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恒澤,張麗霞*,向勤锃,韓曉陽,于謙,蔡魯
1.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園藝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山東 泰安 271018;2. 山東圣豪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茶樹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葉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有性繁殖茶苗相比,無性茶苗具有保持母本原有的優(yōu)良特性,后代性狀一致,繁殖系數(shù)高等優(yōu)點。
目前,扦插是茶樹最主要的無性繁殖方法[1]。在材料選擇上,主要以具有一定木質(zhì)化程度的一芽一葉 3.33 cm長短穗作為扦插材料[2-4]。隨著枝條成熟度的增加,細胞分裂活性下降,生根阻礙物質(zhì)增多[5-6],導(dǎo)致生根慢,根量??;而且長期采集半木質(zhì)化插穗,容易加快對母樹養(yǎng)分的消耗,削弱樹勢,不利于長期提供健壯插穗。嫩枝插穗在育苗過程中因失水快,管理條件要求高,在茶樹無性系苗生產(chǎn)中應(yīng)用較少,但是隨著現(xiàn)代設(shè)施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全光照彌霧技術(shù)的應(yīng)用可以為茶樹嫩枝扦插苗的生長提供更適宜的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嫩枝扦插生根快,生根量大,成苗快等優(yōu)點。
不定根的形成是茶樹扦插成功的首要條件[7],外源激素處理和內(nèi)源激素水平對茶樹不定根的誘導(dǎo)和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關(guān)于激素對茶樹扦插苗生長影響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外源生根劑種類及其濃度和浸泡時間對扦插苗生長的影響[2,8-10],另一方面主要是茶樹插穗扦插后內(nèi)源激素的動態(tài)變化[11]。但對于外源激素處理對茶苗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影響,以及內(nèi)外源激素總體水平對茶樹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長的影響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
在全光照微噴彌霧條件下,本研究對茶樹嫩枝進行不同修剪和生根劑浸泡不同時間處理,對嫩枝內(nèi)源激素含量和分布,浸泡生根劑前后生根部位內(nèi)源激素含量變化,以及扦插后插穗根系和地上部生長情況進行研究,探討茶樹嫩枝扦插適宜的生根劑處理時間和內(nèi)源激素水平,為茶樹嫩枝扦插提供實踐和理論上的依據(jù)。
茶樹(Camellia sinensisL.)為臺茶12號(又名金萱),樹齡為3齡,栽種于山東省肥城市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茶學(xué)系校外試驗基地,于2017年6月12日剪取茶樹一芽六葉嫩枝作為供試材料。
塑料大棚內(nèi)建有育苗池,育苗池內(nèi)鋪有15 cm厚珍珠巖作為育苗基質(zhì)。育苗池上方布設(shè)微噴彌霧管道,彌霧直徑為0.01 mm左右,用時間控制器控制噴霧時間和間隔時間。通過通風(fēng)、噴霧等措施將棚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0%左右,溫度控制在22~28℃。育苗前期以葉片不萎蔫為原則,通常每隔10 min噴霧5 s左右,早晨、傍晚和陰天減少噴霧時間,增大噴霧時間間隔,晴天中午與之相反。育苗后期,減少水分供應(yīng),適當煉苗。
浸泡生根劑之前剪取茶樹嫩枝頂部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梢(BL1)、半功能葉(L2)、第1片功能葉(L3)及其莖段(S1)、第2片功能葉(L4)及其莖段(S2)、第3片功能葉(L5)及其莖段(S3)、第4片功能葉莖段(S4),迅速置于液氮中,然后保存在-80℃條件下,用于內(nèi)源IAA、ZR、ABA和GA3含量測定。插穗修剪處理和編號見圖1(F3-1)。
