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媛莉
《寵兒》
項目開拍前,我們觀看了很多不同風格的電影,希望從不同角度獲得靈感。歷史傳記片,如米洛斯·福爾曼執(zhí)導的《莫扎特傳》、尼古拉斯·希特納執(zhí)導的《瘋狂的喬治王》以及彼得·格林納威的《畫師的合同》,這些影片導演運用了很大膽的電影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符合特定年代風格的語言運用和視覺呈現(xiàn)上做出了新意。
我們也看了一些當代片,比如安德烈·祖拉斯基的《著魔》、喬拉·赫茲的《焚尸人》和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發(fā)條橙》等多部影片,這些影片在攝影和鏡頭運用方面給我很多啟發(fā)。我們希望通過借鑒進行創(chuàng)新,突破常規(guī),打破局限,打造一部標準的歷史題材年代電影。
于是,我們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從劇本到服裝造型的設計,采用了現(xiàn)代風格元素,例如羽毛、復古牛仔等現(xiàn)代服飾元素的使用,在忠實歷史的基礎上尋求新鮮感。加上超廣角鏡頭和特寫鏡頭的運用,以及大量鏡頭的調(diào)配共同形成了一種“抽離現(xiàn)實”的電影語言,營造出幽閉空間的電影氛圍。
《羅馬》
《羅馬》是我參與的第一部不參考任何電影或受任何其他因素影響的作品,我希望保證影片的純粹。事實上,不管是在劇本創(chuàng)作還是拍攝過程中,我都以此為前提。當意識到我處理一個鏡頭的方式和某位電影大師有相似性,或者我發(fā)現(xiàn)我自己不由自主地吹起一部電影插曲的口哨時,我就會立即制止我自己,并徹底改變之前的拍攝方式。有一次,藝術指導尤吉尼奧·卡巴萊羅問我:“你為什么改變?那樣的表達方式明顯更好看!”我回答說:“那不是我的方式。我希望用我的方式去表達?!?/p>
現(xiàn)在有種說法是,“電影都是互相借鑒、互相影響的,因為所有的電影制作者都有屬于影迷的共同基因。所以,這種慣例很難被打破,電影只是部分呈現(xiàn)出來導演的個性和想法?!?/p>
如果一定要說我借鑒了哪些大師的風格,我能想到的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或者是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我可能更多會參考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我的作品的確采用了新現(xiàn)實主義,新現(xiàn)實主義也是觸發(fā)我對藝術電影熱愛的原始動因。
制作過程中,我的一位剪輯師說電影中的一幕讓他想到了意大利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一開始聽到這樣的評價我很意外,但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之后每當我看到那個畫面,就會想到獨特的“費里尼風格”,于是,我索性保留了那個風格。
其實,導演之前接觸過的所有電影大師都會對他拍攝影片產(chǎn)生影響。一代電影大師會影響老一代電影人,也會影響新一代電影人。年輕的電影人也可以成為當代大師。電影正是由這些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生產(chǎn)出來的。
《副總統(tǒng)》
從一開始,我就不想按照傳統(tǒng)政治傳記片的老路子去拍《副總統(tǒng)》。美國副總統(tǒng)切尼真實的人生故事已經(jīng)很有看點,以至于不能簡單地用傳統(tǒng)三幕劇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再匆匆給它做個結(jié)尾。
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特意參考了保羅·索倫蒂諾在2008年指導的電影《大牌明星》(IL Divo),這部電影講述了意大利前總統(tǒng)朱利奧·安德烈奧蒂的故事,他曾在26樁大小官司中被控貪污和與黑手黨勾結(jié)等罪名,但卻全身而退。這部影片的風格極為獨特,演員托尼·塞爾維洛在表演時就像戴著一副冰冷面具,同時以喜劇漫畫的形式塑造了這位政壇人物的形象。這部電影本身在表達上也像“被冰封一樣”,慢慢進入慢動作,在樂聲和圖像中戛然而止。
這部電影給了我靈感。我意識到政治影片沒有什么標準和模式。沒有一種電影模式可以讓所有觀眾都買單。在此之前,我也在電影中采用過這種拍攝風格和制作手法,看過保羅·索倫蒂諾的電影之后,我更堅信了這種形式能成功。
《冷戰(zhàn)》
說實話,我拍《冷戰(zhàn)》時并未受到其他任何一個導演的影響。但是從骨子里來說,那些我喜愛的各個年代的導演和影片都給我?guī)砹藵撘颇挠绊?,比如揚·內(nèi)梅克 、斯洛博丹·希揚、沃伊切赫·哈斯、安杰伊·瓦依達、讓-呂克·戈達爾、米洛斯·福爾曼、比利·懷爾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羅伯特·布列松、羅伯托·羅塞利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