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當讀到一些富有思想性和解釋力的經(jīng)典之作時,我都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新近翻譯出版的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RandallCollins)的《文憑社會:教育與分層的歷史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即是這樣的一本著作。
就內(nèi)容而言,《文憑社會》一書考察的是1850-1978年間美國的教育發(fā)展歷程,作者以教育文憑的文化生產(chǎn)為研究切入點,運用社會學的理論方法考察分析了文憑的本質(zhì)和文憑異化的歷史生成過程,并揭示了美國學校教育與社會分層的內(nèi)在性關系,進而對當代資本主義教育制度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柯林斯構建了“文憑的通貨膨脹”這一解釋概念,指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獲得更高的學位,工作職位對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漲船高。當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某一教育文憑或學位時,其價值也就隨之下降。在美國,高中文憑在1940年之前還相對少見,而現(xiàn)如今,高中文憑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導致在找工作時幾乎一文不值。大學入學率在年輕人中超過了60%,大學學位也面臨著如高中文憑一樣的命運。結果,當學位不斷發(fā)生通貨膨脹,它們的主要價值就是重新投入教育市場,以獲取更高的學位。這似乎就進入了一個無窮無盡的循環(huán)過程中。而且,作者認為盡管不同國家教育通貨膨脹的速度有所不同,但自20世紀后半葉以來,卻不約而同地走上了這條道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柯林斯強調(diào),教育文憑的“通貨膨脹”是基于錯誤的前提發(fā)生的,那就是更多的教育能夠生產(chǎn)出更平等的機會、更高科技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和更多的好工作崗位。可事實上,他在書中從更深的層面向我們展示的是,學校并不是獨立于權力和階級而存在的世外桃源,也不是純粹為追求知識和真理而存在的象牙塔;而是在教育系統(tǒng)中始終存在著文化生產(chǎn)與權力關系的關系交集,由此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化教育恰恰完全可能成為既得利益者維系特權和掩蓋社會不平等的工具。這才是需要我們必須正視和警惕的潛在危險。
作者針砭時弊,以大量的統(tǒng)計資料實證性的揭穿了美國教育虛偽面紗下的種種神話,認為建立在教育基礎之上的文憑社會是一種不合理的分層機制,提醒人們不必對教育一再懷有烏托邦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