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的銅洗與銅壺

2019-02-11 05:29:16朱世學(xué)
關(guān)鍵詞:鼓腹銅壺方壺

朱世學(xué)

(恩施自治州博物館,湖北 恩施 445000)

洗為日常盥洗用具,猶今之洗臉盆。壺作為酒器或盛水器,有圓形、方形或扁形。漢代稱方形壺為“鈁”,圓形壺為“鍾”。戰(zhàn)國到兩漢時期,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了數(shù)量較多的銅洗和銅壺,是這一時期青銅容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器類之一。

一、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銅洗

1954年,重慶江北相國寺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1]。敞口,寬折沿,鼓腹,平底。肩腹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腹上飾三道凸弦紋。

1973年,重慶水泥廠東漢崖墓出土銅洗2件[2]496。其中1件敞口,束頸,鼓腹,平底微凹,腹部飾弦紋及鋪首銜環(huán)一對。

1982年,重慶臨江支路西漢墓出土銅洗3件(其中2件報告稱銅鑒)[2]480。平沿,斂口,圈足,腹部飾二鋪首銜環(huán),上腹及下腹各一道三弦?guī)Ъy。

1981年,忠縣涂井蜀漢崖墓出土銅洗3件[2]479。直口微斂,寬折沿,圓腹,腹部有對稱獸面鋪首和一凸弦紋,平底。

1999年,忠縣崖腳東漢墓出土銅洗2件(其中1件報告稱銅盆)[3]1458。敞口,圓唇,束頸,溜肩,弧腹近底內(nèi)凹,平底。肩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肩部飾一組弦紋。

2001年,忠縣老鴰沖東漢墓出土銅洗2件[4]861。斜折沿,尖唇,腹略鼓,腹部有四周凸棱,兩對稱鋪首銜環(huán),平底略內(nèi)凹,器里有篆書銘文“元和元年堂狼造”。

2002年,忠縣瓦窯西漢墓出土銅洗1件[3]1009。僅存中腹及底部,下腹斜曲內(nèi)收,平底,矮小紐狀3足。腹飾對稱環(huán)狀小紐,胎較薄。

1978年,涪陵易家壩西漢墓出土銅洗1件[2]470。寬邊撇口,鼓腹略內(nèi)收,素面,平底。對稱立耳有圓形穿孔。

1998年,豐都匯南西漢墓出土銅洗1件[5]802。侈口,卷沿,尖唇,束頸,弧腹,平底內(nèi)凹。上腹數(shù)周凸棱紋,腹部飾對稱輔首銜環(huán)。器表上腹至口、輔首銜環(huán)及內(nèi)壁鎏金。

2000年,豐都上河嘴東漢墓出土銅洗2件[4]1068。侈口,折肩,腹微鼓斜收,極小的假圈足。肩下部有三道凸弦紋,腹中鋪首銜環(huán)一對。

1997年,萬州上河壩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6]434。侈口,方唇,微束頸,腹稍鼓,腹部有對稱獸面銜環(huán)鋪首,腹飾兩道凹弦紋,平底。

2000年,萬州大地嘴西漢墓出土銅洗2件[7]331。敞口,束頸,平底略內(nèi)凹,肩部飾有三道凹弦紋,肩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

1999年,萬州王家沱西漢墓出土銅洗1件[7]466。圓唇,束頸,鼓腹,平底略凸,素面,肩有兩素面豎狀環(huán)形耳。器底及下腹部布滿煙炱,應(yīng)為實用器。

2001年,萬州古墳包西漢墓出土銅洗1件[8]1185。底殘破。敞口,折沿,圜底。

2001年,萬州青龍嘴西漢墓出土銅洗2件(其中1件報告稱銅盆)[8]757。敞口,卷沿,短束頸,弧腹內(nèi)收,平底,肩部飾三道弦紋,肩腹之間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

2001年,萬州桔子梁兩漢墓出土銅洗3件[8]1208。其中西漢墓出土2件,東漢墓出土1件。侈口,尖唇,束頸,鼓腹,腹部有鋪首銜環(huán),平底。

2001年,萬州天丘西漢墓出土銅洗2件(其中1件報告稱銅鑒)[8]1290。直口,折平寬沿,上腹壁較直,下腹斜曲,矮圈足,腹中上部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

2001年,萬州金獅灣兩漢墓出土銅洗5件[8]1219。其中西漢墓4件,東漢墓1件。圓唇,侈口,弧腹,平底。兩側(cè)飾對稱獸面鋪首銜環(huán)。

2002年,萬州武陵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9]618。侈口,折沿,尖唇,鼓腹,平底,腹部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器表飾三道瓦棱紋。

