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蔓,江漢美,馬銀宇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湖北省藥用植物研發(fā)中心,湖北 武漢 430065
桑MorusalbaL.屬于??芃oraceae桑屬MorusLinn,喬木或灌木;樹皮黃褐色,小枝有細毛;葉呈卵形,葉基呈淺心形,葉端尖,且葉邊緣有粗鋸齒;聚花果呈卵狀橢圓形,成熟時暗紫紅色,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兩用植物[1],并在醫(yī)藥、食品、畜牧業(yè)等方面應用廣泛[2]。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桑的入藥部位包括桑葉、桑枝、桑白皮和桑椹,分別來源于桑的干燥葉、嫩枝、根皮及果穗,其功效相似但又各有其特點。桑葉的主要藥理作用為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桑枝的主要藥理作用為祛風濕、利關節(jié);桑白皮的主要藥理作用為平喘、利尿;桑椹的主要藥理作用為滋陰補血[3]。目前對桑不同部位的黃酮、多糖、生物堿等類活性物質的研究較多[2,4],但其揮發(fā)性成分的研究相對較少,首先從未將桑不同藥用部位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比較分析,其次提取方法均僅限于水蒸氣蒸餾法。所以此實驗采用HS-SPME-GC-MS對桑不同藥用部位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提取和分析比較。
手動固相微萃取裝置(德國IKA公司);氣相-質譜-計算機聯用儀(美國Hewlett-Packard公司,6890/5973型);65 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纖維頭(美國Supelco公司);頂空瓶(15 mL);JY1002型電子天平(上海浦春計量儀器有限公司,d=0.01 g)。
桑葉、桑枝、桑白皮和桑椹藥材均購于湖北強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湖北中醫(yī)藥大學生藥教研室張秀橋教授鑒定分別為??浦参锷orusalbaL.的干燥葉、嫩枝、根皮及果穗。
經過綜合考察得出最佳的固相微萃取條件:取桑葉粉末0.8 g,置于15 mL頂空瓶中,插入裝有65 μm PDMS/DVB萃取纖維頭的手動進樣器,150 ℃下預平衡10 min,再伸出萃取頭頂空萃取15 min,取出立即插入色譜儀進樣口(溫度230 ℃)中,解吸3 min。桑枝、桑白皮和桑椹萃取方法同上。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HP-5MS(30 m×0.25 mm,0.25 μm);載氣:He(99.999%);流速:0.8 mL·min-1;進樣口溫度:230 ℃;采用程序升溫:初始溫度為50 ℃,以10 ℃·min-1升溫至230 ℃。
2.2.2 質譜條件 離子源:EI源;離子源溫度:230 ℃;四級桿溫度:150 ℃;電子能量:70 eV;倍增管電壓:1.2 kV;接口溫度:230 ℃;質荷比(m/z):35~550。
通過數據處理系統和面積歸一化法對各總離子流圖中的各組分相對百分含量進行計算,然后通過NIST08質譜數據庫對各峰的質譜圖進行檢索,并且結合其相對保留時間,確定各個組分。從桑葉中分離出23個峰,鑒定出19個成分,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87.11%;從桑枝中分離出15個峰,鑒定出13個成分,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83.57%;從桑白皮中分離出21個峰,鑒定出16個成分,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90.37%;從桑椹中分離出13個峰,鑒定出10個成分,占總揮發(fā)性成分的82.65%。
其中,桑葉中揮發(fā)性成分含量最高的為甲基庚烯酮,占揮發(fā)性成分的14.92%,其次為壬醛(9.3%)、右旋萜二烯(6.85%)、酞酸二乙酯(6.38%)、薄荷酮(6.09%)等。桑枝中揮發(fā)性成分含量最高的為癸醛,占揮發(fā)性成分的13.67%,其次為右旋萜二烯(10.86%)、壬醛(9.89%)、2-正戊基呋喃(7.52%)、1-辛烯-3-醇(7.31%)等。桑白皮中揮發(fā)性成分含量最高的為桉葉油醇,占揮發(fā)性成分的33.13%,其次為甲基庚烯酮(13.61%)、2-正戊基呋喃(7.19%)、壬醛(7.03%)、薄荷酮(3.89%)等。桑椹中揮發(fā)性成分含量最高的為壬醛,占揮發(fā)性成分的23.47%,其次為己醛(14.7%)、1-辛烯-3-醇(12.24%)、癸醛(7.43%)等。具體結果見圖1和表1。
注:A.桑葉;B.桑枝;C.桑白皮;D.桑椹。圖1 HS-SPME-GC-MS分析桑不同藥用部位揮發(fā)性成分總離子流圖
