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俠 闞玉文 孟慶貴 車文利 付國森 石 穎 郜秋華 龐國新 張 恭
(廊坊市農(nóng)林科學(xué)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紫蘇又叫紅蘇,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屬于唇形科紫蘇屬,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香蘇。原產(chǎn)于中國,華北、華南以及我國的臺灣省均有種植,紫蘇全身都是寶,紫蘇的嫩葉是人們廣為食用的調(diào)味品,常用做配菜使用,干燥的紫蘇葉在醫(yī)學(xué)上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紫蘇莖稈干燥后稱為蘇子梗,果實稱為蘇子,蘇子的含油量很高,榨成油后稱為蘇子油,蘇子油富含a—亞麻酸,對心腦血管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紫蘇植株一般直立生長,上有分枝,一般高度可達0.3~2 m,全株綠色或紫色。莖稈鈍四棱形,莖的四周具有凹槽,整個植株表面覆蓋長絨毛,葉片平整或皺縮,圓形或闊卵圓形,皺縮的葉片展開后最寬處可達10 cm左右,葉片前端稍尖,近基部呈卵圓形,葉子邊緣有鋸齒,上綠下紫或上、下兩面均為紫色。紫蘇的栽培管理方法如下:
紫蘇耐瘠薄、適應(yīng)性強。一般情況下,只要有植物生長的地方紫蘇就能生長,但是土質(zhì)良好、溫暖濕潤適宜生長的土壤,紫蘇生長旺盛、產(chǎn)量更高、品質(zhì)更好。紫蘇的前茬以種植蔬菜的地塊為首選,果樹、幼林下均可種植。
在一般情況下紫蘇用成熟的種子進行繁殖。
2.1 直播。南方和北方在種植時間上一般相差一個月左右。南方一般在3月初、北方在4月中、下旬進行田間直播。直播又可分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在整好的畦上按照行距60 cm開1 cm左右的淺溝,把種子拌上細沙均勻的撒在溝內(nèi),然后在溝內(nèi)撒上細沙,稍加鎮(zhèn)壓。穴播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照行距50 cm、穴距30 cm進行播種,然后穴內(nèi)覆土,播后5~7 d即可出苗。
2.2 苗床育苗。一般在種子量少、天氣干旱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育苗時應(yīng)選擇朝陽、溫暖且土質(zhì)良好的地塊做畦,施足底肥,澆一次透水,在水滲下去苗床溫度升高后在畦間進行撒播,然后覆土。在此期間應(yīng)保持苗床濕度,若此時遇到低溫,可覆蓋好行分次間苗,剔除過小和過密的弱苗。當苗高達到5 cm左右時選擇陰天或午后進行移栽,栽后及時澆1~2次透水,保證移栽的成活率。
3.1 條播的紫蘇當幼苗達到10 cm左右時進行定苗,穴播視幼苗長勢每穴留苗1~2株,如有缺苗斷壟情況應(yīng)結(jié)合定苗及時進行補苗。定苗時注意不要留苗過密。密度過大造成植株徒長,莖稈細弱,植株分枝減少,下部葉片過少,影響葉片產(chǎn)量。密度過大,還會造成中耕除草困難。
3.2 對于苗床育苗的地塊,當苗高達到5 cm左右時,即可移栽到大田,移栽前應(yīng)整好地,施足底肥,選擇陰雨天或午后進行,栽后及時澆1~2次透水,保證移栽后的成活率。
3.3 施肥澆水。紫蘇在定苗后的2~3個月進入快速生長期,而且此期紫蘇的嫩葉大量上市,需水需肥達到高峰。在生長期間視植株生長情況及時進行施肥和澆水。肥料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結(jié)合施肥進行澆水,從而滿足植株生長的需要。此期正是溫度高雜草生長旺盛的時期,隨時觀察田間雜草生長情況,結(jié)合中耕及時除去田間雜草。
紫蘇的不同部位采收方法和時間也有所不同。
4.1 嫩葉。鮮食的嫩葉可以隨時采收。
4.2 紫蘇子。北方一般在10月上、中旬果實成熟后整株用鐮刀割下,在曬場上晾干脫粒。
4.3 入藥的蘇葉。選擇晴天收割,割后及時干燥,防止發(fā)霉變質(zhì)。
4.4 蘇子梗。一般在紫蘇果穗長出未開花前進行收割,割后及時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