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冰
(東華理工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南昌 330013)
“時間概念對說明社會的變革和過程來說都有直接的含義?!盵1]17世界萬物的存在無不與時間、空間相關(guān)聯(lián),人類社會自不例外。但由于時間的流逝,存在于過去時間、空間中的事物離我們越來越遠,“此在”的人們常常難以正確理解“曾在”的世界。因此,在理解和闡釋過程中,能否再現(xiàn)歷史本原將會直接影響理解和闡釋的準確性及合理性。歷史名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要盡量培養(yǎng)學(xué)生有意識地追溯文字背后史實的意識,以便準確理解和譯釋其景點介紹文字。
關(guān)于時間和空間,人們曾有不同的理解。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像一條均勻流逝的“帶子”,與事件過程本身性質(zhì)無關(guān),各種事物和過程,只不過在這“帶子”上打下“印記”而已;空間好比一個“箱子”,放進東西或取走東西,箱子依然存在[2]。這種“絕對的時空觀”否認了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事件的聯(lián)系,在這里,時間、空間與事物及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完全割裂,物質(zhì)和事件似乎可以脫離開時間與空間而獨立存在,而時間與空間又可以是空無一物的存在。在對這種時空觀的批判中,人們逐漸形成了較合理的相對時空觀,即時間和空間是物質(zhì)的存在形式。時間是其持續(xù)性、前后相繼的順序性;空間是其廣延性、伸張性和與它事物的距離等。時間、空間并非“獨立實在”的客體,它們的客觀性是作為物質(zhì)的存在形式而被物質(zhì)所賦予的,“時間只能依賴于事件和物質(zhì)事件的存在而存在”[3]1。從人類學(xué)視角看,“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而社會時間作為自然時間和生活時間的綜合,是人類描述生活變遷和社會發(fā)展的公共尺度”[4]10-11;從社會角度看,“社會時間有雙重維度,它是生活時間和自然時間的綜合,其本質(zhì)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4]11。而“海德格爾在《歷史科學(xué)中的時間觀念》中指出,時間實際上是一種空間性的東西。所有的物理客體及其運動都在時間中,這個“‘在……中’,本質(zhì)上具有空間性特征”,并且“在歷史科學(xué)中,時間總是意味著質(zhì)的差異和區(qū)別”[5]200,因此時間就像一個巨大的口袋,納萬物于其中,而人類的活動與之息息相關(guān),所以要正確地理解文本,理解者必須要把文本的時間因素考慮進來。進一步來說,人們常常把時空劃分為自然時空和社會時空,人類社會對自然時空的依存性自不待言,同時,“社會時空作為社會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對社會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變遷的一種衡量形式”,反映著“社會事件、社會主體生存狀況”[4]56。因此,自然物質(zhì)和社會事件的存在與時間和空間密不可分。那么歷史名勝景點介紹文本所記載的事件與史實就必定與當時的歷史時空緊密相連,是它們賦予了那段歷史時間與空間以客觀性。
除了時間、空間的客觀性外,同時需要提出的是因為物質(zhì)運動不可能完全等同地重復(fù),時間具有“一維性”,又稱“不可逆性”,時間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朝向未來。社會時間也具有運動的持續(xù)性和順序性,隨著社會時空的運動,也就造成了“歷史”——那些被過去的時間和空間塵封的物質(zhì)與事件,它們因為“社會時間具有不可逆的一面”[4]57,而漸漸地為時空的迷霧遮蔽,造成今天讀者閱讀理解歷史性文本的困難。不僅如此,因為“社會空間也是不均勻分布”[4]57也會給生活在某地域的讀者閱讀理解異地域的文本帶來困難。因此,要正確理解與解釋這些跨越時間、空間的文本,就必須穿越時空的迷霧。而歷史名勝景點介紹文字,因其文字包含的“曾在性”和“歷史性”,自然比當下“此在性”文本更容易引起理解與解釋上的偏差。
接受美學(xué)認為,文學(xué)文本有很多空白點,它們在文本中形成了對讀者的召喚結(jié)構(gòu),召喚他們參與到文本意義的構(gòu)建。同時,在閱讀之前讀者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等構(gòu)成了他們的期待視野。對文學(xué)作品的閱讀由此可以解釋為讀者利用已有知識構(gòu)建文本意義的過程。但是當讀者視域與作者視域差距過大時,往往會使這種意義的構(gòu)建停止或扭曲,也即不能理解或錯誤理解。