2002年,萬州礁芭石兩漢墓出土銅洗5件[3]858。其中西漢墓4件,東漢墓1件。方唇,卷沿略平,弧腹,平底。通體鎏金,腹飾凸弦紋和鋪首銜環(huán)。

2002年,萬州胡家壩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報告稱銅簋)[9]685。折沿,尖唇,束頸,鼓腹,矮圈足,腹部兩側(cè)有獸首銜環(huán),且有三道弦紋。

2002年,萬州大坪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報告稱銅簋)[3]824。侈口,束頸,微鼓腹,圈足座,腹部飾四道凸弦紋,兩側(cè)有對稱獸面鋪首。

2001年,云陽馬沱東漢磚室墓出土銅洗3件[10]670。斜折沿,腹弧收,平底。兩鋪首銜環(huán)耳,腹部飾凸弦紋兩周。

2002年,云陽營盤包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9]479。稍殘。圓唇,平折沿,沿面較寬,弧收腹,大平底。腹附對稱鋪首銜環(huán),另飾微凸寬帶紋一周,寬帶中部飾凸弦紋一周。

1982年,武隆天子墳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2]493。銅洗為敞口,唇沿外撇,腹微鼓,平底。腹部飾4周凸弦紋,兩側(cè)飾對稱小環(huán)耳。

2002年,石柱磚瓦溪西漢墓出土銅洗(報告稱銅盆)4件[3]916。侈口,寬折沿,斜束頸,圈足,中腹部有二對稱鋪首銜環(huán),腹飾寬凹弦紋,外底有十字鑄縫。

2001年,奉節(jié)寶塔坪東漢墓出土銅洗(報告稱銅簋)1件[10]416。侈口,斜沿,腹微鼓,平底,底略殘。肩腹部有凸弦紋,有兩個相對的銜環(huán)鋪首。

2002年,奉節(jié)周家坪東漢墓出土銅洗1件(報告稱銅盆)[9]204。折沿,有頸,平底矮圈足。上腹有瓦棱紋,并飾鋪首銜環(huán)一對。

1997~2002年,巫山麥沱兩漢墓先后出土銅洗5件[6]118。敞口仰卷沿,圓腹較淺,底微凹,肩有對稱牛頭狀鋪首,肩及上腹有數(shù)道弦紋。

1998年,巫山雙堰塘東漢墓出土銅洗2件[5]74。方唇,寬沿外折,大侈口,腹微鼓,大平底。器腹飾凸弦紋和凹棱。并對稱飾饕餮獸面銜環(huán)鋪首一對。

2000年,巫山水田灣東漢墓出土銅洗2件[11]141。侈口,折沿,圓唇,束頸,折肩,鼓腹,平底,矮圈足較寬,腹部飾一組凸弦紋,腹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

2000年,巫山小三峽水泥廠東漢墓出土銅洗(報告稱銅盆)1件[11]166。侈口,斜折沿,圓腹,平底,薄胎,中腹有鋪首銜環(huán)一對。

2001年,巫山高唐觀東漢墓出土銅洗3件[11]315。敞口仰折沿,直復(fù)略內(nèi)收,大平底,腹中部有數(shù)周弦紋及對稱鋪首。

1998~2001年,巫山瓦崗槽東漢墓先后共出土銅洗2件[5]162。方圓唇,折沿,侈口,短頸內(nèi)束,微折肩,弧腹,平底。肩下有凸弦紋2周及對稱鋪首銜環(huán)。

2006年,巫山土城坡東漢墓出土銅洗(報告稱銅盆)2件[12]。侈口,寬沿,尖唇,弧腹,平底,腹部飾弦紋。

1991年,湖北秭歸卜莊河西漢墓出土銅洗2件[2]537??谖?,寬斜沿,深腹,平底,腹部有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底部飾有幾何形紋。

1971~1978年,宜昌前坪兩漢墓先后共出土銅洗5件[13]127。深腹略鼓,侈口,平底內(nèi)凹,腹部飾一對鋪首銜環(huán)及兩道弦紋。

二、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銅壺

1982年,重慶市臨江支路西漢墓出土銅壺5件[2]537。其中1件口微侈,束頸,鼓腹,圈足。口沿外一周寬帶紋,肩、中腹及下腹各一道三弦?guī)Ъy,肩部二鋪首銜環(huán)。蓋作子口套合,頂曲隆,上立三鳥形紐。鋪首寬面大目,器表有鎏金痕。

1978年,重慶市南岸區(qū)馬鞍山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14]。銅鈁胎質(zhì)厚,規(guī)整堅實,美觀大方。