根據(jù)頂梢芽葉摘除與否及保留功能葉的葉片數(shù),將茶樹插穗修剪成兩類,第一類保留頂梢(F-1組),保留1~3片功能葉,依次編號為:F1-1、F2-1、F3-1。第二類摘除頂梢(F-2組),保留1~3片功能葉,依次編號為:F1-2、F2-2、F3-2。將修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100 mg·L-1的ABT-1號生根劑中,浸泡深度為3 cm,每個處理分別浸泡 0、0.5、1、2、4 h,浸泡生根劑后,剪取插穗帶腋芽莖基部2 cm左右材料,立即放入液氮中,然后置于-80℃下保存,用于內(nèi)源IAA、ZR、ABA和GA3含量測定,剪取莖基部后,插穗剩余部分棄掉。隨后將經(jīng)生根劑不同浸泡時間處理的插穗扦插于育苗圃中。扦插時每個處理扦插20棵,重復(fù)3次。60 d后,將茶苗移出育苗圃。將移出育苗圃的茶苗洗凈后,進行根系指標和地上部生長指標測定,每個處理隨機選取長勢一致的茶苗 3株,其平均值作為1次重復(fù),對3個重復(fù)的平均值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圖1 插穗修剪處理及編號Fig. 1 The treatment and number of tea cuttings
1.4.1 內(nèi)源激素含量測定
取茶樹嫩梢不同部位莖葉和經(jīng)生根劑不同浸泡時間處理的插穗莖基部,液氮研磨成粉末,經(jīng)干冰處理后送至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12]進行IAA、ZR、ABA和GA3含量測定,每個處理重復(fù)3次。
1.4.2 生根指標測定
(1)生根條數(shù):計數(shù)統(tǒng)計;(2)最長根長:用直尺進行測定;(3)鮮質(zhì)量:將根切下,用電子天平稱量根系鮮質(zhì)量;(4)總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和根尖數(shù):取新鮮根,放在盛有水的硬塑料板中,用2007專業(yè)版WinRHIZO根系分析系統(tǒng)對根系進行掃描分析;(5)生根率:直接計數(shù)統(tǒng)計(生根率=生根茶苗數(shù)量/扦插苗總數(shù)×100%);(6)根系活力: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還原法測定根系活力[13]。
1.4.3 地上部生長指標測定
(1)成活率:直接計數(shù)統(tǒng)計(成活率=成活茶苗數(shù)量/扦插苗總數(shù)×100%);(2)鮮質(zhì)量:將根切除,用電子天平稱量茶苗鮮質(zhì)量;(3)枝梢長度:用直尺進行測定;(4)基部莖粗:用數(shù)顯游標卡尺進行測定;(5)葉片數(shù):直接計數(shù)統(tǒng)計。
用Excel 2003整理數(shù)據(jù),利用SPSS 19.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顯著性差異分析(Duncan法),采用Origin Pro 8.5進行圖形繪制。
2.1.1 茶樹嫩枝不同部位葉片內(nèi)源激素含量
從圖 2可以看出,茶樹葉片中IAA呈單峰變化趨勢,隨著葉片成熟度增加而增加,以第2片功能葉(L4)含量最高,隨后降低(L5<L4);ZR含量上部芽葉(BL1)低于 L2—L5,且L2、L3、L4之間差異不顯著;GA3含量隨葉片成熟度增加呈遞增趨勢,且各部位葉片差異顯著。ABA在BL1、L2和L3中含量基本一致,但顯著低于L4、L5。
2.1.2 茶樹嫩枝不同部位莖段內(nèi)源激素含量
茶樹嫩枝不同莖段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變化情況與葉片不同。從圖2可以看出,IAA含量從上部往下呈現(xiàn)階梯式下降,其中S1、S2和S3的IAA含量相近,而S4的含量則顯著降低;ZR含量呈單峰變化趨勢,以S2含量最高,且各莖段之間差異顯著。GA3隨著莖成熟度的增加含量下降。莖中 S1的 ABA含量顯著高于S2、S3和S4,但后三者中的ABA含量無顯著差異。
2.1.3 茶樹嫩枝不同部位葉與對應(yīng)莖段內(nèi)源激素含量比較
由圖 2可以看出,第 1片功能葉(L3)與其對應(yīng)莖段(S1)激素含量相比,其IAA、ZR和GA3含量無顯著差異,而ABA則顯著低于 S1。第 2片功能葉(L4)的 IAA、GA3和 ABA含量顯著高于其對應(yīng)莖段(S2),但ZR含量顯著低于S2。第3片功能葉(L5)中所檢測的 4種激素含量均大于其對應(yīng)莖段(S3),且差異顯著。
