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煌 劉智利 李雪
2018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改革之年。
作為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省及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全面合并。這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既涉及省、市、縣、鄉(xiāng)4級稅務機構和80萬稅務干部,又需要保障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正常辦稅。改革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編制如何核實?職能怎么劃分?人員進退留轉怎么安排?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作為基層的縣級稅務局,改革工作異常艱巨。
國家稅務總局崇陽縣稅務局在此次改革中順利地度過“合并磨合期”,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服務納稅人工作非但沒有受到絲毫影響,而且納稅人對新稅務局的服務質量褒獎更多。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離不開一批舍小我顧大局,默默無聞、無私付出的奉獻者。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關于他們的故事——
“馬上就要退休了,還真舍不得離開呢!”去年7月26日上午11時30分,國家稅務總局崇陽縣稅務局聯(lián)合黨委委員、副局長金書敏(原崇陽縣地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還坐在辦公室里寫接訪計劃,為第二天接待“臨時工上訪”做準備。
有34年稅齡的金書敏到9月上旬就要光榮退休了,沒想到在退休前遇上國稅地稅機構合并,金書敏稍微松弛的神經(jīng)一下子又緊繃起來。
讓金書敏神經(jīng)緊繃的是崇陽稅務系統(tǒng)一批2006年下崗的臨時工,聽說國稅和地稅局要合并,從6月開始聚集一起到原地稅局和新成立的稅務局“討說法”,提出經(jīng)濟補償、補交養(yǎng)老保險、恢復工作等要求。
金書敏心里非常清楚,這幫人是來“添亂”的,如果處理不好,會給新稅務局工作帶來不利影響。于是她主動向縣局聯(lián)合黨委請纓,由自己來牽頭處理此事。
為了不讓矛盾激化,金書敏把這34名下崗臨時工請到局會議室,心平氣和地與他們交心談心,告知他們當年是按國家政策精簡臨時人員,程序合法合規(guī),并且當時已經(jīng)按照國家規(guī)定給予了經(jīng)濟補償,如果現(xiàn)在又要重新安排工作和經(jīng)濟補償無理無據(jù)。
為了做好這些人的安撫工作,金書敏讓局里的法律顧問免費給他們當律師,引導他們依法依規(guī)提出訴求,并利用下班時間做他們家屬的工作(有幾個臨時工的家屬是縣稅務局的正式工),要求他們從大局出發(fā)管好自己的家人。
一次、二次、三次……終于,這些“鬧事”的臨時工被金書敏的誠意和耐心感動,表示不再“鬧訪”,不給金局長“添麻煩”。
金書敏的付出,局領導和同事們看在眼里,從心底里敬佩這位老大姐。
在崇陽縣城的一些機關單位,和金書敏同齡的一些同學早在今年初就開啟了“退休模式”,有的上午到單位報個到就離開,有的干脆在家里等待退休。
7月的一天,在縣財政局上班的小姐妹邀金書敏一起外出游玩,被她婉拒:局里忙,走不開。這位同學直搖頭:都到快退休的人了,圖啥喲。
其他幾個同學得知金書敏還這么守時上下班,工作有時比以前更忙更累,都笑她:“老金,你這么折騰累不累呀”。每次聽到老同學們議論自己,金書敏總是一笑:站好最后一班崗,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閨女呀,你趕快回家一趟,替我照顧一下你奶奶,我今天要趕到市局去交材料……”8月18日一大早,丁江華就火急火燎地給在溫泉城區(qū)工作的女兒打“求助”電話。
52歲的丁江華原是崇陽縣國稅局人事教育科科長,國地稅合并后,領導選定她擔任新稅務局人事教育科的臨時負責人。這次國地稅機構改革,人事教育科是最忙的部門之一,作為臨時負責人,丁江華要負責起草新機構的“三定”方案。進入8月份,崇陽縣稅務局的“三定”方案制定上報工作進入倒計時,丁江華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周末也不例外。
8月18日是周六,當日早晨,丁江華接到市局集中討論修改“三定”上報方案的緊急通知,可在家中養(yǎng)病的婆婆耍起小孩子脾氣不讓她走。原來,在6月下旬,丁江華婆婆因意外燒傷住院,兄弟姐妹們商量著輪流照顧。丁江華白天像陀螺一樣在單位旋轉,晚上又趕往醫(yī)院照顧婆婆。老人傷勢稍有好轉后,丁江華把婆婆接到了家里照顧,每天早上提前個把小時起床,把婆婆中午的飯菜燒好后放到鍋里保溫,晚上回家后陪老人聊天,照顧老人睡下。
