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陵大街變遷與沈陽城市化進程之考量

2019-02-22 09:10張志強
關鍵詞:公所昭陵土路

張志強

(遼寧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1)

北陵大街是沈陽市內的一級街路,其前身稱北陵土路,是指從市區(qū)鐵路橋(二空橋)到昭陵門前謁陵古道的俗稱。民國期間改土路稱北陵大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稱北陵大街。

一、市政公所啟動改造土路工程

1927年,奉天市政公所決定開放昭陵為公園,并改修北陵(昭陵)土路為石子路,冠名為北陵大道。市長李德新在報送省長的呈文中說:各種道路與公園有密切之關系,對于游人有莫大之影響①詳見遼寧省檔案館藏《奉天省公署檔》第3748號和沈陽市檔案館藏《奉天市政公所專檔》《奉天市市長李德新為關于北陵公園各項辦法及預算事呈奉天省長》卷。,因此請批改建土路,有園有路成為必需的工程。

北陵土路的正名應稱為昭陵神道,始建于1651年[1],是歷代清朝皇帝、皇族、官員等祭祖、謁陵的必經之路。該路,南經大御路(今皇寺路)北轉,可直抵昭陵大紅門。當時,逾大御路北行即進入昭陵青樁界內。所以,神道亦是昭陵范圍內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不過由于昭陵范圍不斷收縮,現在的神道是專指北陵公園正門到大紅門的通道,或專指神橋北到大紅門的石板路或專指大紅門經隆恩門直抵隆恩殿的石板路。該路在大紅門以外雖為土路,但路基甚堅,與普通土路不同,以致改筑時竟有主張只要將原有神道加以修理即可,就是雖不鋪布石渣,亦必可觀。還在光緒年間,昭陵的青樁界線已經收縮到今北運河以北,昭陵神道的大半已經成為市郊的車便道,兩旁的土地仍是盛京內務府管轄的官莊地,仍享有旗地的特權。隨著皇帝東巡已經停止,只有每年的代祭和盛京地發(fā)官員常祭才使用神道,平時行人稀少,有些落寞?,F在啟動改路工程的根本原因在于路的功能發(fā)生了需求變化。由于昭陵決定被開放為公園,神秘的皇家禁地增加了社會文化功能。于是,為方便游人、車輛,神道也必須加以改造。對于將昭陵辟為公園,市長李德新于“昨冬奉職所總辦張漢卿面諭辦理北陵公園,旋復奉省令督促進行。”②詳見沈陽市檔案館藏《奉天市政公所專檔》《奉天市市長李德新為擬送北陵公園十年分期計劃說明書及圖紙事稟奉天省長》卷。

同年,市政公所在有些猶疑中開始了神道土路的改造工程。李德新主張,是以職所對于該路暫擬鏟高墊低,用氣碾排壓,從緩修筑石渣馬路,以節(jié)虛糜①《奉天市市長李德新為關于管理北陵公園各項辦法及預算事呈奉天省長》卷。。雖然工程仍以土路為主,但該路的軸向已經有所取直。蒸氣壓道機的使用也開辟了市政工程施工的先河。機械壓力較之傳統(tǒng)的夯土施工,效率和質量均有所提高。壓路機一經出現即受到市民圍觀。

1929年,市政公所再次啟動北陵大道工程,并以此為干路,計寬10丈。次為縱橫8丈路②《沈陽市政公所為報北陵道路縁由事呈遼寧省政府》卷。,南接工業(yè)區(qū)、三馬路,北通東北大學;西通皇姑屯,東通沈海路站。其余道路或為4丈或為2丈,銜接連貫。這次,使用了北陵大道的新路名,路寬也比土路時放寬了4丈。路面也有部分鋪裝了渣石,減少了“晴天滿街土”“雨天滿街泥”的現象。按照規(guī)劃,路兩側辟有人行道,與車道之間栽植了大量新綠,柳樹為主兼有丁香,新開河北的路段中間留有一些古松,蒼拔、凝重,多了一些莊重肅穆,彰顯著皇陵、公園的特有氛圍。直到20世紀70年代,路邊的大柳樹仍枝葉繁茂,微風輕拂柳枝婀娜搖曳,高大的樹冠遮天蔽日,成為沈城第一條林蔭道的標識。