2.2.1 浸泡生根劑后對插穗莖基部內(nèi)源激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插穗基部浸泡生根劑后,不同內(nèi)源激素含量變化不同。與不定根誘導(dǎo)和形成有關(guān)的 IAA經(jīng)浸泡生根劑處理后其插穗基部含量均明顯增加,浸泡處理4 h的插穗基部IAA含量比浸泡生根劑前提高了2~4倍,但嫩度較高的插穗 F1-1、F1-2、F2-1基部在浸泡前期(1 h以內(nèi))IAA含量提升幅度較大,后期(1 h以后)則變幅較小,成熟度較高的插穗F2-2、F3-1、F3-2基部IAA含量則隨浸泡生根劑的時間延長呈遞增趨勢,在浸泡生根劑4 h時數(shù)值最大。
圖2 茶樹不同部位莖葉內(nèi)源IAA、ZR、ABA和GA3含量Fig. 2 The contents of endogenous IAA,ZR,ABA,GA3 in different leaves and stems
對不定根發(fā)育有抑制作用的ABA含量在浸泡生根劑前1 h的變化情況與插穗是否摘梢有關(guān)。在浸泡生根劑前 1 h,保留頂梢的插穗F1-1、F2-1基部ABA含量有顯著降低,F(xiàn)3-1的ABA含量緩慢上升;摘梢的插穗F1-2、F3-2在浸泡生根劑前1 h內(nèi)ABA含量明顯升高,F(xiàn)2-2則在浸泡生根劑0.5 h內(nèi)ABA含量快速上升。在浸泡生根劑2~4 h范圍內(nèi),摘除頂梢插穗F1-2、F2-2莖基部ABA含量開始下降,F(xiàn)3-2在該時間段內(nèi)ABA含量變化不大,到浸泡生根劑 4 h時,F(xiàn)1-2、F2-2、F3-2的 ABA含量與浸泡生根劑前基本一致。
茶樹插穗莖段基部 ZR和 GA3含量均較低,在生根劑浸泡過程中含量有增有減,ZR含量變化范圍為 4~10 ng·g-1,GA3變化范圍在4~8 ng·g-1。保留 3片功能葉插穗 F3-1、F3-2在浸泡生根劑 0~1 h范圍內(nèi),ZR含量分別上升了 70.12%和 63.70%,在 2~4 h內(nèi)含量略有下降。
2.2.2 浸泡生根劑后對插穗莖基部內(nèi)源激素比值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浸泡生根劑后可以影響插穗莖基部不同激素的比值。插穗保留1片功能葉(F1-1、F1-2)時,浸泡生根劑1 h與4 h的IAA/ZR值相近;保留2片功能葉時,保留頂梢插穗隨(F2-1)浸泡生根劑時間延長IAA/ZR值增加,去梢插穗(F2-2)以浸泡生根劑2 h時IAA/ZR值最大;保留3片功能葉(F3-1、F3-2)時,IAA/ZR隨浸泡生根劑時間的延長不斷增加。功能葉數(shù)越多的插穗,在浸泡生根劑 4 h后 IAA/ZR值及其與浸泡前IAA/ZR的差值越大。帶1片功能葉時,保留頂梢和摘除頂梢插穗 IAA/ZR值分別為 7.44和8.35,增加值分別為4.04和4.95;帶2片功能葉時,保留頂梢和摘除頂梢插穗IAA/ZR值分別為9.67和9.34,增加值分別為5.47和5.14;帶3片功能葉時,保留頂梢和摘除頂梢插穗IAA/ZR值分別為10.72和11.68,增加值分別為5.81和6.27。
IAA/ABA與(IAA+ZR+GA3)/ABA值變化趨勢基本一致。所有插穗IAA/ABA值在浸泡生根劑4 h后由浸泡生根劑前的0.5左右增至1.0左右,(IAA+ZR+GA3)/ABA值由浸泡生根劑前的小于0.8增加到1.0以上。其中,插穗F1-1和F2-1基部在浸泡生根劑1 h以內(nèi)上述兩個比值均增至1.0以上;而其他插穗則需要3~4 h時才能提高至1.0左右。
圖3 生根劑浸泡前后對莖段基部IAA、ZR、GA3和ABA含量的影響Fig. 3 The effects of rooting agent treatment duration on the contents of IAA,ZR,GA3 and ABA
圖4 生根劑浸泡前后對莖段基部激素比值的影響Fig. 4 The effects of rooting agent treatment duration on the phytohormone ratio of basal stems
由表1可知,除摘除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2-1)外,其他插穗的根鮮重、總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和根尖數(shù)都以浸泡生根劑4 h最大;而插穗的最大生根條數(shù)則隨著功能葉片數(shù)或莖基部成熟度的增加,所需要浸泡生根劑的時間越長,保留1片、2片和3片功能葉的插穗所需浸泡生根劑的時間分別為1 h以內(nèi)、1~2 h和4 h。所有插穗的根系活力在浸泡生根劑2 h以內(nèi)達到最大值。