當天早上接到市局的緊急通知后,丁江華只得向女兒“求助”。懂事的女兒體會母親的辛苦,一個小時后準時回到家里,丁江華這才匆匆趕往市局。周日下午,女兒安頓好奶奶后回市區(qū)上班,途中給丁江華打了個電話:“媽媽,我回去上班了,你也要注意身體,早點回家?!彪娫捘穷^的丁江華剛剛上報完所有修改的表格,接到女兒的電話鼻子一酸,眼淚禁不住流下來。
年過半百的丁江華從事稅收工作33年,曾是全省“百名微機操作能手”,因工作積極肯干被同事們譽為“拼命三娘”。榮獲過全縣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咸寧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在國地稅合并時,丁江華曾打算向領導提出申請不再擔任人事教育科科長職務,沒想到還是“臨危受命”。
由于臨時科室的兩個同事都被抽到市局整理檔案工作,大到主持安排整個人事工作,小到通知人員參加掛牌儀式彩排,細到給人員站次畫標記等都事無巨細落到了丁江華肩上。但多年來的稅務工作經(jīng)驗,丁江華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高效率辦事方法。每天定一份計劃表,梳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每做完一件事“銷號”總結,事情做得有條不紊。
在國家稅務總局崇陽縣稅務局,同事們都笑稱黨建辦臨時負責人陳亞飛為“老黃?!?。進入稅務系統(tǒng)前,陳亞飛在交通征稽部門工作,2010年,45歲的他通過轉崗考試進入原崇陽縣國稅局工作。2017年4月,陳亞飛任局黨建辦主任。
國地稅合并前,原崇陽縣國稅局是全省國稅系統(tǒng)和崇陽縣委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這項工作正是陳亞飛精心打造的“樣板工程”。為全身心投入到基層黨建文化品牌創(chuàng)建工作,陳亞飛放棄了所有節(jié)假日,一個人在辦公室里與圖片資料為伍,提煉內涵、策劃板塊、圖片歸類、文字概述……一個多月后,“六室一廊”黨建文化陣地成型,于去年5月底被確立為全省國稅系統(tǒng)五個基層“黨建示范點”之一。
然而,僅一個多月時間,國地稅機構合并,陳亞飛被任命為新機構的黨建辦臨時負責人。在機構改革掛牌期間,他負責原國稅局從機關到分局的清標工作,而他親手打造的黨建文化長廊成為清標重點。接到任務后,陳亞飛二話沒說,利用一天時間就清理干凈。
陳亞飛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待家人也毫不含糊。姜書是原崇陽縣地稅局征管信息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陳亞飛的準兒媳。7月份,兒子和準兒媳張羅著拍婚紗照的事。7月14日,適逢星期六,到原地稅局參加集中辦公的陳亞飛得知兒子帶著準兒媳到武漢拍婚紗照去了,立馬火冒三丈,打電話把兒子訓斥一頓:“在這機構改革的節(jié)骨眼上,姜書不在原單位待命跑到武漢干什么?”,接著他讓兒子做通準兒媳的思想工作,推掉了婚紗照預約,趕回局里積極準備新稅務機構掛牌前的準備工作。
責不分內外、事不避難易、活不挑輕重,這是同事們對他這頭“老黃?!钡脑u價。正值新機構磨合期,陳亞飛對局里的主體責任、支部建設等工作緊抓落實。在縣局召開的第一次聯(lián)合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上,他就近期黨建工作做好“四個不放松”作了詳細匯報。
“雖然我只是黨建辦的一名臨時負責人,但我會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改革時期為領導排憂解難,為新的崇陽縣稅務局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p>
金書敏、丁江華、陳亞飛……他們只是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大潮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代表,為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他們以發(fā)展大局為重,以稅收事業(yè)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對黨、對稅收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全身心投入改革,為開創(chuàng)崇陽稅收事業(yè)新局面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