沒有固定工作,連找對象都困難。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他作出一個決定:把自己名下的老房子贈給馬波,自己和老伴搬去新房。
對于這個決定,馬婉華和馬波既意外又感激,馬波更是破天荒地叫了一聲“爸”。”張之庚忍不住老淚縱橫:“都是一家人,誰的房子都一樣?!卑峒夷翘?,馬波叫了一些朋友,忙前忙后,全然一副孝順兒子的模樣。
和兒子分開住后,家里頓時冷清了不少,張之庚和馬婉華盼著馬波能早點(diǎn)結(jié)婚,給他們添個大胖孫子。
房產(chǎn)悄然易主
2018年3月的一天中午,張之庚正在家里做飯,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張之庚開門,看到一個穿著西裝的年輕女孩,身后是一對中年夫妻?!按鬆?,我們來看看房子。”張之庚一頭霧水:“看什么房子?”“這房子不是要賣嗎?我找了客戶,過來看看。”女孩把身后的中年夫妻迎進(jìn)屋,張之庚連連阻止:“你們弄錯了,咱家房子不賣。”女孩拿出一份房產(chǎn)證復(fù)印件:“大爺,這是不是你們家的地址?”張之庚拿過來一看,果然是自家地址,可讓他吃驚的是,房屋產(chǎn)權(quán)人一欄居然寫著馬波的名字。
“這是怎么回事?”張之庚又氣又急,臉色通紅。等女孩一行人離開后,他沒心思做飯了,就坐在客廳等馬婉華回家。
“你給我解釋下,房子是怎么回事?房主怎么變成馬波了?”馬婉華一進(jìn)門,張之庚心急火燎地想要知道真相。馬婉華臉色頃刻間變了:“你怎么知道的?”聽到這個回答,張之庚一下癱坐在沙發(fā)上:“看來是真的!你把房子給了馬波?你們母子到底背著我做了什么?”面對張之庚連珠炮似的提問,馬婉華無奈之下,只能道出實(shí)情。
事情追溯到2016年冬天,當(dāng)時馬波對母親說:“我遇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jī)會,和幾個老板一起搞一個投資,事成之后,能賺很大一筆。不過,投資這個項(xiàng)目的老板都財大氣粗,我名下只有一套張伯伯的房子,顯得太寒酸了。媽,你的房子過戶給我,我有了‘實(shí)力,成功概率就更高。”
面對兒子的苦苦哀求,馬婉華心軟了。但她心里清楚,這套房子是自己和張之庚唯一的房產(chǎn),今后還要靠它養(yǎng)老,萬一有個閃失,他們連落腳地都沒了?!澳惆职炎约旱睦戏孔咏o了你,你要保證給他養(yǎng)老,好好孝順?biāo)!瘪R婉華說。馬波拼命點(diǎn)頭,拍胸脯保證。
如果贈與的形式,需要繳納較高的稅費(fèi),馬波提議以買賣的形式轉(zhuǎn)讓房產(chǎn)。2016年底,馬婉華和馬波簽署了一份《存量房屋買賣合同(自行成交版)》,以10萬元的超低價,把她和張之庚共同居住的北京西城區(qū)的房產(chǎn)“賣”給兒子,而事實(shí)上,當(dāng)時這套房子的市價已達(dá)500萬。
聽完馬婉華的敘述,張之庚難過得說不出話來?!澳銊e生氣,房子雖然是馬波的了,但你盡管安心住著,他會給你養(yǎng)老的?!瘪R婉華的這番話如同火上澆油,張之庚跳了起來:“房子都要被賣了,你讓我怎么安心住?”
“???”馬婉華驚呆了?!安豢赡?,絕對不可能!”她立馬打電話給馬波,馬波以在談事情為由,匆匆掛了電話。
對簿公堂親情傷
自從“東窗事發(fā)”,馬波不再露面。之后的日子,張之庚徹夜難眠,想到自己的晚年可能淪落街頭,連個落腳地都沒有,不禁悲從心來。他實(shí)在不甘心,便向當(dāng)?shù)胤稍行纳暾堅(jiān)?/p>
法援中心審核了張之庚的申請材料后,指派北京市隆平律師事務(wù)所的李險峰律師為他提供法律援助。和李律師的交談中,張之庚情緒起伏,難掩心中憤怒,“我一直把馬波當(dāng)親生兒子看待,沒想到他這樣對我……”李律師很同情這個老人,開始搜集此案的所有資料。
2018年5月,張之庚一紙?jiān)V狀,把馬婉華和馬波一起告上法庭,要求判令他們母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同時要求將涉案房屋重新過戶到馬婉華名下。馬婉華想到要和老伴上公堂,一時無法接受,她勸了老伴又勸兒子,但誰也不肯退讓。
2018年11月6日,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此案。張之庚三人出庭。馬波辯稱,母親將房屋賣給自己這件事,繼父是知道并同意的。同時,他還出示了自己手機(jī)里2018年8月收到的一條短信:“波波,我不是不知道你媽把房子賣給你了……我是沒辦法才去起訴你,我也是迫不得已啊。”這條短信顯示發(fā)件人正是張之庚。
看到這條短信,張之庚傻了眼,自己根本不會發(fā)短信,這條“詭異”短信怎么來的?
李險峰律師提出,即使短信是真實(shí)的,但時間顯示是張之庚在起訴后發(fā)送的,并不能證明馬婉華母子簽訂買賣合同時,他是知情的。此外,這套房子是張之庚和馬婉華的婚內(nèi)財產(chǎn),馬婉華私自處理夫妻共有房屋,該行為是無效的。
經(jīng)過數(shù)次開庭,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判決馬婉華母子的房屋交易無效,房子恢復(fù)登記馬婉華名下。
對于這個判決,馬波不服,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9年2月21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馬波上訴,維持原判。
房子重新回歸馬婉華名下,張之庚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律師對此案分析認(rèn)為:“重組家庭”的感情本就脆弱,這場官司更讓張之庚和老伴、繼子之間平添“仇恨”。但張之庚已不想再見繼子,耄耋之年的他熬過這場風(fēng)波,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好晚年生活。
為了一套房子,九旬老人不得已和妻子、繼子對簿公堂,這樣的教訓(xùn)也給很多“重組家庭”敲響警鐘。律師建議,再婚家庭可以在婚前進(jìn)行財產(chǎn)公證,而對于再婚后取得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在處理時一定要在共同商議后再做決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影響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親情。
(因涉嫌隱私,文中除律師外均為化名)
編輯/纖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