在該育苗條件下,不同材料插穗生根率均為100%,由表1可以看出,保留頂梢和增加功能葉片數(shù)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功能葉數(shù)相同時,保留頂梢插穗在根鮮重、生根條數(shù)、根系活力、總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和根尖數(shù)方面要高于去梢插穗;在保留頂梢和摘除頂梢各自組內(nèi),隨著插穗保留功能葉片數(shù)的增加,茶苗根鮮重、生根條數(shù)、最長根長、總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和根尖數(shù)不斷增加。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隨浸泡生根劑時間的延長,移苗時茶苗平均質(zhì)量呈現(xiàn)先降低再升高的波動變化;在浸泡生根劑前1 h內(nèi),茶苗的平均株高和平均高度增加值(△H)變化不大,但是在浸泡生根劑1~4 h范圍內(nèi)不斷增加,且均以浸泡生根劑4 h達到最大值,分別為15.43 cm和5.53 cm;在浸泡生根劑2 h以內(nèi),茶苗平均基部莖粗和平均莖粗增加值達到最大值;生根劑不同浸泡時間處理對插穗新增功能葉影響不大。
所有扦插苗成活率均為100%,從表2和表 3可以看出,移苗時保留頂梢插穗的茶苗重量、高度增加值和新增功能葉都大于去梢插穗的,且前者均有2片左右新功能葉,而后者卻無。茶苗平均高度增加值不僅與插穗功能葉數(shù)有關(guān),而且與頂梢的保留或摘除密切相關(guān),其中,保留頂梢插穗其值隨功能葉數(shù)增加先降后增,摘除頂梢插穗則不斷下降。莖粗增加值隨插穗功能葉數(shù)增加而增大,此外,當插穗帶1片和3片功能葉時,莖粗增加值表現(xiàn)為帶梢插穗大于去梢插穗,帶2片功能葉時情況相反。
表1 生根劑不同浸泡時間處理對茶樹扦插苗根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Table 1 Effects of rooting agent treatment duration on rooting in tea clones
注:大寫字母表示每一項縱列顯著性差異(P<0.01),小寫字母代表每一項橫行顯著性差異(P<0.05)。F1-1:保留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1-2:摘除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2-1:保留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2-2:摘除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3-1:保留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F3-2:摘除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下同。Note: Different uppercase letters in the table indicat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column at the P<0.01 level and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row at the P<0.05level. F1-1: Cuttings with one functional leaf andapical shoot. F1-2: Cuttings with one functional leaf andexcised apical shoot. F2-1: Cuttings with twofunctional leaves andapical shoot.F2-2: Cuttings with twofunctional leaves andexcised apical shoot. F3-1: Cuttings with three functional leaves andapical shoot. F3-2: Cuttings with three functional leaves andexcised apical shoot.The same below.