1972~2002年,涪陵小田溪戰(zhàn)國巴人墓群先后共出土銅壺6件[15]。其中1件帶蓋銅壺,蓋上有三云頭紐。蓋面以三周弦紋為中心,弦紋內(nèi)飾以四組云卷紋,弦紋外在三云頭紐間飾以云、水紋。壺口小,長頸,斜肩,深腹,圈足。肩上有獸面銜環(huán)雙耳,壺身自口至腹下,滿身布以極為纖細(xì)的銀絲綴以曲狀形之銀片,錯長大小不同連續(xù)對稱的云、水紋圖案。圈足上為嵌銀的水波紋。另1件帶蓋銅壺,蓋上有四個“S”形紐,有圓孔,壺身子母口,口微侈,長頸,鼓腹,圈足。頸部及腹部各有四道凹弦紋,肩上有一對獸面銜環(huán),環(huán)上陰刻紋飾一組,耳上以凹弦紋鉤邊,飾有“S”形紋飾。

2000~2001年,涪陵鎮(zhèn)安戰(zhàn)國、西漢墓先后出土銅壺3件[16]1971。其中1件方唇,平沿,直口,口部作蒜頭狀,細(xì)長頸,廣肩,扁鼓腹,喇叭口高圈足。頸部有一周寬箍。底部正中有一橋形紐。

1982年,涪陵黃溪西漢墓出土銅壺3件[2]253。其中銅方壺(鈁)2件,為方口,方唇,有領(lǐng),肩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方形高足。蓋為覆斗形,飾有4紐。銅蒜頭壺1件,矮直口,蒜瓣形,頸瘦長,上有凸棱一周,鼓腹略扁,圈足。

1978年,涪陵易家壩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2]447。銅鈁殘,四壁薄,銹蝕較嚴(yán)重,鋪首環(huán)。

1997~1998年,云陽李家壩戰(zhàn)國、西漢墓先后共出土銅壺5件[6]280。其中1件為鼓腹,圈足,雙系。另1件為束頸,腹微垂,兩側(cè)各有1鋪首銜環(huán),蓋為覆斗形,飾有4個變形鳥形紐。

1998年,云陽故陵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5]397。鈁身方形,母口,弧腹,高圈足,腹中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鈁蓋子口,頂上有三紐。

2001年,云陽馬沱西漢墓出土銅壺3件[10]669。其中銅方壺(鈁)2件。為方口,束頸,弧鼓腹,平底,方圈足較高,鋪首銜環(huán)。銅蒜頭壺1件,小口,細(xì)長頸,扁圓腹,平底,圈足,底部有半環(huán)形紐。

2000年,云陽佘家嘴西漢墓出土銅壺2件[17]。其中銅方壺(鈁)1件,方口,口沿微撇,方腹,腹外鼓,腹部有兩對稱鋪首銜環(huán),下腹部殘斷,方圈足外撇。

2002年,云陽張家嘴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9]204。侈口,斂唇,高領(lǐng),弧腹,覆斗形足,肩部有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盝頂蓋,四條斜棱上各有一個“S”形把手,下為斂口子母口。

1981年,忠縣涂井蜀漢崖墓出土銅壺1件[2]538。盤口,細(xì)長頸,鼓腹,高喇叭形圈足。肩、腹部有對稱獸首銜環(huán)和凸弦紋。外底鑄隸書“大吉”。

1998~1999年,忠縣崖腳兩漢墓先后共出土銅壺2件[5]712。其中1件口領(lǐng)斜直,溜肩鼓腹,圈足。腹上部有對稱的輔首銜環(huán),口沿下鑄有“巨封”二字銘文,肩腹飾三組各兩道凸起的箍帶。另1件為敞口,圓唇,束頸,溜肩,鼓腹,高圈足。肩部有對稱鋪首,肩、腹部飾三周凸弦紋。

2001年,忠縣羅家橋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16]1560。方唇微內(nèi)斂,口微敞,高直領(lǐng),束頸,鼓腹,高足微敞。腹部附對稱鋪首銜環(huán)。

2002年,忠縣瓦窯西漢墓出土銅壺5件。其中銅鈁3件[3]1009。均殘,形制大小相同。淺盤口略外撇,短束頸,溜肩,中下腹外鼓,平底,圈足較深,上承子口盝頂深盤狀蓋,周邊立四變形鳥紐,肩飾兩個對稱的獸面鋪首銜環(huán)。銅蒜頭壺2件,均完整,形制相同。蒜頭形小口,細(xì)長頸,頸中偏下飾一周凸箍,扁圓腹,底部有一小圓環(huán),圈足。

1997年,萬州上河壩東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6]466。方形,侈口,方唇,腹稍鼓,方圈足,足壁外撇,腹部有兩個環(huán)形紐系。

