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
成都市青羊區(qū)在開展專家智力服務基層工作示范活動中取得了較大成效,但也存在專家智力服務不夠深入、專家智力與基層需求不融合、基層參與積極性不高、機關組織流程長等問題,亟需研究解決。
近年來,成都市青羊區(qū)緊緊圍繞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建設“5+1”現代產業(yè)體系這三大主題,大力開展專家智力服務基層工作示范活動。
一是價值需求。依托功能區(qū)資源整合優(yōu)勢,加大高新技術企業(yè)、企業(yè)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載體建設力度,為專家打造事業(yè)發(fā)展平臺;根據基層單位上報需求,按專家研究方向和個人意愿精準匹配服務對象。
二是尊重需求。認可服務專家的個人能力和成就貢獻,在專家智力服務基層工作總結時,表彰激勵專家;充分利用政府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網絡電視等載體,抓住專家智力服務期間和人才宣傳月這一契機,大力宣傳專家;鼓勵支持專家參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為專家開辟就醫(yī)看病、銀行業(yè)務、出行安檢等“快速通道”。
三是生活需求。加大專家智力服務基層專項財政資金保障,讓到基層服務的專家有可觀的勞動報酬和獎勵,解決專家在服務期間的食住行;在區(qū)域內指定醫(yī)院設立專家保健病房,建立并落實專家定期體檢機制;保障對長期為轄區(qū)基層單位服務的專家或簽約長期合作協議的專家,提供其未成年子女就近入學的便利。
一是精準匹配需求的期盼。高度重視基層單位上報的智力需求項目,對一些專業(yè)或技術單一的需求項目,可按專家專業(yè)或研究方向匹配專家;對一些行業(yè)交疊多,涉及多領域、多方向、多專業(yè)的復雜技術難題或實際困難,可采取“專家會診”的方式,組織專家進行研究,提出“多對一”的專家組成員匹配方案,最大限度保證專家智力與基層需求的融合度。
二是降低基層成本的期盼。如果服務基層活動對基層財力零成本或較低成本,對基層來說,服務活動就是雪中送炭、求賢若渴;反之,如果基層財力成本較大,則基層參與積極性不高。其次,還應精減服務基層活動的流程,盡量減少基層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
三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期盼。要沉入基層,深入專業(yè)領域、深入技術難題,開展專題講座和座談交流,為基層實際困難或技術難題提供解決方案;走進生產一線進行面對面技術指導,為基層提出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克服“蜻蜓點水式”“走馬觀花式”智力服務,研究制定專家智力服務基層考核機制,加強專家服務基層的過程化管理。
四是跟蹤服務成效的期盼。人社部門、基層單位轄區(qū)主管部門要指定專人跟蹤了解專家智力服務情況,掌握服務基層的第一手資料;服務活動結束后,要及時與基層單位溝通,了解問題解決情況,總結活動經驗,制定改進措施;建立定期與基層保持聯系機制,了解基層新的智力需求,幫助基層邀請長期幫扶專家和行業(yè)內專家,及時開展回頭幫活動。
一是網絡服務機制。根據當前收集需求、確定項目、選拔專家、需求對接、組織實施、建立機制、跟蹤問效“七步法”服務流程,建立專家信息庫,探索開發(fā)服務基層網絡信息系統,實行線上“掛號看病式”預約專家服務,基層單位可根據自身智力需求,在線預約、對接專家,從而簡化、縮短線下服務流程,提高機關部門工作效率。
二是目標考核機制。黨委、政府部門要把專家智力服務基層工作納入目標績效管理,作為人才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標。要建立目標績效管理機制,量化省、市、縣三級專家管理部門組織協調保障、服務專家人次、解決問題情況、基層滿意測評等內容,從不同方面反映各部門開展專家智力服務活動情況。
三是獎懲激勵機制。對各地開展專家服務活動目標績效突出的單位和創(chuàng)新性強、工作務實、成效明顯的優(yōu)秀個人,適時進行通報表彰,激發(fā)各級人才工作者的榮譽感、成就感、認同感;對開展專家服務活動工作滯后、成效不明顯的單位及個人,適時進行通報批評,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