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使高等教育逐漸呈現(xiàn)大眾化和普及化的發(fā)展趨勢,與此同時由于我國當前中學教育體制的限制,導致學生在中學階段缺乏體育運動基礎,身體綜合素質相對較差,這加大了高校開展公共體育教學的教學難度。袁貴仁在2014年的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中指出,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急劇下滑,學校教育在體育教育體系中仍然處于薄弱環(huán)節(jié)。教育學研究者針對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現(xiàn)狀問題進行研究后指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過大,抑制了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技能為主的教學形成應試化教育模式,并沒有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引起足夠的重視。尋求全新的公共體育教學形式是當前高校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形體舞蹈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可以豐富高校公共體育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針對形體舞蹈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對于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目前高校體育課程中課程體系傳統(tǒng)、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文化元素,單純強調體能訓練,與現(xiàn)代大學生的追求和理念嚴重脫節(jié),導致學生參與公共體育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足,對公共體育課程學習缺乏興趣。高校對于公共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現(xiàn)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需求,急需加以調整和改進。
根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全國高考錄取人數(shù)2000年僅為221萬人,2018年達到791萬人,高校錄取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使高等教育逐漸趨向大眾化,也導致入學大學生的整體質量下滑。同時雖然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在各教育階段已經得到廣泛普及,但是面對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的壓力和束縛,中學階段依然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被大幅擠占,加之高考教育考評體制中,體育素質的考察處于占比極少的弱勢地位,進一步導致學生忽視體育課程學習[1],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也延續(xù)到大學階段。進入到大學教育階段,教學氛圍和教學形式都相對開放,賦予學生更多進行自主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建立現(xiàn)代體育教育理念和規(guī)劃豐富的體育教育模式正是扭轉和提升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理念和興趣的必要基礎工作。
學生進行課程學習,需要有正確的學習理念作為方向引導。高校進行公共體育課程教育的本質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身心綜合素質。而實際調查研究顯示,當前大學生群體中有84%的學生為獲得學分參加公共體育課程,僅有16%的學生為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參加公共體育課程。由此可見,大學生參與公共體育課程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特征,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標引導,學生不良的學習動機,會導致其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出現(xiàn)一些不正確行為,嚴重影響學生進行公共體育課程學習的學習質量。
體育教學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其中包括體育課程教學、運動競賽、社團活動等多種形式,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能夠使大學生的學校生活豐盈起來,同時能夠從多重角度體現(xiàn)體育教學的教育目的[2]。而從實際的實施過程來看,諸多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教育應用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高校在公共體育課程教育中存在教學資源配置不足、缺乏教育經費支持等現(xiàn)實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都受到限制,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也產生直接影響。由于高校缺乏對于公共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導致其在經費投入、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教學師資力量建設、優(yōu)質教學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以體育場館建設情況為例,教育部在有關規(guī)定中要求,運動場館的建設標準為生均3平方米,而相關調查人員隨機對我國200所全日制普通高校進行調查,有81.5%的學校沒有得到這一標準,甚至有6.5%的學校運動場地面積生均不足1平方米,這與國家標準相去甚遠。高校對于公共體育課程重視力度不足已經成為限制體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當前高校都將公共體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但是不同學校、不同專業(yè)的公共體育課程課時安排存在差異,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安排具有極強的自主性。由于受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導致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較為滯后,難以滿足現(xiàn)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需求[3]。很多教師開展公共體育課程教學都會選取自身較為擅長的體育運動項目,教師處于教學主導地位,而由于當代大學生多為“90后”“00后”學生,學生自身具有極強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特征,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體育活動形式多樣,而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參與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體育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形體舞蹈將舞蹈感知與舞蹈者的肢體語言進行有機結合,不僅體現(xiàn)舞蹈的動作美,同時通過舞蹈者對自身肢體的有效控制,能夠體現(xiàn)整體的姿態(tài)美和線條美,實現(xiàn)運動鍛煉與陶冶情操的雙重作用,高質量的具有時代感的形體舞蹈教學將起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凈化學生負面情緒等綜合效果。形體舞蹈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具有以下應用優(yōu)勢:
