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 夫
本以為自己對廣西畫展已經心如止水,但看到楊誠先生油畫作品的那一刻,我的心不只是震撼了:久違了,久違了,在如今浮躁的世態(tài)下,竟然還有藝術家如此深度地關懷社會,關懷社會的發(fā)展,關心城市化進程中“人的命運”。如今,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已經屈指可數(shù)!慶幸我們還有一個楊誠。
在我看來,世界上一流的藝術大師筆下所描繪的歷史一定是“活著”的。無論是陳抱一先生的《香港碼頭》、顏文梁先生的《威尼斯圣保羅教堂》,還是徐悲鴻先生的《田橫五百士》,作品中所展現(xiàn)的無不是那個歷史時代的現(xiàn)實寫照。以《田橫五百士》為例,其畫面之壯闊,構圖之宏偉,在當時而言,堪稱中國油畫之最。而值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徐悲鴻先生痛感當時中國藝術界有人賣身屈服反動勢力,于是在悲憤中創(chuàng)作了《田橫五百士》,以鮮活的歷史事實批評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并進行深刻思考與關注,以表達藝術家的自我追求與堅守。楊誠先生作為一位藝術家,此次展出的50余幅油畫作品,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藝術家的眼光對當下中國城市發(fā)展進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進行深刻思考!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在無聲中給人強烈的心靈震撼。
很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如今的我們已經看不到桂林的山水“甲”在哪兒,看到更多的是被劈開的山體的灰白裂石和那些裸露的山之毛、糙之膚,我們的山清水秀已在飛速發(fā)展的城市化、工業(yè)化進程中被污染,且已然不復存在。楊誠先生的作品正是赤裸裸地表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因而其作品被賦予“清醒的風景”之稱號。但是,“風景”豈能“清醒”?清醒的是人,一位一直思考和關注中國當下和未來命運的熱愛祖國和熱愛生活的藝術家——楊誠。 其實我并不認識楊誠先生,甚至沒見過其人,但透過他的作品能感受到他的那份情懷。我已經很久未被某個畫展風格所“震撼”,但楊誠先生真的無愧于“廣西有實力的油畫家”這個稱號。我從未想過油畫作品還可以這樣畫,如《受傷的家園》那大片的石山幾乎占滿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受傷的山體那“著色”的方式,畫面左右兩側上方“布點”的若干“印章”,簡直就是“中國畫式”的再現(xiàn);又如《華山雄姿》高聳的絕壁與生風的山谷,其點點染染的筆法和畫面排版與技術處理和傳統(tǒng)中國畫如出一轍,大面積的涂抹“白”與點出的“黑”,濃重地突出中國畫色彩的源遠流長,楊誠先生巧妙利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黑與白的搭配比例,使整個畫面充滿大氣感,又不失油畫材料自身表現(xiàn)自然的厚重和深度感。 我想,楊誠先生油畫的獨特之處便是這手法上的“創(chuàng)新”。在他的作品中,所運用純物質的形和色,表現(xiàn)出自我精神世界的色、形、線。他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無聲的爭鳴與吶喊。觀楊誠先生的畫,你既可以看到當今中國“社會的寬容”,同時也可以看到畫家個人心境的正直坦然。中國畫家龐薰曾說:“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xiàn),藝術家利用各自的技巧,自由地、自然地表現(xiàn)出自我?!痹跅钫\先生的畫展上,我們的確看到了他的“自我表現(xiàn)”和“個人情感”。這種表現(xiàn)——通過其作品內在——傳達了他對祖國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深深關懷和眷念,同時也傳達出他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深思和焦慮。 大畫家徐悲鴻先生倡導現(xiàn)實主義繪畫精神,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我一直追隨徐悲鴻先生繪畫藝術理念,而楊誠不僅追隨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藝術理念,在其作品中很好地體現(xiàn),且在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堅守著這種理念,并一路前行。
作者簡介:耕夫,原名楊永波,廣西藝術學院建筑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