全路最后竣工一直延遲到1930年3月,由于多數路段仍為砂石和土的混合,所以全路仍稱北陵土路。全路分為兩段:第一段東起工業(yè)區(qū)三馬路(今團結路)西至日本橋(當時由滿鐵控制,亦稱二空橋),路長671米,路寬24米。第二段南起日本橋,北至新開河北陵木橋,路長2 073米,路寬為33米。

北陵土路改造工程是在順治七年(1651年)基礎上改筑,是在1906年改造的砂石路上翻修,應該說沒有技術上的障礙,只是由于日本浪人的阻撓、刁難才致使工期一拖再拖。

日本人的刁難是從北陵木橋改建工程開始的。北陵木橋架于新開河上,是清代的遺存,是謁陵土路的一部分,是祭祖的必經之路。雖然多次維修,但到了土路改建時已經破敗不堪。故此,市政公所決定新建一座三孔石拱橋取而代之。不想卻受到日本人榊榞政雄及日本軍警、浪人的無理阻撓,甚至拆毀正在建筑的新橋橋基,故意將水泥、鋼筋、砂石等建材肆意拋撒,侮辱取笑中國工人等。原來新橋要在木橋西移10米的地方落址,榊榞農場卻以不可穿越為由對土路改建工程橫加干涉。

榊榞政雄是日本退役士兵,日俄戰(zhàn)爭以后被編遣卻賴在沈陽不走,糾集日本浪人和一些騙招的朝鮮人進行非法移民、騙占土地、霸占新開河水,改變沈陽農業(yè)生態(tài)。1916年谷雨前后,通過騙買和搶占,在數十名日本警察的伙同下,在今北塔以西、新開河南到燕山路北,北陵小區(qū)、省實驗中學,遼寧大廈、啟運大廈,泰山小區(qū)、鑒賞歐洲等處立標為界[2],成立所謂榊榞農場。這片清代以來的官莊旗地良田百頃,雖有過溥豐農場的經歷,但是現在卻易手換人。直至1924年,清政府以20萬大洋“贖回”了榊榞農場[3]??蓻]過多久,日本人溥本正一郎以年交租700元的代價,重占水田1 600畝、旱田30畝,房屋7間,即原所謂榊榞農場的全部用地。后又因拒不納租,1925年3月奉天省長公署下令解除契約將地收回。直到1930年6月,橋成、路成方才告一段落。不過一年多以后,九一八事變,沈陽淪陷,北陵橋和路又都陷于敵手。

二、土路改造的城市化意義

北陵土路改造具有多項意義。除了方便行旅、方便祭祖謁陵等活動外,有利于正在建設或已經規(guī)劃建設的社會單元與老城區(qū)的聯(lián)系,從而形成新的城區(qū);彰顯了沈陽市政公所的決心,遏制了日本浪人的無理行徑;順應了城市化的大趨勢,推進了沈陽的城市化進程。

改筑之前,占地碩大的東北大學城市板塊已經漸次形成,東新村、西新村的教授及家屬、漢卿南樓、漢卿北樓、理工學院等眾多的學生及員工與市內的交通仍然存在諸多不便。東北大學工廠的千余名職工、著名的萬國球場、省立第三高中、東北軍的糧秣廠、軍草場、張學良的北陵別墅③王華隆編著《奉天省城市街全圖》(1927年),單圖一張見于馬路灣新華書店展廳。等都位于土路的東西兩側,各界人士對土路改造有所期待。與東大工廠相配套,路東建起八趟兩層紅樓,每趟分別有五幢、六幢不等,作為職工住宅周圍尚屬農田,有一種農村中的城市感覺。

土路改筑的過程并不順利,內有清朝遺老的反對,外有日本強權的干涉。對內,經過奉天省公署的政令,奉天市市政公所的公告,實際派員談話,承諾對昭陵按例祭祀、保護,并安置陵戶、陵差人員之后,這些人也不再反對。對外,日本以榊榞政雄為代表,以尚未有合法居留權的所謂開拓民為骨干,大肆沖砸土路改筑辦公室,沖撞中方人員,破壞施工現場。榊榞和后來的溥本都是帶槍的日本在鄉(xiāng)軍人,他們分持長短槍、牽著大狼狗以攻擊中國人為樂。他們一次次抬高所謂贖地金,就是想無理霸占陵前的這些官莊旗地。至于土路改筑、昭陵開放、東大辦學;這片區(qū)域的城市化進步等,他們是不關心的,或者說土路改筑的一開始,他們就是反對的。榊榞每次阻撓破壞,都是有日本軍警直接出面支持的。只是由于市政公所的堅持,由于省公署的強令沒收,才使得日本的干涉落空。

