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倫
內容摘要:葉賽寧的抒情詩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以1917年的十月革命為界。他的前期抒情詩內容,主要描寫農村的俄羅斯;后期的抒情詩內容較之前期有所擴展。對俄羅斯農村母親般的愛的抒懷,是葉賽寧抒情詩的恒久主題。作為一個影響頗大的抒情詩人,葉賽寧抒情詩的藝術技巧精純圓熟有口皆碑,思想內容或有矛盾消極則留存爭議。
關鍵詞:抒情詩 俄羅斯農村 思想矛盾
葉賽寧是蘇聯(lián)十月革命前后詩壇涌現(xiàn)的一顆璀璨新星,他的詩歌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軸俄羅斯大地多姿多彩的畫卷,蘇聯(lián)文學的奠基者高爾基稱他是大自然專門為了寫詩、為了表達綿綿不絕的田野哀愁以及對世間所有動物的愛而創(chuàng)造的一個器官。
一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1895年10月3日(一說9月21日)出生于梁贊?。箍茤|南)梁贊縣柯茲明斯克鄉(xiāng)康斯坦丁諾伏村。梁贊地處俄羅斯平原最肥沃的區(qū)域,那里有遼闊的草原、蒼郁的森林和油潤的黑土,匯聚了大量以耕植為生的農民。葉賽寧的全部童年就是在這片原野上度過的。
葉賽寧1916年參軍入伍,經(jīng)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爭令葉賽寧的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蕩,他親眼目睹俄國農民在這場浩劫中經(jīng)受了怎樣的痛苦,無數(shù)百姓不僅將自己以及家庭的全部所得,無償?shù)刭r進戰(zhàn)場這個沒有休止的無底洞,還得承受親人離別死難的悲傷,因此當十月革命來臨之際,青年詩人立刻表示歡迎,就像勃洛克等具有愛國意識的詩人們一樣,他們是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方式來歡迎革命的,對于葉賽寧來說,又是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來接受這一切的。
葉賽寧自1915年出版詩集《亡靈節(jié)》(標出的年份是1916年)以后,相繼出版了《天青色》《基督變容節(jié)》《鄉(xiāng)村祈禱書》《瑪利亞的泉水》等詩集,另外還寫有長詩、散文和詩劇等,其中最能彰顯他的創(chuàng)作獨特成就的是抒情詩。
對葉賽寧詩歌創(chuàng)作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勃洛克(俄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詩人,早期詩作具有象征主義、神秘主義的特征,之后的詩作注意吸納民間富有社會意義的素材,代表作有《十二個》等),勃洛克是一個真正無畏的詩人,同時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其次要數(shù)別內衣和克留耶夫了。葉賽寧說過,別內衣在形式方面給了他許多幫助,而勃洛克和克留耶夫教會了他怎樣抒情。
葉賽寧的詩歌創(chuàng)作時代,現(xiàn)代派文學思潮風起云涌,在俄國詩壇,象征主義、頹廢派、未來主義等詩歌流派,各自占據(jù)一席之地。1919年,葉賽寧與一些詩人發(fā)起意象主義宣言,呼喊“形象本身就是目的”、“形象戰(zhàn)勝思想”等要求純藝術的口號,然而不久他便拋卻了這種創(chuàng)作思想,認為“它只是追求有機的形象,而置真實于不顧”。由于對十月革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認同,又加上個人生活的變故和不幸,詩人一度陷入苦悶迷惘之中,這一時期的不少詩篇(如《我不悔恨,不呼喚,也不哭泣》等),就沾有些許頹唐的色彩。