歷史名勝景點介紹文本雖不像文學(xué)文本那樣具有大量的空白,可供讀者馳騁想象,構(gòu)建自己對文本的解讀,但因其文字與所記述的事與物為歷史時空所隔,久離當前語境,因而造成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越來越弱,最終使語義模糊起來,產(chǎn)生了類似接受美學(xué)空白點的空白。我們稱之為“偽空白”,因為一旦讀者利用自己當前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填補這些空白,就會割斷或改變這些文字和它們所指事物間的關(guān)系,誤解就產(chǎn)生了。文學(xué)作品中的空白是作家和讀者交流的渠道,而 “偽空白”則是時空迷霧布下的陷阱,任何不肯進入歷史時空考證史實的讀者都會深陷其中。
從“作者中心論”“文本中心論”到“讀者中心論”,人們闡釋的方法和取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讀者中心論”更是解放了讀者,貼近了文學(xué)接受的現(xiàn)實,有其積極的一面。但我們不能就簡單地認為文學(xué)作品的“意義在讀者”,更不能將它擴大化到非文學(xué)類文本的理解中,因為后者有很多客觀信息。其文字背后有著客觀事實,雖然它們可能因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乃至完全為時空的迷霧塵封而不可考證,但它也還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認識與否為存在的標準。
雖然“歷史都是當代人理解中的歷史,過去的歷史都需要通過當代人的理解而成為當代史”[4]113,但是我們“同時要通過多種手段努力克服理解上的隨意性,避免陷入歷史主觀主義”,因為“歷史有相對確定性,盡管可以有適當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但不容任意更改”[4]115。對客觀世界加工改造既是人的特性,又是人類發(fā)展的必要,但如果出現(xiàn)對客體的過度主體化就會反過來使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蒙羞。例如,有譯者在翻譯南灣湖景點介紹時將其中的“五云茶山”譯為“Wu Yun Mountain”就是此類錯誤[6]。
在歷史名勝景點介紹文本中,歷史史實具有客觀性,它們不屬于文學(xué)文本的“空白點”,因而不能隨意想象,進行過度主觀化的理解和闡釋?!皻v史是社會時間的縱向構(gòu)造,其內(nèi)容是歷史事件,若忽視歷史事件,則時間體系將失去存在的意義?!盵4]118因而,對此類文本,譯者應(yīng)該采用時空還原觀,將其回放其歷史上所屬的時空中去,才能有比較可靠的理解和翻譯。具體來說,在翻譯中針對那些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含義的詞語,要盡量做到四個方面的回溯:時間維度的回溯、空間維度的回溯、語言與文化維度的回溯、人物和事件維度的回溯,以期展現(xiàn)事情的本來面貌。當然,這樣的劃分只是為了凸顯論述的不同主題,并非可以將這些不同的維度分割開來。下文將以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的歷史名勝景點介紹為例進一步說明。
岳麓山風景區(qū)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景區(qū)景點介紹文本,記述了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其傳達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客觀性,所以在理解與闡釋中應(yīng)該尊重歷史史實,穿越歷史時空的迷霧,力溯本源,保證理解與闡釋的合理和有效性。如果不考慮此,一味發(fā)揮讀者或闡釋者的主觀感知能力,勢必會脫離史實,理解與闡釋的可靠性難以保證。以時空還原觀為關(guān)照,本文從上述四個維度的回溯對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的部分景點介紹進行分析。
時間維度的回溯指譯者要回溯源語文本中的時間存在,不能以譯者自身所處的時間存在來替代或掩蓋源語文本的時間存在。
【例1】愛晚亭簡介(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原文:愛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為當時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創(chuàng)建。原名為紅葉亭,后據(jù)湖廣總督畢沅之意,取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意,將亭改名為愛晚亭。
譯文:Firstly it was named the Crimson Maple Pavilion. Later, at the proposal of Bi Yuan, Governor of Hunan and Hubei, it was renamed 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which alludes to Du Mu’s lines: “I stop, just conquered by the woods in later autumn, when maple leaves are more crimson than flowers in February.”
