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冠心病患兒給予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lián)合給藥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價分析。方法:納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8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支持對癥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氯吡格雷治療,對兩組患者療效與不良反應情況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為85.42%,觀察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給藥期間藥源性不良反應率為6.25%,對照組為18.7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冠心病患者給予氯吡格雷治療,相較于阿司匹林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均較高。
關鍵詞:冠心病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安全性
冠心病是由冠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狹窄甚至阻塞,進而影響心臟供血供氧引起一系列病變,是臨床診療中慢性心衰、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病變的主要誘因[1]。以心絞痛為最常見癥狀,而心肌梗死、猝死是冠心病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臨床治療以積極抗血小板活化與聚集為主,阿司匹林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效果顯著,但長期給藥會對患者消化系統(tǒng)及凝血功能產(chǎn)生影響,氯吡格雷近年來在冠心病的治療中的應用逐漸增多,本次研究就上述兩種藥物的應用效果與安全性進行評價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男55例,女41例,年齡58~76(68.49±5.13)歲,病程25~63(51.05±7.48)個月。納入標準:確診冠心病患者;治療依從性高者;近2個月未給予針對性藥物治療者;知曉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胃潰瘍者;藥物過敏或不耐受者;精神異常者。根據(jù)患者入院順序進行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確診后均給予常規(guī)支持對癥治療,給予抗炎補液、抗凝調脂等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國藥準字: H20103712)治療,單次給藥劑量100mg,每日給藥1次,觀察組患者給予氯吡格雷(國藥準字:J20130007)治療,單次給藥劑量50mg,每日給藥1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給藥2個月。
1.3、觀察指標
1.3.1、治療相關性不良反應評價[2]:觀察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藥源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常見有異常出血、胃腸道不適、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結果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結果比較采用2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連續(xù)給藥2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為85.42%,觀察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給藥期間藥源性不良反應率為6.25%,對照組為18.75%,觀察組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是以心肌缺血缺氧為主要表現(xiàn)的心血管病變,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心絞痛發(fā)作、心律失常,嚴重時易出現(xiàn)心衰甚至猝死情況,是一種對患者生命安全威脅較大的疾病。臨床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阿司匹林在本病治療中最為常用,屬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在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動脈血栓的形成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氯吡格雷屬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同樣具有較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效。冠心病以中老年人群多見,機體耐受能力相對較差,同時各類慢性病變的發(fā)病率較高,因而冠心病治療除卻以療效為首要考慮因素外,治療的安全性也極為重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氯吡格雷的療效與安全性均具有較為顯著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的藥物治療中,采用氯吡格雷的效果確切,安全性高,應用及推廣的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石鳳華.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8,10(136):36-37.
[2] 高瞻,沈玉婕.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5):75-76.
作者簡介:黃生焜,1977.05.26出生,男福建省泉州市,大專學歷,主治醫(yī)師,單位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湖洋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郵編362608,從事臨床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