2001年,萬州曾家溪西漢墓出土銅壺1件[8]992。口略外撇,曲頸,斜肩圓腹,小喇叭形圈足,器身飾弦紋,肩腹部有輔首銜環(huán)。

2001年,萬州瓦子坪東漢墓出土銅壺1件[8]776。盤口內(nèi)斂,平沿,長頸,斜肩,鼓腹,圈足,肩上附兩對稱的鋪首,肩部飾三道凸弦紋,腹部飾四道凸弦紋。

2001~2002年,萬州礁芭石西漢墓先后共出土銅壺5件[3]862。其中1件為方唇,盤口,長頸,溜肩,圈足。肩、腹部飾凸弦紋,腹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另1件壺侈口,頸微束,溜肩,鼓腹,圜底,高圈足。通體鎏金,肩、腹、圈足飾弦紋,腹附鋪首銜環(huán)。

2001年,萬州桔子梁兩漢墓出土銅壺4件[8]1354。其中1件為敞口,束頸,鼓腹,平底,圈足,腹部兩對稱紐,腹上部飾五周瓦紋。覆盤形蓋,中央拱形紐內(nèi)穿一圓環(huán),緣上兩對稱圓紐,紐內(nèi)穿以圓環(huán)鏈接腹部兩紐和蓋上倒“U”形提梁。

2002年,萬州武陵東漢墓出土銅壺2件[9]344。其中1件為敞口,束頸,鼓腹,高圈足,肩部兩對稱圓環(huán),器表飾瓦棱紋。

2001年,萬州金獅灣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3件[8]1364。其中1件呈方形,平唇,侈口,束頸,弧肩,弧腹,方足。兩側(cè)各飾一個獸面鋪首銜環(huán)。

2002年,萬州胡家壩東漢墓出土銅提梁壺1件[9]686。方唇,高圈足,底中有焊鑄痕,鼓腹,腹上兩側(cè)有獸首銜環(huán),環(huán)連接銅鏈穿蓋上雙環(huán),銅提梁相接,提梁上為雙龍首銜環(huán)。

2002年,石柱磚瓦溪西漢墓出土銅壺4件[3]426。其中有銅蒜頭壺1件、銅方壺(鈁)2件。蒜頭壺為直口,長頸,扁圓腹,高圈足,外底鑄一圓環(huán)。銅鈁形制相同,內(nèi)折口,高圈足,上腹有一對鋪首銜環(huán)。

1998年,奉節(jié)上關(guān)戰(zhàn)國墓出土銅壺1件[5]283。撇口,方唇,鼓腹,高圈足斜直,腹上部二輔首銜環(huán),弧頂子母蓋飾三簡化獸形紐。

1998年~2001年,巫山麥沱戰(zhàn)國、兩漢墓先后共出土銅壺7件[5]121。其中有銅鈁1件,蓋為子母口,弓弧頂,頂面三個簡化獸紐,尖獸頭向外。器身口沿內(nèi)折,長弧頸,溜肩,圓腹,高直圈足略外斜。有對稱鋪首,頸、腹各飾兩周瓦棱狀弦紋。銅圓壺為侈口,平沿內(nèi)折,長弧頸,溜肩,弧腹,平底,高圈足外撇,對稱雙環(huán)紐,獸面鋪首。頸飾蕉葉紋,以云雷紋襯地,器身紋飾均條帶狀橫向分布,呈三組云雷紋,間以三組凹弦紋。

2000年,巫山水田灣東漢墓出土銅壺2件[11]140。其中1件為提梁壺帶蓋。蓋為平頂,子母口,蓋頂正中一橋紐,兩側(cè)對稱置兩環(huán)紐。壺為侈口,方唇,頸微束,溜肩,垂鼓腹,平底,圈足外撇,腹部飾五道凸弦紋,肩部兩銜環(huán),環(huán)上有鏈。

2000年,巫山胡家包東漢墓出土銅壺2件[11]315。其中1件為銅方壺(鈁),直口,平沿,鼓腹,圈足,平底。肩兩側(cè)一對鋪首銜環(huán)。因受擠壓,嚴(yán)重變形。

2000年,巫山小三峽水泥廠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1件[11]149。僅存口部及圈足殘片,器胎極薄。

1979年,巴東縣西瀼口戰(zhàn)國、西漢墓出土銅壺3件[18]。戰(zhàn)國墓出土的2件銅壺形制、大小相同。蓋隆起,子母口,頂附四個對稱的扁形紐。壺身口微敞,唇內(nèi)折,頸較短,肩部有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鼓腹,平底,圈足。西漢墓出土的1件銅壺,口微敞,圓肩鼓腹,頸、圈足較矮。肩上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腹部飾八道弦紋。