在“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一句中,此處的“二月花”可否理解并解釋成“flowers in February”?答案是不能。尊重文本的客觀性,尊重歷史時空及歷史事物聯(lián)系的客觀性,不能將歷史上的事物與他們所賦予的歷史時空割裂。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唐代詩人。在中國,先有農(nóng)歷后有公歷。中華民國在1912年1月1日時正式接受公歷,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正式采用公歷并與農(nóng)歷一起紀年。杜牧詩中的“二月”是農(nóng)歷中的二月,而非公歷的二月(February)。公歷二月的岳麓山還很寒冷,到了公歷三月底四月初,也就是農(nóng)歷的二三月份,天氣轉(zhuǎn)暖,山花才次第開放。譯者以其當下所處的公歷替換杜牧?xí)r代的農(nóng)歷,自然就會在譯文中出現(xiàn)理解與闡釋的差錯。這里,杜牧詩中的“二月”一般譯為“the second lunar month”。
空間維度的回溯指譯者要回溯源語文本中的空間存在,不能以譯者自身所處的空間存在來替代或掩蓋源語文本的空間存在。
【例2】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簡介(Mt. Yuelu Scenic Resort)
原文:岳麓山是儒、釋、道文化并存發(fā)展的名山,有著深厚的湖湘文化內(nèi)涵,留下了眾多歷史古跡與傳奇故事。其核心區(qū)域內(nèi)僅列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5處。愛晚亭之幽,岳麓書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宮之清,以及白鶴泉、禹王碑、二南石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無不引人入勝。
譯文:The profound Yuelu Academy, the tranquil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the old Lushan Temple, the high Yunlu Temple, as well as the White Crane Spring, the Monument to King Yu, 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 the dagoba of the Sui Dynasty, 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 and so on, are all attractive to tourists.
這段文字中,“二南石刻”和“印心石屋”分別被翻譯成了“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和“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在考究譯文前,先將它們放回它們所處的歷史時空,來了解一下二者背后的史實。首先來說“二南石刻”,在岳麓山愛晚亭附近有一放鶴亭,亭正中立有一塊方柱型石碑,名曰“二南詩刻”或“二南石刻”。石碑的第一面書:“宣統(tǒng)三季秋,補葺愛晚亭,刻南軒、南園二先生詩,并征羅鴻臚故事,書‘放鶴’二字,以永嘉游。程頌萬并記”。在剩下的三面上刻有南軒、南園二先生的詩句。
這里的“南軒、南園二先生”又是誰呢?據(jù)史載,張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縣)人,著名理學(xué)家和教育家,湖湘學(xué)派集大成者。其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錢灃(1740—1795),號南園,字東注,一字約甫,云南昆明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考上進士。后來選入翰林詞館,度過十年的翰苑生涯。后兩任湖南學(xué)政,督察院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7]。由此可見,“二南石刻”其實是張栻和錢灃詩文的碑刻,景點介紹所提供的譯文“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被兩個南(雕刻)的石刻——無法說通。但是當“二南石刻”——這個今天看來究竟是“刻了二南的”,還是“被二南刻的”這樣一個難題被放歸其歷史時空后,一切變得簡單而明晰,似乎取其意可譯為“the inscriptions of Nanxuan’s and Nanyuan’s poems”。
接著再來說“印心石屋”。 說到“印心石屋”,先要知道陶澍。陶澍(1779-1839),字子霖,號云汀,湖南安化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入覲,賜御書“印心石屋”匾額。關(guān)于“印心石屋”的來源,姚瑩《印心石屋圖說》跋文說:“……上以公督兩江地方,軍政漕河鹺務(wù)庶績,咸懋褒嘉之,所以慰勞公者殊厚。既詢公家世,公悉以對。且請一月假省先墓,蒙俞可。上復(fù)詢所居,公對:‘在安化東北鄉(xiāng)之濱。幼從父讀書,江上兩岸石壁屹立如門。潭心一石高出水面,四方如印?!蠈ψx書所,因以‘印心石屋’名其室。上欣然,親作四字以賜。”[8]由此可見,這里的“屋”是陶澍書齋,而“印心石”是書齋的名稱。另有記載說,印心石,其名出于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十八《湘水》,有云:“三湘水又北歷印石,石在衡水縣南,湘水右側(cè)。盤石或大或小,臨水,石悉有跡,其方如印,累然行列,無文字,如此可二里許,因名為印石也?!贝思礊橛⌒氖妹?。其實湘水外,資水也有印石。據(jù)《湖南方物志》卷二載:“資水在安化縣境,亦有方石,其形如印,謂之印心石,陶文毅嘗讀書于此,名其齋曰印心石屋。” 所以這里根據(jù)譯文“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可以知道,譯者未能回歸客觀歷史史實,錯誤的將“印心石屋”斷作“印心||石屋”,也就成了“一個名為印心的石頭壘成的房子”。究其實,這里不妨譯為“the Yinxinshi (Seal-stone) Study”。