當前大學教育處于開放的教育形態(tài),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存在諸多聯(lián)系和關系,因而學生不僅需要面對學業(yè)壓力,還要考量生活問題、職業(yè)發(fā)展問題等,身心壓力巨大[4]。應用形體舞蹈形式開展公共體育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訓練,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提升氣質,還能夠在音樂和舞蹈的文化中得到藝術氛圍的熏染,通過音樂文化和教育形態(tài)的碰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煥發(fā)活力。形體舞蹈訓練過程還能夠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學生可以發(fā)表個人的訓練心得和學習成果,也可以與他人交流動作技巧,從而在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都得到改善,緩解大學生的身心壓力,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傳統(tǒng)高校開展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形式較為單一,主要以球類、田徑類運動項目訓練為主,由于學生缺乏運動和身體基礎,在項目運動中產生強烈的疲乏感,更使其對于體育課程教學存在抵觸情緒,進而導致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體育運動觀念和習慣,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應用形體舞蹈開展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能夠使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產生全新的認知,形體舞蹈雖然運動強度不大,但是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卻能夠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形體舞蹈的動作訓練能夠鍛煉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同時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使學生的體育運動觀念得以改善,進而提升其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5]。
“重智輕體”是過去中國家庭教育,乃至學校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很多大學生都存在運動基礎薄弱的問題。開展形體舞蹈訓練能夠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在師生交流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中得到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在音樂韻律中感受藝術的美感和文化底蘊,從而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得到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同時形體舞蹈有諸多形式,為實現(xiàn)舞蹈良好的表現(xiàn)效果,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和排練,不斷對動作進行修正,學生能夠通過持續(xù)的訓練過程,磨煉個人意志,提升個人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榮譽觀念,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
形體舞蹈課程在高校發(fā)展時間較短,其重視程度、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內容設置等還不夠完善。因此需要高校課程設置的決策者切實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到形體舞蹈課程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巨大潛力和長遠意義,積極探討發(fā)展形體舞蹈課程的長期規(guī)劃和發(fā)展進程設置,著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積極嘗試開展形式多樣的形體舞蹈教學活動。
高等教育學校需要提升自身對于公共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雖然高校的教學任務在于進行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但是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是衡量優(yōu)質人才的重要基礎,也是將這些莘莘學子培養(yǎng)成為肩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中堅力量的現(xiàn)實要求。只有開展有效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才能夠實現(xiàn)其對于學生身心素質發(fā)展的促進作用[6],才能實現(xiàn)高校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目的。形體舞蹈教學的科學設置和有效實施是完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2014年教育部下發(fā)《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體現(xiàn)了體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同時也為高校開展素質教育提供了引導方向。
教師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高校要實現(xiàn)有效的公共體育教育,需要重視優(yōu)質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公共體育教學普遍采用教師擅長的運動項目,而進行形體舞蹈教學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體育運動基礎,還需要其具有良好的舞蹈基礎和素養(yǎng),當前高校缺乏跨學科跨領域的雙料或多料平衡的教師資源,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求。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科學政策,吸引和引導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到這一教學領域,學??梢酝ㄟ^內部培養(yǎng)和外部選聘兩種方式提升自身師資力量,高??梢栽诋斍绑w育教師隊伍中,選擇具有一定舞蹈基礎的教師進行專項進修培訓,使教師能夠具備開展形體舞蹈教學的能力;同時,高校可以通過社會公開選聘的方式,使社會層面具備高水平形體舞蹈教學能力的人才加入高校教育團隊,提升高校綜合教學實力。
形體訓練是形體舞蹈教學的重要基礎,開展公共體育教學活動首先需要重視學生的形體訓練[7]。其一,站姿訓練,站姿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平衡能力,從而使其在形體舞蹈中體現(xiàn)出肢體動作的曲線美,教師可以采用靠墻站立、分腿站立或者單腿站立的方法,并進行擦地、大踢腿等分支動作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體現(xiàn)良好的站姿;其二,走姿訓練,部分學生存在走路姿態(tài)不正確的問題,會對形體舞蹈的整體美感產生影響,正確的走姿形態(tài)能夠體現(xiàn)出協(xié)調性和輕盈感,雙腳在一條直線左右協(xié)調移動,雙臂自然下垂并協(xié)調擺動,教師可以應用直線循環(huán)走路的方式進行走姿訓練;其三,舞蹈基本姿態(tài)訓練,形體舞蹈與傳統(tǒng)舞蹈訓練也存在相吻合之處,需要學生通過掌握手位、步伐等基本動作,通過基本姿態(tài)訓練提升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值得注意的是,形體教學的相關教學內容相對枯燥,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教學內容編排,使課堂教學過程體現(xiàn)層次感,帶動學生能夠完成訓練過程。
形體舞蹈課程為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善于將交際舞、韻律舞等內容有效應用于課程教學活動中,精心編制符合時代特色且與當代大學生理念、文化、興趣緊密結合的形體舞蹈課程,利用這種特別體育教育形式中的音樂氛圍的營造、形體舞蹈的藝術美感以及豐富的精神內涵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形體舞蹈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在具體形體舞蹈課程的編排上,也可以積極組織和引導有一定基礎和能力的骨干學生積極參與,有效增加課程與學生需求的契合度。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教師也可以運用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的模式,通過組織課余活動、組織形體舞蹈社團等多種形式,拓展形體舞蹈訓練的廣泛性,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實現(xiàn)了公共體育教育的教學目的[8]。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肩負重要的教育責任,傳統(tǒng)公共體育教學形式單一、內容匱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體育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需求,形體舞蹈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具有明顯的應用優(yōu)勢,是豐富高校公共體育教育內涵、提升高校公共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實現(xiàn)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目的的有效舉措。高??梢酝ㄟ^提升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重視優(yōu)質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加強形體教學活動、豐富形體舞蹈教學內容等途徑,使形體舞蹈學習和訓練活動能夠在高校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保障培養(yǎng)建設偉大祖國有用人才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