1991年,秭歸卜莊河西漢墓出土銅方壺(鈁)4件[2]352。均為方口,方腹外鼓,方圈足略外撇,覆斗形蓋,蓋上有對稱的4個鳥形紐,腹中部有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其中1件底部有銘文“唐是千金”四字。

1971~1973年,宜昌前坪戰(zhàn)國、西漢墓先后共出土銅壺30件[13]118。其中有銅方壺(鈁)6件,大小形式略同,方腹外鼓,方圈足外侈,覆斗形蓋,蓋上有四個鳥形紐。腹上飾二鋪首銜環(huán)。銅蒜頭壺17件,形制相同,蒜頭形壺口,細(xì)長頸,扁圓腹,圈足。銅圓壺7件,侈口,方沿,束頸,鼓腹,圈足??谏霞由w。腹上數(shù)道弦紋,兩邊各有鋪首銜環(huán)。

三、銅洗的源流、形制及特征

洗為盥洗用具,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晚期,漢代最為流行。一般作圓形,敞口,直腹或斂腹,平底,器壁兩側(cè)飾鋪首銜環(huán)。器內(nèi)底常飾有雙魚紋。飾雙魚形于上,刻有吉祥文字,后人因以雙魚寓吉祥之意。

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銅洗的地點很多,分布很廣,涵蓋了重慶庫區(qū)所屬的涪陵、忠縣、豐都、萬州、云陽、武隆、石柱、奉節(jié)、巫山等9個縣市以及湖北庫區(qū)的巴東、秭歸、宜昌等3個縣市,共出土銅洗78件。

從出土方式看,銅洗作為盥洗用具,不僅在三峽地區(qū)的墓葬中出土,在鄂西南和湘西北土家族地區(qū)的窖藏中亦有大量出土,其中鄂西南地區(qū)窖藏出土的銅洗,見于資料報道的約17件,分別出自恩施、來鳳、咸豐、鶴峰、巴東、長陽、宜昌境內(nèi),其中恩施市大龍?zhí)冻鐾恋碾p魚紋銅洗,腹部飾凸弦紋及對稱鋪首,內(nèi)底飾雙魚紋,鑄“富貴昌宜侯王”銘文。恩施市大沙壩出土的雙魚紋銅洗,內(nèi)底飾凸弦紋、雙魚紋以及四“貨泉”錢紋,鑄“富貴金造作吉”銘文。利川市箭竹溪出土雙魚紋銅洗,內(nèi)底飾凸弦紋和雙魚紋,鑄“宜侯王”銘文。湘西地區(qū)窖藏出土的銅洗,見于資料報道的約85件,分別出自花垣、吉首、龍山、保靖、永順、古丈、鳳凰、瀘溪、石門、桃源等地。無論是窖藏或墓葬,銅洗多單件出土,多件同出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較少。目前發(fā)現(xiàn)窖藏一次出土10件以上的地點共4處,分別是湖南花垣龍?zhí)稄V東坪、保靖毛溝鄉(xiāng)多落村、瀘溪梁家潭、桃源大池塘大隊竹灣生產(chǎn)隊等地,其中出土最多的為湖南花垣龍?zhí)稄V東坪,一次窖藏出土銅洗14件。

從形制特征看,這些銅洗一般作圓形,敞口,直腹或斂腹,平底,有的有圈足,器壁兩側(cè)有鋪首銜環(huán),腹部常飾凸弦紋,內(nèi)底常飾雙魚紋,并鑄吉祥語或紀(jì)年銘,如“宜侯王”“富貴昌宜侯王”“富貴金造作吉”“富貴宜王”“富貴昌,宜侯王,大好王”“永元十二年造”(東漢和帝劉肇年號,公元100年)、“建初四年朱提造作”(東漢章帝劉炟年號,公元79年)、“延平元年堂狼造作”(東漢殤帝劉隆年號,公元106年)、“陽嘉三年朱提造作”(東漢順帝劉保年號,公元134年)等等。銅洗的規(guī)格一般為口徑25~40厘米、通高10~20厘米。目前發(fā)現(xiàn)形制最大的銅洗為湖北恩施白楊坪大沙壩窖藏出土,內(nèi)底飾凸弦紋、雙魚紋以及四“貨泉”錢紋,鑄“富貴金造作吉”六字銘文。通高20.5厘米、口徑43.4厘米。萬州礁芭石西漢墓出土的銅洗通體鎏金,有寓“金盆洗手”之意。