人物和事件維度回溯指譯者要回溯源語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不能以譯者自身的社會存在來替代或掩蓋源語文本中人物和事件的存在。
【例3】麓山寺簡介(The Lushan Temple)
原文:麓山寺由敦煌菩薩笠法護的弟子笠法崇始建于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為湖南最古老的寺廟,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為麓山寺。
譯文:The original temple was built by Li Fachong, disciple of Bohdisattva Li Fahu of Dunhuang, in 268 (the 4thyear of Emperor Taishi’s reign). As the oldest temple of Hunan, it was firstly named the Wisdom-Light Temple, and then was given the present name in the early 7thcentury.
這段譯文有兩個問題,雖不能完全歸咎于譯者,但至少也有部分責任。首先,此文本記載的是歷史史實,譯者不能止步于文本,而應(yīng)以文本為橋梁,走向文本后面的史實,否則很容易為文本遮目,一旦文本出現(xiàn)差錯,譯者也會與文本一同出錯。對于這里的“敦煌菩薩笠法護的弟子笠法崇”,譯者應(yīng)當穿越歷史時空,借助史料,回溯到當時的歷史時空。
據(jù)《敦煌高僧》,竺法護,又稱曇摩羅剎(Dharmaraksa),西晉譯經(jīng)僧,月支人,世居敦煌,人稱“敦煌菩薩”,于武帝泰始元年來華,譯經(jīng)多部。他八歲出家,隨了師傅竺高坐的姓“竺”[9]60。由這段記載和時間等方面推理,這個所謂的“笠法護”應(yīng)為“竺法護”。2009年11月12日,湖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圣輝大和尚在“拜祖庭、弘文化、促和諧”系列活動新聞發(fā)布會上的發(fā)布詞說道:“佛教自兩漢之交傳入中國,魏晉之際就播及湖南一帶,由敦煌菩薩竺法護的弟子竺法崇創(chuàng)建于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的麓山寺,就是湖南最早的佛教寺院,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盵10]可見是有人在傳抄中一時疏忽抄錯了字,這種情形在古書傳抄中并不鮮見,重要的是譯者要有為原文本“除塵”的思想,而不是受其蒙蔽。原文要改為“敦煌菩薩竺法護的弟子竺法崇”,譯文也就成了“Zhu Fachong, a disciple of Dunhuang Bohdisattva ——Zhu Fahu”。
譯文的另一處錯誤在于把“泰始四年”翻譯成“the 4thyear of Emperor Taishi’s reign”。公元265年司馬炎逼退魏元帝曹奐,建立西晉王朝,改元“泰始”?!疤┦肌?公元265—274年)是西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個年號,共計10年。年號是指用于紀年的名號,一般由皇帝發(fā)起,但不是皇帝的名稱[11]。所以這里應(yīng)該譯為“the 4thyear of Taishi”或者“the 4thyear of Emperor Jinwu’s reign”。
語言和文化維度的回溯指譯者要回溯源語文本中的語言和文化,不能以譯者自身所處的語言和文化存在來替代或掩蓋源語文本中的語言和文化存在。
【例4】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簡介(Mt. Yuelu Scenic Resort)
原文:岳麓山是一個巨大的“植物博物館”,山中樹種非常豐富,涵蓋174科,977種,其中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同時還保存著部分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古樹名木在山中隨處可見,晉朝羅漢松、唐代銀杏、宋元香樟、明清楓栗,皆虬枝蒼勁,生機勃勃。
Everywhere in the mountain are found old and rare trees, such as 15-century-old podocarpus trees, 13-century-old gingko trees, 10-century-old camphor trees, 5-century-old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 Old as they are, these trees still seem strong and lush.
