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清
摘 要:初中語文之中使用情趣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欲望,營造情趣語文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感悟語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良好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趣教學;實施策略;方法措施
一、情趣教學開展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宋代理學家程頤認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興趣,會使學生充滿激情,全神貫注聽講、積極主動學習、熱情參與討論、認真細致做筆記,遇到困難能主動請教老師、同學,積極查詢資料釋疑,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促使其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2)有利于形成樂教樂學的教學態(tài)勢。部分教師習慣于灌輸式教學,機械重復被認為是“鞏固”練習,死記硬背成了“強化”,結果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教師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氛圍,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生會產(chǎn)生深厚的學習興趣,也會使教師產(chǎn)生成就感,促使其主動投入到教學研究中去。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會形成樂教樂學的教學態(tài)勢。(3)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走不出空洞說教的樊籬,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思想沒有得到解放、心靈未能得到舒展、個性也得不到張揚,導致其人文性缺失,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成了千人一面的“產(chǎn)品”。情趣教學崇尚務實、回歸本真,有利于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使學生熱愛語文學習,促進個性化發(fā)展。
二、教師應先培養(yǎng)自身的語文情趣
語文教學是一種對話的藝術,不僅是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更是師生之間的對話。語文教師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教書匠”,而應該是語文課堂的引導者和傾聽者,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自身與文本“充分對話”之后,帶著文本走向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的思考與感悟。因此,語文教師要比學生有語文情趣,要將情感熔鑄到文本當中,才能感染學生,才能為師生之間、學生與文本直接的交流做好鋪墊。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他的課堂無遺是充滿濃厚情趣的。
三、使用富有情趣的語言
當人對某件事物產(chǎn)生相應的興趣時便會主動地對這件事物進行研究和探索,可見興趣是人行為最根本的動力。正因如此,對于初中生而言便可通過情感對興趣的激發(fā)來作為其學習的動力。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的有效運用是能激發(fā)初中生情趣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抒情語言的運用。通過抒情語言的運用,初中語文老師可以有效將教學的內(nèi)容以語言的形式進行描述,通過以情激情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進行聯(lián)想,使學生能在學習中被課文內(nèi)容所包含的情感所影響而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可在教學中加強對幽默語言的運用。幽默語言的運用可以有效使語文的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并且也能有效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四、比賽教學方法的利用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fā)展,競爭形勢處于愈演愈烈的狀態(tài)。因此,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中,應當對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有更深化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具有良好的發(fā)展方向,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課堂實踐教學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使學生接收到積極向上的精神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用知識豐富自己,同時也可以利用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充實自己。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并舉辦比賽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舉行一次背誦比賽,讓學生對陶淵明的詩進行理解與背誦,同時應用獎勵制度,對背誦得多、理解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教師也應當對學生的理解予以正確的評價與引導,為學生指引正確的學習方向。
五、設置疑問鞏固情趣教學
在教師設置疑問,解答疑惑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與歸納論證,經(jīng)過不斷練習,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概括知識,總結歸納的過程其實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記住答案而是學會運用相同的知識點處理不同的問題,把知識與經(jīng)驗轉化為學生特有的能力與習慣。這種教學鍛煉是對情趣教學模式的深化,是對情趣教學模式的鞏固與效果反饋,在學生的運用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六、和諧的師生關系升華情趣教學
無論是哪一科目的教學學生都應當作為主體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而要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其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就要求教師能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更加有效地溝通與交流,從而在課堂上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對教學“情趣”的運用,也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語文課堂中得到充分有效的發(fā)揮。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個性以及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以加強對學生興趣的了解,進而以此為依據(jù)來充分發(fā)揮教學中“情趣”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便在教學中通過相同的情感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七、科學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這對于實施趣味化教學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借助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降低學生語文學習的枯燥性,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嘗試運用情趣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將情趣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精心設計教學課件,認真組織課程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理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贊.讓學生樂學語文——初中語文教學之淺見[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9):1
[2]秦春香.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情趣的提高[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