表2 扦插前插穗形態(tài)指標Table 2The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tea cuttings before cuttage
在保留4片功能葉的綠色嫩枝中,茶樹插穗第 1至 3片功能葉對應(yīng)莖段(S1—S3)中IAA含量相對穩(wěn)定,第2至4片功能葉對應(yīng)莖段(S2—S4)中ABA含量相近。插穗莖基部激素含量及扦插苗的生長受生根劑浸泡時間、頂梢保留或摘除以及功能葉數(shù)的影響。
生長素由幼嫩莖葉合成,通過極性運輸被運到插穗基部,促進生根[14-15]。浸泡100 mg·L-1ABT-1號生根劑有利于提高插穗莖基部 IAA含量,并使 IAA/ZR、IAA/ABA和(IAA+ZR+GA3) /ABA值增加,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長。另外,保留頂梢的插穗在扦插苗生長過程中,能持續(xù)為茶苗供應(yīng)IAA,使插穗莖基部 IAA維持在一定水平,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長。
浸泡生根劑可以改變插穗莖基部內(nèi)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保留頂梢?guī)?片和2片功能葉插穗(F1-1、F2-1)在浸泡生根劑前期 1 h內(nèi) IAA含量快速增加,在 1~4 h范圍內(nèi) IAA含量相對穩(wěn)定;其他插穗(F1-2、F2-2、F3-1、F3-2)則在浸泡生根劑4 h后達到最大值。成熟度高的嫩枝 IAA含量在浸泡生根劑過程中增加較快,可能因為輸導(dǎo)組織發(fā)育更為健全,有利于外源生根劑進入插穗并促進內(nèi)源 IAA的合成。在浸泡生根劑前期,可能因為保留頂梢的插穗葉面積大,蒸騰拉力大,摘除頂梢由于傷口愈合等原因,降低了蒸騰拉力,使得保留頂梢插穗IAA含量上升較摘除頂梢插穗快。
機械損傷和干旱脅迫可以提高植物內(nèi)源ABA水平[16],ABA對不定根的形成有抑制作用[17]。由于機械損傷和干旱脅迫,使摘除頂梢插穗的ABA含量在浸泡生根劑前期明顯上升,浸泡生根劑后期,由于復(fù)水及生根劑的作用,使得插穗內(nèi)ABA含量趨于穩(wěn)定甚至開始降低。ABA含量的減緩增長或降低有利于不定根的發(fā)生。
細胞分裂素對生長素有拮抗作用,含量過高抑制不定根的形成[18]。另一方面,細胞分裂素參與維管發(fā)育的調(diào)節(jié),可以促進莖的增粗[19]。而且 IAA/ZR值高有利于根的生長,IAA/ZR值低有利于莖的生長。在浸泡生根劑過程中,ZR含量變化不大,但IAA/ZR值不斷增加。因此,浸泡生根劑時間短,IAA/ZR值低,有利于莖的增粗;浸泡生根劑時間長,IAA/ZR值高,有利于根系的發(fā)育。
保留頂梢?guī)?片和2片功能葉插穗(F1-1、F2-1)浸泡生根劑 0.5~1 h后 IAA/ABA 和(IAA+ZR+GA3)/ABA值可增至 1.0以上,其他插穗(F1-2、F2-2、F3-1、F3-2)則在浸泡生根劑 4 h后上述兩個指標達到最大值。IAA、ZR和GA3屬于生長刺激型激素,ABA屬于生長抑制型激素[20]。IAA/ABA 和(IAA+ZR+ GA3)/ABA值增加有利于生根,前人研究也發(fā)現(xiàn),IAA/ABA值與插穗的生根能力成正相關(guān)[6,11]。
保留頂梢和一定數(shù)量的功能葉有利于茶樹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長[21]。適宜茶樹嫩枝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長的材料為保留頂梢?guī)?片功能葉插穗。摘除頂梢處理的扦插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長雖然不如保留頂梢的,但是對于半生產(chǎn)和半提供插穗的茶園而言,進行春季扦插,摘除頂梢一方面可以協(xié)調(diào)茶葉生產(chǎn)與苗木生長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打頂可以解除頂端優(yōu)勢,促進莖的增粗和莖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積累。
另外,對于茶樹不同品種,木質(zhì)化程度高的插穗內(nèi)外源激素水平對茶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長的影響,以及外源激素通過哪些信號途徑影響到內(nèi)源激素水平從而影響生根還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