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文山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惡性腫瘤的危害性極大,而中醫(yī)藥在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日漸廣泛,主要治療原則包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扶正補益、軟堅散結,大部分觀點認為,腫瘤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療能達到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微循環(huán)障礙等目的,間接或直接抑制、殺滅腫瘤細胞,并且還具有增強免疫力、對放化療增敏等作用。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均存在血瘀表現(xiàn),血脈不通和血瘀是其重要病理機制,在腫瘤發(fā)病與病理階段,氣滯血瘀始終貫穿其中。由于惡性腫瘤與血瘀證存在一定關聯(lián),因此改善血瘀狀態(tài),極可能達到治療腫瘤的效果。
四肢百骸、臟腑經絡血瘀不行、氣滯不暢、凝滯不散,長此以往,將會成塊成瘤。中醫(yī)理論認為,腫瘤屬于“積聚”、“癥瘕”的范疇?,F(xiàn)代醫(yī)學指出[1],腫瘤患者常合并血液微循環(huán)阻滯、血漿凝聚度與黏稠度顯著增加等情況。腫瘤發(fā)病關鍵病因在于血瘀。腫瘤患者接受活血化瘀中草藥治療能起到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的目的,還有利于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等?;钛鲋兴幙鼓[瘤作用常通過調節(jié)血液內環(huán)境來實現(xiàn),在腫瘤防治中具有多種作用機制。
1.1 改變血流學狀態(tài),降低腫瘤細胞侵襲作用 活血化瘀中藥能使惡性腫瘤病患的血瘀狀態(tài)明顯減輕,還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在改善微循環(huán)的同時能使腫瘤細胞缺氧微環(huán)境得到糾正。周天[2]研究證實,赤芍801能使荷瘤小鼠癌組織乏氧狀態(tài)明顯減輕、高血黏度明顯改善。HIF-1α為腫瘤細胞缺氧形成的重要細胞因子,能加速腫瘤轉移。
1.2 促進抗癌化療藥物起到效果 惡性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能產生多藥耐藥性,這一特性導致化療藥物無法將腫瘤細胞徹底殺滅。近些年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化療藥物與活血化瘀中藥聯(lián)合使用能使化療療效顯著增強。羅安明[3]研究發(fā)現(xiàn),化療藥物、活血化瘀法用于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患者中能減少轉移及復發(fā),其作用機制在于此種療法能使惡性腫瘤對化療藥物產生的耐藥性逆轉。
1.3 抑制腫瘤轉移相關黏附分子表達 倪雯婷[4]研究指出,活血化瘀中藥能使腫瘤細胞表面以及轉移有關黏附蛋白的表達受到抑制,同時指出,丹參能使肝癌、肺組織內ICAM-1表達降低,提高抑轉移率。另外,有學者[5]指出苦參堿、川芎嗪均能使腫瘤細胞以及內皮細胞黏附后CD49、CD44黏附因子表達受到顯著抑制。由此可知,活血化瘀中藥能使腫瘤細胞對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的黏附減少,進而使其轉移受到抑制,這一特性可能是抗腫瘤作用的部分機制。
1.4 阻止腫瘤微血管生成 調節(jié)腫瘤血管生成的關鍵因子為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若能使其表達受到抑制,將有可能使腫瘤血管生成受到抑制,進而達到阻止腫瘤生長和轉移的目的。唐德才[6]研究表明,郁金、莪術、燈盞細辛、丹參以及紅花等活血化瘀中藥能起到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效果。孫立東[7]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與非氣虛血瘀證組患者對比,氣虛血瘀證患者血清VEGF的表達明顯較高,而活血化瘀中藥對腫瘤微血管生成的抑制機制可能與抑制VEGF的表達相關。
當下諸多研究均證實中藥能使腫瘤轉移與侵襲受到抑制,在腫瘤治療整個過程中,應用中藥療法的可行性高,但也有部分學者反對這一觀點,主要原因在于此類學者發(fā)現(xiàn)活血化瘀中藥在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的同時也具有促進作用,表明在不同類型的腫瘤或在惡性腫瘤轉移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活血化瘀中藥的作用也可能有所不同。在某一腫瘤的轉移環(huán)節(jié)中,活血化瘀中藥可能會起到阻止腫瘤轉移的效果;但在另一環(huán)節(jié)中,也可能起到推動腫瘤轉移的效果。另外,當下對活血化瘀中藥的臨床研究及實驗,大部分為中成藥或單味藥注射劑,不可代表臨床采用的中藥復方,尤其是其藥物組分的聯(lián)合作用。由于臨床對單味中藥的研究尚不深入,也不明確其抗腫瘤的作用及轉移過程,因此未重視復方制劑中諸多有效活性物質的組合規(guī)律及協(xié)同作用。上述種種問題,均亟待進一步探索以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