現(xiàn)代漢語雖然與古代漢語已有了很大不同,但必須看到它們之間的承繼與聯(lián)系。有時為敘事方便,行文簡約,現(xiàn)代漢語也會使用古詩文里常見的修辭。本句使用的修辭是互文?;ノ模步谢マo、互言等,意為 “參互成文,含而見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說不同的事,實則是互相呼應(yīng),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結(jié)構(gòu)互省而語義互補,這種結(jié)構(gòu)既可發(fā)生在同一句內(nèi),也可發(fā)生在相鄰的句子中。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王昌齡《出塞》),“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等。它在古漢語詩文中應(yīng)用較多,是為了適應(yīng)韻文表達內(nèi)容與表達形式的需要,但它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并未消亡,如,“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xué)生的武功”[12]709-718(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在岳麓山的這段介紹中,“晉朝羅漢松、唐代銀杏、宋元香樟、明清楓栗”就典型地運用了古漢語中常用的“互文”修辭手法,應(yīng)該理解成岳麓山上古樹眾多,有晉朝、唐代、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的古樹,包括羅漢松、銀杏、香樟、楓樹、栗樹等。但是譯者為歷史時空的迷霧所蒙蔽,將其譯為“such as 15-century-old podocarpus trees, 13-century-old gingko trees, 10-century-old camphor trees, 5-century-old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這樣問題就來了,似乎進了岳麓山只要見到古羅漢松必為晉代所種,1500歲,而古銀杏必為唐代所植,1300歲,如此等等。這是沉浸在自我時空中,不尊重文本語言和文化的結(jié)果。據(jù)此,擬將其譯為“such as podocarpus trees, gingko trees, camphor trees,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 almost aged 500 to 1500 years”。
由上文可見,理解不僅是一個復(fù)雜的思維過程,它還是讀者和文本及原作者的交際行為,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闡釋行為。雖然文本的“言不盡意”為讀者提供了發(fā)揮主體性的空間,加上不同的讀者是不同的交際個體,他與文本的交際在內(nèi)容上和方式上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對同一文本就會產(chǎn)生多樣化的理解,這些不同的理解就構(gòu)成了同一文本的多樣闡釋形態(tài)。但是闡釋主體的不同和闡釋形態(tài)的差異不能否定文本所具有的客觀性,也不能否定原作者意旨的存在,所以合理的闡釋離不開對文本和作者的尊重。在這種交際行為中,原作者經(jīng)常缺席,文本也默不做聲,但譯者和讀者應(yīng)盡量采取時空還原翻譯觀,考慮到時間和空間因素,進入到理解對象的歷史時空中,采取尊重對方的態(tài)度,交際才可能獲得成功。歷史名勝介紹文本中的事物往往具有獨特歷史意蘊,在此類文本的翻譯教學(xué)中,應(yīng)讓學(xué)生樹立時空還原的意識,從多個維度回溯文字背后的客觀史實,保障理解和翻譯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