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貴民
(四川省武勝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武勝 638400)
當前,非洲豬瘟病毒(ASFV)席卷全球,現(xiàn)已成為當前乃至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所有養(yǎng)豬場全力防控的一種重要傳染病。由于ASFV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相應的疫苗也未問世,因而對該病毒的抑殺、阻斷其傳播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非洲豬瘟背景下豬場的消毒技術要點進行闡述,以期為養(yǎng)殖場戶提供參考。
對于ASFV而言,最有效的消毒藥品有10%苯及苯酚、次氯酸、強堿類及戊二醛等。其中,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適用于對建筑物、木質(zhì)結構、水泥表面、車輛和相關設施設備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適用于對人員消毒。
1.1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俗稱火堿,屬強堿類消毒藥品,易溶于水,是一種高效消毒藥,常用濃度為2%~3%。因有一定的腐蝕性,故不建議在豬舍內(nèi)部使用,一般置于豬場入口處的消毒池和用于豬舍外的環(huán)境消毒。為了加強消毒效果,消毒池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可以適當增加到5%~8%。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噴霧消毒時,消毒人員務必做好防護工作,穿戴橡膠手套、防護眼鏡等,避免被灼傷。
1.2 苯酚 為白色或淡紅色的結晶塊,有特殊臭味,易溶于乙醇、甘油等有機溶劑,主要用于環(huán)境消毒。其消毒能力受環(huán)境中有機物的影響很小,因此特別適合作為防控非洲豬瘟的消毒藥品。
1.3 漂白粉 漂白粉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含氯消毒劑,其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有一定的氯臭味。其消毒作用與其有效氯含量有關,因此在使用久存的漂白粉前,需要先測定有效氯含量。一般來說,有效氯含量低于16%時,不宜用于消毒。漂白粉對金屬有腐蝕作用,不宜用作金屬物品的消毒。
1.4 戊二醛 戊二醛具有廣譜、強效、速效、低毒等特點。因其價格較貴且對金屬基本無腐蝕性,所以常用來對養(yǎng)殖場內(nèi)的金屬器械進行消毒,其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
為保證消毒效果,消毒前必須先清掃干凈豬場內(nèi)外的有機污染物、糞尿污物、殘余飼料、墊料等,尤其對圈舍漏糞地板下的地溝、蓄糞池、排糞管道等死角要進行徹底清理,必要時配合使用清洗劑深層清潔,再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在徹底地通風干燥后才開始消毒。
消毒前準備好噴霧器、火焰噴射槍、消毒車輛、消毒防護用具(如口罩、手套、防護靴等)、消毒容器等消毒工具。
3.1 場地消毒 豬場入口一般應設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長度為進出車輛車輪的兩個周長以上,以確保車輪消毒完整,寬度應與入口大門等寬,深度為浸入車輪輪胎高度的二分之一為宜,最低不得小于15cm。小型養(yǎng)殖場如果沒有配備消毒池,可將火堿直接鋪在大門外,寬度與門口等寬,長度約為進出車輛車輪的兩個周長以上,厚度約為5cm,同樣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對場內(nèi)水泥地面消毒時,可將漂白粉均勻撒在地上,再用噴水壺灑水。
3.2 設施設備消毒 對金屬設施設備,可采用火焰、熏蒸和沖洗等方式消毒;對圈舍、飼料儲藏室等場所,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噴霧等方式消毒;對養(yǎng)殖場的飼料、墊料,可采用堆積發(fā)酵或焚燒等方式處理;對糞尿等污物可先作化學處理然后采取深埋、堆積發(fā)酵和焚燒等方式處理。
3.3 人員及物品消毒 飼養(yǎng)管理人員采取淋浴消毒,對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壓滅菌等方式消毒。
3.4 運輸車輛消毒 疫區(qū)內(nèi)所有可能被污染的運輸車輛都應嚴格消毒,車輛內(nèi)外及所有角落、縫隙都要用消毒劑噴灑再用清水沖洗,不留死角;在出入疫區(qū)的交通要道設立臨時性消毒點,對運輸車輛、出入人員及相關物品都要進行嚴格消毒;在豬場大門處設置噴霧消毒裝置,對進出場的車身、車底進行細致、徹底地消毒;從運輸車輛上清理下來的垃圾和糞污也必須作無害化處理。
在消毒期間,要確保圈舍通風設施和窗戶等關閉,消毒后圈舍需保持關閉狀態(tài)2~4h使其自然干燥。以上所有消毒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的污水都必須作無害化處理,達到環(huán)保排放標準。
發(fā)生非洲豬瘟的疫點,每天消毒3~5次,連續(xù)消毒7 d,之后每天消毒1次,持續(xù)消毒15 d。疫點外的疫區(qū),每天消毒1次,持續(xù)消毒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