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
圖/李玉華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在自然界植物中廣泛存在。同時,它不僅是人類生產的維生素制劑中產量最大的一種,也是臨床上維生素類制劑使用范圍最廣、用量最多的一種。臨床上,維生素C主要用于防治壞血病,以及各種急慢性傳染疾病及紫癜等輔助治療;克山病患者發(fā)生心源性休克時,需要大劑量使用;也用于一些出血病癥,還能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能預防過濾性病毒和細菌的感染,治療和預防感冒,并有增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在防止SARS傳染的過程中,被推薦為主要的保健藥品;還用于抗癌,有助于防止亞硝基胺(致癌物質)的形成。
也正由于維生素C的作用廣泛,因而濫用維生素C的現象也廣泛存在。例如,有些女士為了增白膚色,長期服用維生素C;有些高脂血癥患者為了降低血脂,也常將降血脂藥搭配維生素C服用;有些老年人為了預防癌癥,也常服用維生素C;甚至有些男性將維生素C作為性激素的補充藥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補腎藥”。維生素C成了人們常用的保健品,也是被人們最常濫用的藥品之一。然而專家指出,維生素C如果被長期濫用的話,可能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首先,濫用維生素C能削弱人體免疫的能力。維生素C在人體結締組織蛋白和諸如腎上腺素一類神經傳遞介質的組成中作用不可低估。人體在受到傳染或有其他炎癥時,對維生素C的需要也有所增加,但是在大劑量使用維生素C時要謹慎。將維生素C服用劑量提高到一天多次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很可能適得其反。因為白細胞周圍的維生素C過多,不僅妨礙白細胞摧毀病菌,而且會使病菌和癌細胞得到保護。過量的維生素C不但不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反而會使其受到削弱。動脈粥樣硬化病人長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反而使血清膽固醇升高。
此外,長期大量盲目服用維生素C,可引起惡心、嘔吐、胃酸過多、胃痙攣及胃部不適及泌尿系統(tǒng)結石癥狀,嚴重時出現頭昏、惡心、心慌、大汗淋淋、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口唇紫紺,以致心搏停跳等。長期服用維生素C還可破壞食物中的維生素B12,阻礙食物中的鈣離子、鋅離子的吸收,引起維生素B12和銅、鋅離子的缺乏。如果每日應用維生素C1克以上,可引起腹瀉、皮膚紅而亮、頭痛、尿頻等癥狀。如果每日2~3克且長期服用,突然停藥后會產生停藥的壞血病;同樣,孕婦大量服用維生素C,其嬰幼兒可患反跳性壞血病,因為維生素C可通過胎盤以及分泌入乳汁。過多應用維生素C咀嚼片可致牙釉質損壞。由此可見,維生素C的不良反應也是挺多的,不合理使用維生素C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奉勸人們要合理使用維生素C。
如果有些病情需要,如感染、創(chuàng)傷、燒傷、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手術后等,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應用,或按藥品說明書使用。盡管維生素C為OTC類藥物,街上藥店可隨意購買,但也不要長時間大劑量的服用,以免給自己的身體帶來許多不良反應。
由于維生素C在自然界的植物中廣泛存在,因此,在人們的正常生活飲食的情況下,維生素C一般是不會缺乏的。因為我們吃的橙子、辣椒、西紅柿、杏子、土豆及蔬菜、水果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食物中的維生素C不會導致我們的身體缺乏維生素C,也不會導致維生素C過量。如果沒有特殊的病情需要,我們還是希望通過食物來補充維生素C,千萬不要盲目補充維生素C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