從時代特征看,三峽地區(qū)出土的銅洗,時代相對較晚,均為兩漢時期,最晚為蜀漢后期,戰(zhàn)國時期的銅洗似乎極少發(fā)現(xiàn)。西漢墓時期的銅洗,主要出自長方形或凸字形豎穴土坑墓;東漢時期的銅洗,主要出自刀形或凸字形磚室券頂墓;蜀漢墓出土銅洗3件。窖藏出土的銅洗無論從形制、紀(jì)年銘文以及伴隨出土的銅器時代特征看,均以東漢為多。以湖南桃園大池塘窖藏出土的11件銅洗為例,其形制與貴州清鎮(zhèn)東漢墓、云南昭通東漢墓和大關(guān)崖墓中所出銅洗相似。特別是與貴州安順寧谷東漢墓所出的“富貴昌,宜侯”雙魚銅洗的風(fēng)格相同。另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雙魚紋銅洗,內(nèi)底鑄有“延光三年”的銘文,其銘文和魚紋的風(fēng)格與桃源所出銅洗的銘文和魚紋相近,因此,這批窖藏銅洗的年代當(dāng)屬東漢時期。另外,四川宜賓姚家嘴東漢墓出土的兩件銅洗,有確切紀(jì)年、產(chǎn)地,銘文書法獨到,紋飾精美,與漢洗同出的還有圜底陶罐及五銖錢等?!半p魚紋洗”造于建初四年(79年),為今所見有紀(jì)年的銅洗中年代最早者?!半p鷺紋洗”頗為鮮見,且漢殤帝“延平”(106年)僅一年,有延平年號的洗更少有,因此,這二洗均可稱漢洗中之珍品。

四、銅壺的源流、形制及特征

壺作為酒器或盛水器,最早出自商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尤為盛行?!对娊?jīng)》上說“清酒百壺”,可見壺是古人盛酒用的,但也用于盛水,如孟子上說“簞食壺漿”。商代的壺多扁圓,貫耳(耳象筒子),圈足。周代的壺圓形,長頸,大腹,有蓋,獸耳銜環(huán)。春秋時期的壺鼓腹,長頸,肩上有二伏獸,有蓋,蓋上常作蓮瓣裝飾。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的春秋大壺,作扁圓形,圈足下有伏獸,蓋上裝飾蓮瓣并有一只立鶴。戰(zhàn)國時期的壺有圓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種形狀。漢代銅壺承襲了中原地區(qū)戰(zhàn)國銅壺的特點,根據(jù)外表形態(tài)的差異,大致可分為圓壺、鈁、提梁壺、長頸壺、蒜頭壺、扁壺等六種。

銅圓壺在西漢早期受漢以前的影響十分明顯,如聳肩、鼓腹、高圈足或下壁矮直的弧腰圈足均為秦或戰(zhàn)國時期風(fēng)格,甚至是戰(zhàn)國各國銅圓壺在漢代的延續(xù),反映了漢初銅圓壺文化多元的特點[19]35。西漢中晚期,銅圓壺的風(fēng)格逐漸出現(xiàn)變化,腹逐步下垂變扁,圈足變高或外撇,頸伸長,與早期的風(fēng)格迥異,這種風(fēng)格在東漢時期更加明顯,并一直延續(xù)到三國。

漢代稱方形壺為“鈁”,圓形壺為“鍾”,故許慎《說文解字》云:“鈁,方鍾也。”從這兩個名字可以看出,蓋取天圓地方之意。圓形壺上一般有蓋,蓋上有三紐,稱為“捉手”,便于手捉之謂,據(jù)南梁蕭綺《拾遺記》載:“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形如壺器?!眽厣先~應(yīng)該是蓬萊等三仙山的象征;肩部往往有三道弦紋,象征昆侖山,《爾雅》云“三成(層)曰昆侖”;肩部的兩邊有對稱的鋪首銜環(huán),象征著天門“閶闔”,鋪首在漢代被稱為“金鋪”或“銀鋪”,因為天門上的鋪首是用金銀制成。左思《三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金鋪交印,玉題相暉。”鋪首上的動物多認(rèn)為是白虎,曹植《仙人篇》:“閶闔正嵯捼峨,雙闕萬丈余。玉樹夾道生,白虎夾門樞。”因為虎是西方之神,色白,固有白虎之稱,亦為昆侖山上的神獸。

銅鈁在中原地區(qū)始見于戰(zhàn)國中期,如山西長治分水嶺M12所出銅鈁,其特征為短頸,深鼓腹,斜直壁圈足,器蓋頂飾三鳥形紐。戰(zhàn)國晚期至秦代稍有變化,如陜西咸陽塔兒坡所出銅鈁,頸稍長,腹外鼓,同時還出現(xiàn)一種細(xì)長頸的提梁壺鈁,圈足為戰(zhàn)國早中期流行的弧腰式,其風(fēng)格與楚境內(nèi)流行的提梁壺類似。西漢早期的銅鈁承襲了戰(zhàn)國時期的風(fēng)格,依然為長頸,深鼓腹,但從西漢中晚期開始,器形逐漸變得矮、胖,分布范圍縮小,出土數(shù)量也急劇減少,至東漢則基本消亡。