土路改筑竣工提高了原已建成的城市單元的城市成熟度,同時也改變了昭陵陵前地區(qū)的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即土路改筑竣工直接推進了路兩邊地區(qū)的城市化進程,推進了沈陽市的城市化進程。

昭陵初成時,東起二臺子,西到小含屯,北起三臺子,南到保安寺①遼寧省檔案館藏《奉天省公署檔》,第3758號。,即今皇姑區(qū)之大部。上述地名,只有小含屯是清代村名,其余三個均為明代地名。所以,有觀點說昭陵及其周圍原是荒地一片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明代,南起頭臺子(今東北大馬路與北海街交口處)北上二臺子西轉三臺子,北上四臺子、五臺子,經上蒲河臺,直抵平羅堡,形成沈陽衛(wèi)城之外的一條烽火臺警戒線。同理,保和(合)堡南連保安堡,直通小西邊門。保和堡又西北經靜安堡、閘上堡、英守臺等直到老邊臺,形成沈陽衛(wèi)城之外的西北軍事戍堡連線。到了清代,這些烽火臺警戒線、軍事衛(wèi)戍線都已失去功能。昭陵建成,這些地名依然在,不過是軍卒及后裔或成為農民,或成為官莊旗地的莊戶,有些也可能成為陵戶。土路改筑,區(qū)域城市化加快,這些農戶、莊戶、陵戶又要面臨局域社會變革帶來的新選擇。

清初,這里是滿族正黃旗的旗地②遼寧省檔案館藏《奉天省公署檔》,第3757號。,旗主就是皇太極,這與后來昭陵選址有很大關系。先是區(qū)域內東南部建起老爺廟、點將臺,建起盛京最大的練兵場,這里出現了軍戶村莊。西南部則建起御花園,后改稱長寧寺,與之相伴出現了滿族村落那家窩棚。昭陵初成,東部又出現了陵窩堡、媽媽墳、索家墳,西部又出現了羅家墳、大含屯等陵戶村落。在北陵土路東側有東營房,西側有西營房。與營房相伴分別出現居民聚落。土路改筑之前,路之東側又出現了日本騙招的朝鮮族聚落“三間房”,西側又增加了藍家窩棚,路之南端靠近鐵路出現居民點,后稱二空橋,路之北端出現陵堡子等。

1929年,土路改筑石子路[1]520改稱北陵大道,兩側的東北大學、東大工廠、萬國球場等已經占地數千畝,還有規(guī)劃的跑馬場要占地400多畝[4],加之日本榊榞農場占地千余畝,農民幾乎無地可種。失地農民或被迫遷徙,或無奈地成為城市用工、匠人。

1930年11月,市長李德新表示:如保和堡、藍家窩棚、御花園、四村地方,前已尚得沈陽縣政府同意,派員勘明界址,會銜呈奉鈞府享字第3 463號指令,劃歸市區(qū)之內。旋即,北陵大道西到今長江街,東到今松花江街,北起昭陵,南到鐵路的原沈陽縣九區(qū)的部分屬地并入市區(qū),直接推進了沈陽的城市化進程。自此,北陵大道南連工業(yè)區(qū)三馬路、連通惠工街,交通更加便利。東大鐵工廠的大煙囪、連片的廠房與工業(yè)區(qū)的遼寧迫擊炮廠、華北機器廠、裕民油坊[5]等工廠遙相呼應。北陵大道等于工業(yè)區(qū)主干道三馬路的延長,工業(yè)區(qū)是北陵大道新市區(qū)的基地和保障。

如果說盛京城的建立是古代城市化的最高峰,那么,近代則是沈陽城市發(fā)展史上的第二次城市化過程。盛京城的建立是全域一次性規(guī)劃、統(tǒng)一建設完成。近代,則由于沙俄,日本以《鐵路用地》《滿鐵附屬地》的名義強占盛京城西部,肆意進行殖民地城市化。這種城市化是主要為殖民者服務的城市化,是相對盛京全城來說的畸形城市化。奉天省公署、奉天市政公所不斷進行城市化的努力,但只能是在皇姑屯興隆街、商埠地、大東、沈海、惠工等分別規(guī)劃建設。在時間上,城市化的進程被拉長,在地域結構上被邊緣化、破碎化。

