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莉
【關鍵詞】完全植入式輸液港;腫瘤化療;治療效果
化療是一種全身治療抗腫瘤的方法,但是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及損傷性大,且需要對患者進行較長療程的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管彈性降低及靜脈炎方面的問題,導致患者痛苦的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疾病治療的依從性,無法幫助患者進一步改善自身的疾病。為此本文對完全植入式輸液港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腫瘤科收治的38名進行化療的腫瘤患者進行臨床研究,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分組為A組(n=19例)和B組(n=19例)。其中A組中男性病患10例,女性病患9例,患者年齡21~56歲,均值為(38.46±1.25)歲。B組中男性病患8例,女性病患11例,患者年齡23~55歲,均值為(38.25±1.4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經過我院醫(yī)師的調查和分析,所產生的數(shù)據(jù)之間的比較并無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A組:采取完全植入式輸液港的治療手段。為保證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在術前指導患者以平仰臥位的姿勢接受手術,并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后行頸內靜脈穿刺。穿刺針進入靜脈后緩慢導入導絲,沿導絲方向推進擴張器,隨后在導絲引導下放人靜脈置留導管,至上腔靜脈和右心房交界處后,于同側鎖骨下方約2厘米處作一個3厘米的切口,范圍包括皮膚及皮下組織。之后自鎖骨下方切口至穿刺點經皮下采用隧道穿刺針予穿刺,將導管遠端引到鎖骨下切口,并在患者的皮囊處置入輸液港座,最后使用可吸收線縫合皮下組織及皮膚,并完成患者的手術。
B組:對患者采用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進行治療。即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治療期間,在患者的外周靜脈進行穿刺點的查找,進而將導管頭端穿刺到患者的中心靜脈之中。若患者體內的靜脈血流入到導管中,則停止導管的刺人。然后把導管放進導管鞘,并將其向患者體內緩慢輸送,在達到預定的長度之后停止輸送,在導管鞘的靜脈上方施加壓力使其能夠得到固定。之后為將導管與連接器予以連接,需要對導管的長度進行修剪,修剪至6厘米即可。在注射器抽吸之后出現(xiàn)靜脈血液之后,進行適量生理鹽水的注入,并連接肝素帽,使用膠貼將導管固定,完成手術治療。
1.3觀察指標對比和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24.0為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和分析,其中以(π±s)表示計量資料,而%則表示計數(shù)資料。而進行數(shù)據(jù)檢驗期間,則分別采用t值以及卡方值X,如果P<0.05,即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及分析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情況,顯示A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二者的比較均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使用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對腫瘤化療患者實施治療雖然對于患者疾病問題的改善有著積極的幫助,但是外周植入中心靜脈導管內的截面積較小,導管內血流量較小,血流速更慢,并且在使用期間缺乏足夠的穩(wěn)定性,容易受到患者置入導管側上肢運動的影響,很容易導致患者在術后受到各種不良事件的影響。而完全植入式輸液港的治療手段作為其中的新型治療手段,可在患者體內建成理想的中心靜脈輸液通道,可反復進行靜脈輸液,不僅擁有著極高的安全性,幫助患者減少受到不良事件問題的影響,同時也能夠避免患者的隱私暴露,是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手段。
結合研究,在不良事件問題的改善效果方面,完全植入式輸液港的治療手段顯著優(yōu)于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治療手段(P<0.05)。以此表明,使用完全植入式輸液港可以減少腫瘤化療患者受到不良事件問題的影響,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