峰號化合物名稱分子式相對質量分數/%桑葉桑枝桑白皮桑椹1己醛 CaproaldehydeC6H12O2.704.182.2314.702正己醇 Hexyl alcoholC6H14O—3.98——31-乙酰環(huán)己烯 1-acetyl-1-cyclohexeneC8H12O1.95———4高瓜氨酸 Lysine,N6-carbamoyl-(6CI,7CI)C7H15N3O33.72———5庚醛 HeptaldehydeC7H14O———5.2861,1,3-三甲基環(huán)戊烷 1,1,3-trimethyl-CyclopentaneC8H16—4.19——7(E)-2-庚烯醛 trans-2-HeptenalC7H12O———4.748苯甲醛 BenzaldehydeC7H6O———3.2391-辛烯-3-醇 1-Octen-3-olC8H16O2.127.312.7012.2410甲基庚烯酮 6-Methyl-5-hepten-2-oneC8H14O14.924.8613.613.09111-乙基環(huán)己烯 1-EthylcyclohexeneC8H144.01———122-正戊基呋喃 2-PentylfuranC9H14O—7.527.19—13(E,E)-2,4-庚二烯醛(2E,4E)-Hepta-2,4-dienalC7H10O6.76———14正辛醛 octanalC8H16O———2.8515鄰異丙基甲苯 1-isopropyl-2-methylbenzeneC10H14——2.66—16(+)-(4R)-檸檬烯(+)-(4R)-LimoneneC10H166.8510.86——17桉葉油醇 CineoleC10H18O2.79—33.13—18苯乙醛 PhenylacetaldehydeC8H8O———5.62192,6-二甲基-5-庚烯醛(甜瓜醛)2,6-Dimethyl-5-heptenalC9H16O——1.15—203,5-辛二烯-2-酮 3,5-octadien-2-oneC8H12O5.307.29——21壬醛 1-NonanalC9H18O9.309.897.0323.47222,3,6-三甲基-1,5-庚二烯 2,3,6-trimethyl-1,5-HeptadieneC10H182.71———23樟腦(+)-camphoC10H16O1.67———24薄荷酮 MenthoneC10H18O6.095.113.89—254-甲氧基-1,2-苯二胺 4-methoxy-o-phenylenediaminC7H10N2O——2.14—26薄荷醇 MentholC10H20O—1.98——27(-)-4-萜品醇(-)-4-TerpineolC10H18O——1.52—28十二烷 DodecaneC12H262.64———29松油醇(-)-alpha-TerpineolC10H18O——2.88—30癸醛 DecanalC10H20O—13.673.857.43312-羥基桉樹腦 2-HydroxycineoleC10H18O2——3.25—32正戊基-2-呋喃酮 1-(2-furanyl)-1-HexanoneC10H14O23.06———335-烯丙基愈創(chuàng)木酚 5-AllylguaiacolC10H12O2—2.732.08—34十四烷 TetradecaneC14H30——1.06—35甲基丁香酚 Methyl eugenolC11H14O21.51———36橙花基丙酮 NerylacetoneC13H22O2.63———37酞酸二乙酯 Diethyl phthalateC12H14O46.38———
注:—表示未發(fā)現。
本研究結果表明,桑不同部位的揮發(fā)性成分組成和含量有所不同。又四者的主要藥理作用有所不同,故桑的不同藥用部位在臨床應用上不能相互替代。
首先,桑葉、桑枝、桑白皮和桑椹具有共有的揮發(fā)性成分,并且一部分具有藥理作用。桑葉、桑枝、桑白皮和桑椹共有4種揮發(fā)性成分,分別為己醛、1-辛烯-3-醇、甲基庚烯酮、壬醛,其所占含量比例各有不同。其中,己醛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的藥理作用[5],1-辛烯-3-醇(蘑菇醇)對革蘭陽性細菌有抑制作用[6],甲基庚烯酮和壬醛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菌作用[7-8]。桑枝、桑白皮和桑椹共有的揮發(fā)性成分有癸醛,其對細菌有抑制作用[9];桑葉、桑枝和桑白皮共有的揮發(fā)性成分有薄荷酮,其具有局麻、局部止痛和利膽等作用[10];桑葉和桑枝共有的揮發(fā)性成分中的右旋萜二烯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并且具有抗癌作用[11];桑葉和桑白皮共有揮發(fā)性成分有桉葉油醇,其具有安定[12]、殺菌殺蟲[13]、發(fā)汗興奮[14]和消炎作用,并且其水合物可作為祛痰鎮(zhèn)咳藥[15]。
其次,桑葉、桑枝和桑白皮中各自含有一定藥理作用的揮發(fā)性成分。桑葉中的樟腦有強心、鎮(zhèn)痛、止咳等作用[16],還有甲基丁香酚有鎮(zhèn)咳、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作用[17]。桑枝中的薄荷酮有祛痰、利膽、解痙等作用[18-19]。桑白皮中的松油醇有止咳、解熱、抑菌等作用[20],還有(-)-4-萜品醇有鎮(zhèn)咳平喘和抗過敏作用[21]。
另外,桑不同藥用部位中某些成分還與某部位的主要藥理作用相對應。例如,桑葉中桉葉油醇的發(fā)汗興奮作用、樟腦的消炎止咳作用與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的藥理作用相對應,還有桑白皮中松油醇的止咳作用、(-)-4-萜品醇的鎮(zhèn)咳平喘作用與桑白皮平喘的藥理作用相對應。所以桑不同藥用部位的揮發(fā)性成分與藥理作用的聯系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確定。最后,此實驗首次采用HS-SPME-GC-MS法對桑不同藥用部位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提取和分析比較,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桑資源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