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
門,《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guān)的裝置”。門是供人通行的,門又是禁止人通行的。有門可以防賊,有門可以拒不速之客于門外。
門本是家的“界碑”,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門早已突破家的界限,從家門延伸至村門、鄉(xiāng)門、縣門、省門直至國門。而且,造門的人。越來越注重門面,設(shè)計造型各有高招、各具特色、各顯風采,有些地方的有些門,門面愈來愈豪華,已演變?yōu)閭€別地方官員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據(jù)媒體報道,甘肅省榆中縣,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卻舉債6200萬元,在城市入口處“造景”“造門”;陜西省韓城市投資1.9億元,在城市出入口處造“鯉魚躍龍門”景觀。兩“門”均被住建部通報。像這種勞民傷財?shù)拈T還是不建為好,豈不知。一個地方的形象,不是看“門”的漂亮外表,而是靠“門”內(nèi)良好風氣來塑造的。
一直以來,無論門的造型怎樣變化,其基本功能仍大同小異。門的高下尊卑,主要取決于門內(nèi)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學識操守,世人稱之曰“門第”。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不同,門亦不同。門分貴賤,權(quán)勢之家曰豪門,卑庶之家曰寒門:門列有派。王侯將相之家曰名門,達官顯貴之家曰權(quán)門,詩書禮儀之家曰儒門;門顯貧富,鐘鳴鼎食之家曰朱門,平民百姓之家曰蓬門;門見冷熱,大權(quán)在握,門庭若市,罷官丟職,門可羅雀;門生榮辱。兒孫出人頭地,曰光耀門楣。子女男盜女娼。曰敗壞門風;門有虛實,佛家禪房曰空門。囚犯之室曰牢門。門里門外,兩種世界,兩樣人生。
封建時代。門第高貴,升官晉爵,捷足先登,兵丁徭役,皆可赦免。至于婚姻交友,更講究門當戶對,因而“賈府上的焦大不會去愛林妹妹的”。
顯赫的門第,大都是由祖上搏得的。有的靠“一刀一槍,血染疆場”打來的,有的憑“寒窗苦讀,金榜題名”考來的,有的是“克勤克儉,艱苦奮斗”拼來的。古人云“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祖宗辛辛苦苦成就了事業(yè)留給后代的恩惠福祿,往往經(jīng)過幾代人就消耗殆盡了?!都t樓夢》申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可謂門第顯赫,到頭來也是“金滿箱,銀滿箱,轉(zhuǎn)眼乞丐人皆謗”,最后落得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其實,這也是晚清八旗子弟最后下場的寫照。
門第的風光在歷史長河中如浪花一濺,而好的門風,即一個家庭家族的德行風氣,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資產(chǎn),也是子孫后代取之不盡的財富??v觀古今中外,家教與門風給予子孫的影響是深遠的。
門風,即家風,不僅靠言傳身教,還要靠規(guī)矩約束?!跺X氏家訓》曰“欲造優(yōu)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guī)則”,亦有《顏氏家訓》《包拯家訓》《曾國藩家書》。代代相傳,彪炳后世。錢氏家族自唐末歷五代,又經(jīng)北宋至南宋,四百年間吳越錢氏始終保持“位極人臣”,封君王、國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內(nèi)閣者。將近百人。到了近代更是人才“井噴”,文壇碩儒、科技巨匠云集,海內(nèi)外院士子弟數(shù)以百計。因而錢氏家族被公認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晚清名臣曾國藩是歷史上善于治家的典范,在曾氏家族中形成了好學、勤儉、自立、修身等良好的家風。正因為如此,曾氏家族出現(xiàn)了像曾紀澤、曾廣鈞、曾約農(nóng)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科學家,成為大清“第一世家”;當代有焦裕祿、鄭培民、孔繁森、楊善洲、谷文昌等優(yōu)秀人民公仆都有嚴格的家規(guī)家誡,教育子女自立自強,切莫倚“門第”而自驕,仗“勢力”而妄為,借“優(yōu)越”而自墮,更不可靠“后臺”而亂紀,不給子女謀“官路”、開“財路”、留“富路”,不因一己私利而敗壞了門風。這些良好家風的傳承與弘揚,不僅澤及子孫,而且?guī)有纬闪己玫纳鐣L氣,增強了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