提梁壺的功能與圓壺相同,均為盛水酒器,而附帶提梁則更為方便攜帶。西漢早期的提梁壺與楚式提梁壺風(fēng)格相近,其特征是細(xì)長頸,聳肩,鼓腹,高圈足,飾三角蕉葉紋[19]38。西漢中期明顯受到同時期圓壺的影響,為短束頸,圓鼓腹,矮圈足。西漢晚期開始器形發(fā)生變化,頸變長,腹變扁,圈足變高。東漢晚期頸更長,盤口,扁腹,喇叭狀高圈足,與圓壺器形一致。

蒜頭壺為蒜頭口、細(xì)頸、扁圓腹、圈足特征,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晚期,如陜西鳳翔高莊野狐溝M1出土蒜頭壺,其特征是粗短頸,圓鼓腹,矮圈足。秦代蒜頭壺較為流行,其特征是細(xì)長頸,但腹仍較圓,矮圈足。西漢早期的蒜頭壺腹部開始出現(xiàn)下垂變扁,圈足變高。據(jù)研究,蒜頭壺發(fā)軔于關(guān)中,可視為秦文化的標(biāo)準(zhǔn)器物之一,后隨著秦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傳播到全國各地[19]40。從目前共出的器物來看,銅蒜頭壺一般出自貴族墓葬中,為禮器的可能性較大。

長頸壺始見于西漢晚期,東漢中晚期逐漸消失,其變化為圈足變高,頸變長,腹變扁,這種變化與中原系銅壺一致。

扁壺又稱鉀、椑、榼等,主要特征為扁腹。始見于春秋時期,如河南洛陽春秋墓所出即是,當(dāng)時的器形較高,略呈雙耳罐形態(tài)。戰(zhàn)國晚期至秦代,器形發(fā)生較大變化,腹部變?yōu)楸夤?,弧腰式圈足,肩部施兩鋪首,并出現(xiàn)蒜頭口。西漢早期扁壺形態(tài)與戰(zhàn)國、秦時期相同,從西漢晚期開始,器形一改早期矮扁風(fēng)格,逐漸形成長頸、高圈足特征,標(biāo)志著扁壺由早期的秦式進入了漢式階段,其特征至東漢時期尤為明顯。據(jù)研究,扁壺在中原地區(qū)的出現(xiàn)可能與北方游牧文化的傳播有密切關(guān)系[19]44。

三峽地區(qū)出土的銅壺最早出自戰(zhàn)國中期,多圓形、鼓腹、圈足,肩腹部飾獸面對稱鋪首銜環(huán),有的飾云雷紋、水波紋等錯金紋飾,與戰(zhàn)國時期楚式銅壺的風(fēng)格相近,應(yīng)該是受到楚文化的影響所致。據(jù)研究,楚器中的壺在戰(zhàn)國早期才出現(xiàn),鋪首不銜環(huán);晚期銜環(huán),多假圈足平底。窖藏出土的銅壺,多長頸圓腹圈足式,素面無紋飾,有的飾有雙耳,時代多為東漢,既有仿中原地區(qū)漢代銅壺的特點,也有仿峽江地區(qū)陶壺的特點而制作。

三峽地區(qū)墓葬出土銅壺的地點很多,分布很廣,涵蓋了重慶庫區(qū)所屬的涪陵、云陽、忠縣、萬州、石柱、奉節(jié)、巫山等7個縣市以及湖北庫區(qū)的巴東、秭歸、宜昌等3個縣市,共出土銅壺109件。

從出土方式看,銅壺作為日常生活中的酒器或盛水器,不僅在三峽庫區(qū)的墓葬有大量出土,在鄂西南和湘西北土家族地區(qū)的窖藏中亦有出土。鄂西南地區(qū)窖藏出土的銅壺,見于資料報道的約7件,分別出自恩施、建始,巴東境內(nèi),其中恩施市板橋鎮(zhèn)窖藏出土的銅壺,為盤口,長頸,鼓腹,高圈足,肩上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腹部飾凹弦紋,底內(nèi)外有“五銖”錢紋。恩施市白果金龍壩窖藏出土銅壺,肩部飾對稱鋪首銜環(huán)及魚、仙鶴等刻劃紋,壺底有“大吉”銘文。湘西北地區(qū)窖藏出土的銅壺,見于資料報道的約29件,分別出自龍山、保靖、花垣、古丈、吉首、鳳凰、石門、慈利、桃源境內(nèi)。無論是窖藏或墓葬,銅壺多單件出土,多件同出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較少。目前單個窖藏發(fā)現(xiàn)出土銅壺最多的有四處,分別為湖北恩施白果金龍壩、湖南龍山紅巖西湖村、保靖磚瓦廠、桃源大水田鄉(xiāng)大池塘村等,均一次性出土銅壺4件。單個墓地出土銅壺最多的為湖北宜昌前坪戰(zhàn)國西漢墓,共出土銅圓壺、方壺以及蒜頭壺等30件。