在葉賽寧生命最后的兩年里,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再一次掀起了高潮,不但在數(shù)量上超越了他在沉郁時期的篇數(shù),而且在內容與風格方面也寫出了與先前迥異的歌頌斗爭、先進農民和人民領袖的格調高揚的作品(如《安娜·斯涅金娜》《大地的船長》等),正如葉賽寧自己所稱的,他開始追求從普希金起創(chuàng)立的俄國詩歌的傳統(tǒng)。讓人扼腕嘆息的是,就在詩人創(chuàng)作的盛年時期,因為始終無法排除精神上的危機,1925年12月28日,葉賽寧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一顆閃耀著熾灼光華的明星就此隕落。
二
葉賽寧的抒情詩創(chuàng)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以1917年的十月革命為界。他的前期抒情詩,主要描寫農村的俄羅斯,雖然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人間不平等的痛恨(痛恨是因為自然的美被人間的丑扭曲了的緣故),但更多的是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詩人的筆觸十分廣泛,田間、森林、草原、河流、天空、四季、晨昏、村舍、植物、動物以及農民的生活習俗等大小事物無不納入他的抒情詩范圍,這些事物一經(jīng)他的表現(xiàn),就會顯出一種靈動的、讓人難以忘懷的印象。
“小河安謐地睡了,/幽黑的松樹林不再喧囂,/夜鶯停止歌唱,/秧雞也不啼叫。/夜,四周靜悄悄,/只有溪流輕輕歡跳,/月亮灑下一片光輝,/大地頓如銀子般妖嬈。/河流閃著銀光,/小溪閃著銀光,/被刈過的草原上/青草也閃著銀光。/夜,四周靜悄悄,/大自然中一切都睡了。/月亮灑下一片光輝,/大地頓如銀子般妖嬈?!保ā兑埂罚┬≡娺\用白描、比喻和擬人寓情于景,小到青草、溪流、夜鶯、秧雞,大到松林、草原、大地、四周,展示了大自然的靜穆之美,映現(xiàn)出詩人恬淡的心境。
“金光燦燦的星星昏昏欲睡,/明鏡似的河灣搖曳顫動,/晨曦映照著小河灣,/染紅了那漁網(wǎng)似的天穹。/睡意惺忪的小白樺微笑了,/梳理著柔軟如絲的發(fā)辮。/綠色的瞿麥發(fā)出窸窣聲,/露珠的銀光一閃又一閃。/籬笆旁的蕁麻長起來了,/用五彩繽紛的珠母貝把自己打扮;/它淘氣地點著頭低聲私語:/‘早晨好呵,早安!”(《早安》)暖色調的文字勾勒出早晨的星星、河灣和天空的各自神態(tài),比擬的手法凸顯了小白樺、瞿麥和蕁麻的俏皮活潑,作者的愉悅之情溢于言表。
善用比喻是葉賽寧抒情詩的一大特色。他的比喻,常常以生活中的習見事物當作喻體,由于喻體本身也是一種形象,所以能夠明白地揭示本體的形態(tài),自有一種樸素的實在的美。比如寫白樺的外表像是一根根大蠟燭(《已經(jīng)是夜晚,露珠》);寫鐵匠打鐵的手臂像是撒開一張紅色的網(wǎng)(《鐵匠》);寫花穗上的露珠像是一對對明亮的耳環(huán)(《稠李樹》);寫陽光像是刨平的木板條(《竹籬上掛著水楊梅》);寫松樹的陰影像是婦人的頭巾(《烏云在林中織好了花邊》);寫月亮像一只大圓面包(《啊,陰雨綿綿的地方》)等。
善用對比則是葉賽寧抒情詩的又一特色。他的對比,往往把感覺中的視覺聽覺作為表現(xiàn)手段,形象化地顯示兩者之間的差異或對立,情感的流露顯而易見。例如“在白菜地的畦壟上,/流動著紅色的水浪,/那是小小的楓樹苗兒/正吸吮母親綠色的乳房?!保ā对诎撞说氐钠鑹派稀罚┦悄蒙实膶Ρ仍亣@自然之美;“她滿臉淚痕,只祈求一塊吃剩的干面包,/屈辱和不安使她的聲音變得弱小,/這聲音壓不倒住宅里淫蕩的歡笑,/小姑娘仍呆立著,在歡樂的調笑聲中哭號?!保ā镀蜇ぁ罚┦悄寐曇舻膶Ρ仍{咒現(xiàn)實之丑等。
