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娜
大蔥是蔥類蔬菜之一,產(chǎn)量高,栽培容易,病蟲害較少,既耐貯藏又耐運輸。它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調(diào)味品,不僅暢銷全國,并可大量出口換回外匯。
一、大蔥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大蔥既耐寒又抗熱,在營養(yǎng)生長期喜涼爽的氣候,種子4—5℃時開始發(fā)芽,13—20℃為發(fā)芽適溫。20—25℃植株生長旺盛,10℃以下生長緩慢,高于25℃時生長瘦弱,超過35℃呈半休眠狀態(tài)。植物忍耐低溫下限在—20℃以下,但在積雪覆蓋下—30℃不致凍死。大蔥從三葉以上的幼苗到大蔥生長期間,只要經(jīng)過低于7℃的低溫7—10天,便能完成春化而開始花芽分化。
大蔥對光照強度要求不高,適于密植。假莖在黑暗、濕潤的條件下生長肥大,顏色潔白,所以生產(chǎn)上須培土。大蔥莖葉耐寒而根系喜濕,以幼苗生長盛期和蔥白生長期需水最多。大蔥喜肥,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要求氮、磷、鉀齊全。青蔥栽培應以氮肥為主。鉀肥有利于蔥白伸長和加粗,提高品質(zhì)。
二、大蔥的栽培品種
主要有章丘系列:大梧桐蔥、29系、氣煞風等。鄭州長白條、高腳白、天津?qū)氎嫖迦~齊、壽光八葉齊、豫園巨蔥、河北巨蔥等。
三、栽培季節(jié)
大蔥的蔥苗至抽薹前成株均可隨時收獲。因此可分期播種,周年供應。用作冬季供應貯藏的大蔥,對栽培季節(jié)要求比較嚴格,秋季或春季播種,夏季定植。我省收獲時間宜在嚴霜后土壤凍結(jié)前。
四、栽培技術
1、播種育苗
大蔥種子出土慢,幼苗期長,生產(chǎn)上均采用育苗移栽。育出的蔥苗也可直接上市供應青蔥。春季播種,氣溫較低,播前應進行催芽處理,并采用濕播。夏秋播種,可采用干籽直播,播后蓋1-1.5厘米的細土。每畝用種2.5-3.5千克可供5-6畝地栽植。
播種后保持土壤疏松、濕潤,防止板結(jié)、裂縫。根據(jù)墑情澆2-3次水。出苗后及時拔草。秋播蔥秧冬前應適當控制水肥,防止徒長,土壤上凍前澆一次封凍水,保護幼苗越冬。返青后到定植,是培養(yǎng)大苗壯苗的關鍵時期。除及時澆返青水外,還要結(jié)合澆水追2-3次肥,以速效氮肥為主。及時除草,適時間苗。移栽前十天左右停止?jié)菜?。定植?-2天澆一次水,以利起苗。
春夏播的蔥苗,因生長期處于高溫環(huán)境之中,苗期較短,須適當增大澆水量,根據(jù)苗情可追施速效氮肥2-3次,噴施磷酸二氫鉀1次,可以預防蔥苗倒伏。及時拔草間苗,株距4-6厘米,培養(yǎng)健壯蔥秧。
2.定植
大蔥的定植期多在芒種到小暑之間,以早定植為好。定植苗以株高40厘米,莖粗1厘米以上為宜。
前茬收獲后,每畝普施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耕翻入土混合后整平,合墑開溝。溝距長蔥白品種70-90厘米,短蔥白品種為50-60厘米。溝深20-30厘米,寬15-30厘米,溝內(nèi)集中施入腐熟餅肥和過磷酸鈣等,再把溝底刨松,準備定植。
栽前起苗、分級,按秧苗大小分別定植,便于管理。栽蔥有插蔥和擺蔥兩種方法。插蔥法又分干插和濕插,濕插是先在溝內(nèi)灌水,待水滲后立即插蔥,插蔥時用蔥杈。蔥杈用40厘米長,直徑1.5厘米的樹枝條,剝?nèi)テ?,削光滑制?插蔥時使根須朝下,用蔥杈分叉抵住須根插入土中。插后保留插孔,以利通氣。干插法是插完后才灌水,要求土壤細碎疏松,穩(wěn)苗水要適當減少。插蔥深度以心葉處高出溝面7-10厘米為宜。插蔥時使蔥葉扇與溝向平行,有利于培土和田間管理。
擺蔥法是將蔥葉扇面緊靠溝壁一側(cè)擺勻,為減輕烈日暴曬,南北溝擺在西側(cè),東西溝擺在南側(cè)。擺完一溝后用鋤將溝底土埋住根部,厚約7-10厘米,立即灌穩(wěn)苗水,水量要小,防止沖倒秧苗。灌后稍覆土保墑,防止龜裂。3-5天后再澆一次緩苗水,然后中耕蹲苗。
栽植密度,一般為每畝2.5-3萬株。
3、田間管理
大蔥定植后原有的須根不在繼續(xù)生長,4-5天后開始發(fā)出新根,新根萌發(fā)后心葉開始生長,需20天左右才能緩苗。由于對高溫和干旱有較強的忍耐力,所以寧干勿澇,雨后及時排除積水。管理中心是促進根系生長,鋤松壟溝,提高通透性。每次降水或澆水后,及時松土。
立秋以后,植株生長速度加快,每畝追施農(nóng)家肥2000千克,撒施在壟背上,在施入尿素10千克,淺鋤一遍,把肥料鋤入溝中,灌水促其生長。處暑以后天氣晴朗,為管狀葉生長盛期,要追施速效性氮、鉀肥,每畝撒施尿素15千克,硫酸鉀20千克,破壟培土。進入9月份,蔥白開始加粗生長,仍需追施速效性氮、鉀肥,方法同前,追肥后進行培土,培土高度要求不埋心葉,隨著植株生長再培第二次土。立秋至白露之間,灌水應在早晚間進行,并且宜徑澆;白露至秋分追肥后灌水量宜大,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以滿足蔥白生長的需要。隨著氣溫下降到月平均氣溫15℃左右時,管狀葉的增長已趨于頂峰,并開始緩和。晝夜溫差繼續(xù)加大,葉身的同化產(chǎn)物向蔥白部分運貯加快,是產(chǎn)量形成的盛期,蔥白產(chǎn)量幾乎占植株生長總量的40%,強大的根系已布滿地表附近,需要大量供水。每隔10-15天澆一水,澆透,不存隔夜水,兩次澆水之間保持地不見干。
4、綜合防治病蟲害
對大蔥病害的控制必須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要加強農(nóng)業(yè)防治為主,關鍵時期及時噴藥防治,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立枯病、霜霉病、軟腐病、銹病、紫斑病,在發(fā)病初期分別用普力克、可殺得殺毒礬等防治。蟲害應早防早治,蚜蟲、薊馬、潛葉蠅在點片危害階段用樂斯本、蟲螨克防治,斜紋夜蛾在幼蟲1~2齡時用高效氯氟氫菊酸,在傍晚或黃昏時防治,效果最好,禁止使用甲胺磷。
5、收獲
大蔥的收獲期因各地氣溫不同而異,一般當外葉基本停止生長,土壤上凍前15-20天為收獲適期。多數(shù)地區(qū)在霜降到立冬收獲,寒冷地區(qū)可在寒露時收獲。收獲時,刨開培土的一側(cè),露出蔥白后輕輕拔出,抖去泥土,適當晾曬后每5-10千克捆成一捆,置于陰涼處貯藏。
(作者單位:151600黑龍江省青岡縣連豐鄉(xiāng)農(nóng)牧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