北陵土路改筑竣工并改稱北陵大道仍然未能改變沈陽近代城市化的尷尬,但畢竟成為新市區(qū)的交通主軸,成為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亮點。

三、北陵大街的變遷及影響

北陵大道的誕生頗費周折,其后又經歷了萬年街、維德街、北陵大街等街名更迭,可謂過程辛酸、影響深遠。

北陵大道竣工僅僅一年多,即遭遇了九一八事變。雖然,北陵正門到小西邊門的公共汽車仍然運行,但殖民地的社會形態(tài)、亡國奴的屈辱,都無奈于大道兩旁的變化。大道東側,由南向北,萬國球場被拆分。南部新建有圍墻連起來的兩幢二層紅磚樓,坐北朝南;前樓正中噴有“關東軍被服廠”字樣的黑色大字,緊鄰其后,高高聳立著一片原木接成的軍用電臺天線桿。北部則成為日本關東軍后勤保障指揮機構。在原規(guī)劃跑馬場的位置,棄而不用(另辟今新樂遺址北),越過今岐山路、跨越巴山路、直抵今燕山路,設立了日本關東軍的醫(yī)院、汽車營、奶牛場等;再往北,越過今崇山路,榊榞農場的水田又恢復使用。東北大學則被占用和拆分。一部校舍被占為軍營或軍樂團用地,還有日本憲兵隊駐地等;至于原來的教職工住宅和學生宿舍,或被占用,或任其荒廢。大道南側,由南向北,原來的二空橋聚落依然,多位漢、回族雜居。北越今昆山路至巴山路以南,在北陵大道與今嘉陵江街之間建起一片趟房,作為日本占領后同和自動車(原遼寧迫擊炮廠)的宿舍區(qū)。在原東大鐵工廠,先是將機械、鑄造、木工等廠并入滿洲車輛(原京奉鐵路工廠),其余部分則掛出了“奉天鐵路學院”的牌子,成為滿鐵培養(yǎng)火車司機、電工、調度、工務等人員的基地。學院的東正門依然對著北陵大道,院墻又南延到巴山路以北,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為東北微電子研究所的地方,作為鐵路學院實驗基地。再北越今寧山路原遼寧省立第三高中被迫停辦,校園則被日軍占用。

淪陷時期,北陵大道南段東側起建有日本人的別墅式豪宅,北端的張學良別墅則被改成日軍的“軍犬訓練所”[5]。東北向建成水泥預制的大板路直通日軍的北陵飛機場(原東北軍北陵航空場)。中段路東(今寧山路與北陵大街交口東北角)建起一座二層小樓,是日本警察派出所??梢哉f,北陵大道完全被日軍占領,并完全軍事化。

1938年,鋪裝柏油(時稱臭油漆),路名被改成萬年街。1946年,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路名被改成維德大街。1957年,路名被改成北陵大街[6],至今未變。北陵大街見證了歷史滄桑,見證了沈陽城市化進程。

猜你喜歡
公所昭陵土路
清代江南行業(yè)公所公共性探究
俊秀精勁的《段志玄碑》
“外洋會館圖記”之發(fā)現暨“十三行”正名考
臺紐約僑社要改掛五星紅旗
昭陵賦
寫小說的數學家或奇跡發(fā)明家
“唐昭陵杯”海內外征聯(lián)大賽征稿啟事
民國初年昭陵六駿的離散
鄉(xiāng)間土路
土路
韶关市| 霍林郭勒市| 调兵山市| 贵溪市| 绥棱县| 富裕县| 大关县| 汕尾市| 华坪县| 西乡县| 普陀区| 磐安县| 鄂尔多斯市| 武功县| 都安| 合水县| 定州市| 新竹县| 三都| 红原县| 新兴县| 靖江市| 河津市| 和硕县| 郑州市| 娱乐| 平江县| 金湖县| 冕宁县| 淮南市| 福贡县| 乌拉特中旗| 丘北县| 游戏| 吕梁市| 绍兴县| 电白县| 福泉市| 宁阳县| 偏关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