十月革命,使得詩人的情緒一度亢奮:“我相信,相信,幸福是有的!/太陽也還沒有熄滅。”(《我相信,相信,幸福是有的》)“沉睡的人們/睜眼看看吧:/東方的巨星/她已發(fā)出光亮啦!”(《如歌的召喚》)此時,葉賽寧筆下的農村風貌也變得色彩絢爛生機勃勃,但是這樣的亢奮情緒并未維持多久,詩人本以為革命的勝利會使村莊恢復他所理想的田園氣象(寧靜和平),然而結果并非如他所愿,起初的熱情漸次冷卻。企望從鄉(xiāng)村的本真狀態(tài)里面獲得真理的啟示,表明葉賽寧沒有弄清十月革命的實質。
葉賽寧前期的抒情詩,大都沒有脫離農村俄羅斯的寫作范圍,由于是自然而然地描述個人對俄羅斯村落風貌的獨有觀察和體會,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特有的熾烈純真的情感,即使情緒上的變化起伏也沒有改變他的寫作風格,葉賽寧的前期抒情詩一直保有他個性化的摹寫真切和抒懷濃烈的特色。
三
十月革命之后,是葉賽寧抒情詩創(chuàng)作的后期。這一時期的抒情詩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詩人在詩歌藝術道路上不斷探求的努力,從主張意象派寫詩到最后明確表示要繼承普希金的詩歌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反映了葉賽寧抒情詩創(chuàng)作心路過程的崎嶇。他的后期抒情詩在藝術手法上較之前期有所擴展,思想內容也不同于前期所顯露的較為單一,這與詩人的情感在這一階段的浮沉是相一致的。后期的抒情詩,除了繼續(xù)呈現(xiàn)他的不變主題,即謳歌俄羅斯村野之外,還有他個人復雜矛盾心理的訴求和對愛的渴望以及對國家、對領袖的頌唱等。
在表示復雜矛盾心理的抒情詩里,詩人擅長把他的思想感情埋藏在具體的形象里,讓形象來說話,不少詞句涂有意象的色澤,以此觸動讀者的感官神經(jīng),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
“在蔚藍色田野的小徑上,/很快會出現(xiàn)鋼鐵的客人。/朝霞浸染的燕麥,/只剩下一些干癟的籽粒?!保ā段沂青l(xiāng)村最后一個詩人》)這些賦予詩人主觀情緒的字里行間,含蓄地表露出詩人害怕田園優(yōu)雅的景致,即將被新型城市的鋼鐵文明取代的心情?!霸负推接缹倌恪镆吧系牟荻眩负推接缹倌恪驹斓男∥?!”(《這條街我是熟悉的》)這才是詩人憧憬的田園理想。詩人對于傳統(tǒng)農村的毀滅感到憂心忡忡,懷戀與哀傷相隨,表明詩人的思想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雖然后來看法有所改變:“耕田度日的俄羅斯啊!夠了,/再不能讓木犁拽住你在田野跑啦!/……/我不知道,我將來會怎樣……/也許,不適合于新的生活,/但我也希望看到貧窮落后的羅斯(羅斯:俄羅斯的古稱),/能變成鋼鐵的強國。”(《不舒適的如水的月色》)不過這種心情并沒有成為解決他思想矛盾的推動力。詩人對于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表白是袒露的,也敢于譴責自己,并把他對現(xiàn)實的失望和迷惘毫無保留地從筆尖流淌至紙頁,但這種坦誠畢竟是感性的,缺乏理性的自我思考與剖析,自然會被認為是一種與時代氛圍格格不入的雜音。
當然,即使是有意象派的影響,也并未使葉賽寧的抒情詩陷入晦澀的泥淖,比如“雨淋淋的秋天的錫”(《你是我的家園,我的家園!》),“在這灰色的嚴寒和發(fā)粘的日子”(《我從來沒有這般疲倦過》)等詞語,似乎是在突現(xiàn)客觀的外景,但又何嘗不是沉重煩悶心情的曲折寫照呢。盡管如此,葉賽寧的抒情詩仍然堅持著一貫的明快流暢的本色,尤其是他生命最后兩年里所寫的表白愛情的抒情詩作,猶如一泓明泉,飄來了清新的氣息:“我記得,親愛的、記得/你那柔發(fā)的閃光;/命運使我離開了你,/我的心沉重而悲傷。/我記得那些秋夜,/白樺樹葉簌簌響;/愿白晝變得短暫,/愿月光照得時間更長。/我記得你對我說過:/‘美好的年華就要變成以往,/你會忘記我,親愛的,/和別的女友成對成雙。/今天菩提樹又開花了,/引起我心中無限惆悵;/那時我是何等的溫柔,/把花瓣撒落到你的鬈發(fā)上。/啊,愛戀別人心中愁煩,/我的心不會變涼,/它會從別人身上想起你。/像讀本心愛的小說那樣歡暢?!保ā段矣浀谩罚?/p>