從形制特征看,三峽地區(qū)出土的銅壺可分為圓壺、方壺(鈁)、提梁壺、蒜頭壺等幾種形式。銅圓壺形制一般為盤口,內(nèi)折沿,尖唇,鼓腹、器身飾凸弦紋、肩部飾對稱獸輔首銜環(huán),高喇叭狀圈足,有的肩部飾魚、仙鶴等刻劃紋,有的壺底刻“大吉”銘文等。銅鈁形制一般為方口,方唇,有領(lǐng),肩有對稱鋪首銜環(huán),方形高足。蓋為覆斗形,飾三個或四個鳥形紐。銅提梁壺一般為方唇,高圈足,鼓腹,腹上兩側(cè)有獸首銜環(huán),環(huán)連接銅鏈穿蓋上雙環(huán),銅提梁相接,提梁上為雙龍首銜環(huán)。有的蓋為平頂,子母口,蓋頂正中一橋紐,兩側(cè)對稱置兩環(huán)紐。銅蒜頭壺一般為壺口呈蒜頭形,細(xì)套頸,頸部飾凸弦紋一道,扁圓腹,圓圈足。壺底正中有一小環(huán)。目前發(fā)現(xiàn)形制最大、紋飾最精美的錯銀銅壺為重慶涪陵小田溪戰(zhàn)國巴人墓出土,該銅壺有蓋,蓋上有三云頭紐。蓋面以三周弦紋為中心,弦紋內(nèi)飾以四組云卷紋,弦紋外在三云頭紐間飾以云、水紋。壺口小,長頸,斜肩,深腹,圈足。肩上有獸面銜環(huán)雙耳,壺身自口至腹下,滿身布以極為纖細(xì)的銀絲綴以曲狀形之銀片,飾以大小不同連續(xù)對稱的云、水紋圖案。圈足上為嵌銀的水波紋。通高50厘米、口徑14.5厘米、腹徑31.5厘米。

從時代特征看,三峽地區(qū)出土的銅壺,從戰(zhàn)國中、晚期一直延續(xù)到東漢晚期,最晚至蜀漢前期。其中戰(zhàn)國墓出土的銅壺,主要出自戰(zhàn)國時期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西漢墓出土的銅壺,主要出自西漢時期的長方形或刀形豎穴土坑墓;東漢墓出土的銅壺,主要出自刀形或凸字形磚、石券頂墓;蜀漢墓出土的銅壺,出自重慶忠縣涂井的雙室崖墓。窖藏中出土的銅壺應(yīng)與伴隨出土的銅洗、銅釜以及虎鈕钅享于、編鐘、銅鉦等時代特征相同,以東漢為多。

猜你喜歡
鼓腹銅壺方壺
爺爺?shù)你~壺
淺析“弦儒無方壺”的創(chuàng)新特征
山東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8
“冠方壺”藝術(shù)特征芻議
山東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8
蓮鶴方壺(上)
非洲行記(十九)
快樂語文(2020年16期)2020-07-22 08:43:16
飲食文化與成語——含脯鼓腹
一刻鐘為什么是15分
銅壺:千錘百煉之美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1:34:14
藝無止境 尋根問祖——探尋一體銅壺鍛造工藝
淺談紫砂《六方掇球壺》的文化及其魅力
佛山陶瓷(2015年10期)2016-03-07 06:56:48
庐江县| 通辽市| 大余县| 陆川县| 缙云县| 南木林县| 札达县| 公安县| 沁水县| 红安县| 娄烦县| 梁山县| 龙川县| 南华县| 南投县| 东阳市| 临沂市| 密山市| 泰兴市| 昆山市| 肃宁县| 海兴县| 盐池县| 德保县| 阳新县| 抚远县| 玉龙| 丹寨县| 罗山县| 苗栗市| 祁东县| 嵊州市| 汉源县| 朝阳县| 灵川县| 育儿| 阿拉善右旗| 信阳市| 钦州市| 株洲市|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