如果說葉賽寧前期的抒情詩,是通過形象生動的景物描畫,明快地闡發(fā)自己的情感,那么葉賽寧后期的抒情詩,還能看到在豐富個性的語言里蘊藉著錯綜深摯的思想。遺憾的是,正當人們期待他的抒情詩能夠再躍上一個高度,卻因為他的死戛然而止,而他最后一首抒情詩《再見吧朋友再見》,又帶來了爭議:“再見吧朋友再見,/你深留在我心間;/命中注定要分手,/答應將來再見面。/朋友再見勿話別,/不把傷悲鎖眉尖;/死亡不算新鮮事,/活著也不更新鮮?!边@首詩,到底想表明什么,旁人無法作出精確判定,也許是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受的精神折磨,已無法支撐他用詩情構建的理想世界,又也許用文字筑起的思想大廈再也無法庇護詩人業(yè)已千瘡百孔的內心,使得詩人會如此決絕地離別人世,留下了這篇讓人議論不休的絕命詩作。
四
對俄羅斯農村母親般的愛的抒懷,是葉賽寧抒情詩的恒久主題,其中,既包含了對俄羅斯鄉(xiāng)間之美的禮贊:“啊,你,羅斯,我溫柔的祖國,/我只對你珍藏著濃烈的愛,/當春天在草場響起銀鈴的歌,/你那短暫的歡樂會勾起何等的愉快!”(《羅斯》)也有對俄羅斯鄉(xiāng)野凋敝的傷嘆:“你是我的被扔棄了的鄉(xiāng)土,/你,我的鄉(xiāng)土——是荒原,/是無人收割的草場,/是森林和修道院。/小茅屋東倒西斜,/星星點點幾戶人家;/屋頂映在朝霞里,/像是鋪路的束柴。/麥草下的椽木/被歲月刨得又平又光,/風還把太陽的光點/抹到暗藍色的霉點上。/烏鴉用翅膀百發(fā)百中地/拍打著窗欞,/稠李樹宛如暴風雪一樣/搖晃著衣袖。/啊,你的生活和習俗,/難道已成了小販嘴中的故事?/像在黃昏來臨時,/羽茅草向行人訴說什么隱私?”(《你是我的被扔棄了的鄉(xiāng)土》)由此贏得了“農民詩人”的稱號。
葉賽寧始終把自己同俄羅斯農村聯(lián)結在一起,在他身上,一方面有著農民的質樸情感,對生長滋養(yǎng)他的這片土地不離不棄,另一方面又為懷舊的情感所束縛,留戀著宗教福音式的村莊模式,沒能認識十月革命之后鄉(xiāng)村發(fā)生的變化,思想十分矛盾。也正因為思想上的矛盾,因此在他創(chuàng)作的抒情詩當中,贊頌俄羅斯自然風光的明媚與悲慨時過境遷不復從前的陰影交織出現(xiàn),透露出詩人的思緒與時代的節(jié)奏不能完全相融。雖然葉賽寧的抒情詩歌藝術,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趨向精純圓熟,可是他的抒情詩歌情致卻是動蕩不定,未能與抒情詩歌藝術的上進同步一致。
對于一個創(chuàng)作心路歷程坎坷的作家而言,后人的評判,不能因為他的有某些與時代不合拍的作品,就否定他的全部創(chuàng)作意義,同樣也不能因為其中的某些作品當時得到稱贊,就對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蓋棺定論。答案應該從作者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與個人生活軌跡的變遷中尋找。葉賽寧,作為一個影響頗大或有爭議的抒情詩人,我們既要看到他的抒情詩創(chuàng)作在詩歌發(fā)展史上的作用,也不回避他的抒情詩存在著一些可商榷的地方。既然葉賽寧的抒情詩能夠像一縷清鮮的風,吹皺詩壇河面的漣漪,引起陣陣波動,那么他也應當在詩林中占有一個恰當?shù)奈恢谩?/p>
參考文獻
1.(蘇)葉賽寧著.劉湛秋編.葉賽寧詩歌精選[M].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上海市五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