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商業(yè)銀行自助取款機取現提示語音或許會變成,“尊敬的儲戶,取紙幣請按1,取數字貨幣請按2,并輸入您的數字錢包碼。”隨著電子支付的發(fā)展和推動,數字貨幣正以勢不可擋的腳步走來。我國作為全球電子支付的領軍者,有可能成為主要經濟體中第一個推出官方數字貨幣的國家。
“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p>
10月28日,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等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的發(fā)言,再一次把市場目光吸引到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的數字貨幣上。
截至目前,央行數字貨幣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fā)、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qū)、場景和服務范圍,不斷優(yōu)化和豐富功能,穩(wěn)妥推進數字化形態(tài)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央行數字貨幣知多少
“DC/EP”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簡稱,由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2018年3月公布。DC是“Digital Currency”的簡稱,即數字貨幣;EP是“Electronic Payment”的簡稱,即電子支付。
公開信息顯示,央行早在2014年就已組建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以論證央行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2017年初,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掛牌,研究方向包括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等。據有關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19年8月4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申請了涉及數字貨幣的共74 項專利。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曾表示,央行數字貨幣已經研究了5年,現在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那么,央行將要推出的數字貨幣會是什么樣?未來如何運營?會對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替換紙鈔和硬幣
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是不是意味著人民幣都會被數字貨幣取代,現金就會消失?
“我從來沒有想過中國會進入一個無現金社會,我可能會用‘輕現金社會這個概念?!蹦麻L春介紹,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
M0是流通中的現金,M1是“M0+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M2是“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穆長春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將從替代流通中的紙鈔和硬幣入手,M1和M2基于商業(yè)銀行賬戶,已實現電子化或數字化,因此不需要再進行重復建設。
與電子支付有何區(qū)別
未來,人們在使用數字貨幣時,與微信和支付寶等電子支付有何區(qū)別?
“在能夠聯網、不在乎匿名性的場合,比如小額日常消費,使用移動支付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在無法聯網、用戶希望匿名維護隱私等情境下,數字貨幣就有了用武之地。”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yè)首席分析師王劍說。
在我國賬戶服務和通信網絡覆蓋不佳的地區(qū),電子支付受到較大限制,民眾對于現鈔依賴程度還是比較高,而央行數字貨幣能實現不聯網支付。有業(yè)內人士描述了數字貨幣的使用情景:只要交易雙方手機安裝了數字錢包,手機有電,雙方手機一觸碰,一方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就可以轉給另一方。
此外,現有電子支付工具是基于銀行賬戶緊耦合的模式,用戶對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滿足,所以電子支付工具無法完全替代M0。而央行數字貨幣是“賬戶松耦合”,即可脫離傳統(tǒng)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使交易環(huán)節(jié)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保持了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特征,也滿足了便攜和匿名的需求。
采用雙層運營體系
央行數字貨幣采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由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穆長春表示,雙層運營體系適合我國國情,既能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商業(yè)銀行積極性,也能順利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
首先,在中國這么大的經濟體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采用單層運營架構,會給央行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其次,雙層架構能充分發(fā)揮商業(yè)機構的資源、人才和技術優(yōu)勢,促進創(chuàng)新。再次,雙層運營體系有助于化解風險,避免風險過度集中。央行以前開發(fā)的清算系統(tǒng)都是面對金融機構,要依靠自身力量支撐數字貨幣系統(tǒng),同時滿足高效穩(wěn)定安全等需求比較困難。
去中心化是加密貨幣的自然屬性。但穆長春表示,在雙層運營體系安排下,央行數字貨幣要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央行數字貨幣仍然是央行對社會公眾的負債,要保證央行在投放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保證并加強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并保持原有的貨幣政策傳導方式。同時,指定運營機構來進行貨幣兌換,必須要進行中心化的管理,以避免機構貨幣超發(fā)。
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不是指現有貨幣體系下的貨幣數字化,而是基于互聯網新技術,推出全新的貨幣體系,這無疑是一場貨幣體系的重大變革。
從貨幣政策角度看,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表示,央行直接發(fā)行數字貨幣有助于提升貨幣政策有效性。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認為,現在的貨幣發(fā)行方式在發(fā)行以后對貨幣流通缺少有效和實時的監(jiān)控手段,基本是通過統(tǒng)計和估算。央行數字貨幣發(fā)行將使貨幣創(chuàng)造、計賬、流動等數據實時采集成為可能,并在數據脫敏后,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深入分析,為貨幣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并且為經濟調控提供有益手段。同時,央行數字貨幣也能夠有效地在反洗錢、反恐融資方面提供一些幫助。
穆長春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運營體系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系,也不會對商業(yè)銀行存款貨幣形成競爭。因為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不會強化壓力環(huán)境下的順周期效應,所以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與Libra存在很大不同
與央行數字貨幣同期備受關注的還有臉書發(fā)起的Libra(天秤幣)項目。
我國計劃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具有法償性,且具有國家信用背書。Libra則不同,它的發(fā)起方由多個公司組成。Libra計劃成為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wěn)定的國際儲備貨幣。根據Libra的白皮書,其與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使用100%的真實資產作為儲備、擔保,使用者可以隨時將持有的Libra兌換為美元、歐元等法定貨幣,通過與法定貨幣“掛鉤”成為一種穩(wěn)定幣。能否實現幣值穩(wěn)定,是關系到Libra接受程度的關鍵。
此外,在信用貨幣時代,Libra如何讓人信任是一大問題。Libra發(fā)起方是多個公司,沒有取得國家信用背書,脫離監(jiān)管之外,更容易成為洗錢、恐怖融資等犯罪活動的溫床。在遭遇信任危機后,就有包括維薩(Visa)、萬事達在內的多家公司表示退出Libra。
萬事達卡法律總顧問墨菲表示,退出主要擔心的是合規(guī)問題,雙方的合作必須要符合當地監(jiān)管要求,如滿足反洗錢、了解你的客戶(KYC)等監(jiān)管要求。但在合規(guī)上,Libra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們是否能接受Libra?能不能將其作為主要貨幣?”新加坡金融監(jiān)管局局長孟文能說,多數人更傾向于將手機里的數字貨幣用于小額支付場景。但更大的問題是,有多少人會將一輩子的儲蓄投入其中?
未來,以Libra為代表的穩(wěn)定貨幣會不會替代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呢?對此,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指出,互聯網公司發(fā)行的虛擬貨幣,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在現有國家治理模式下,都不可能沖擊或者代替法定貨幣。
試驗田或落戶深圳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qū)的意見》明確指出,“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chuàng)新應用”。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蔡凱龍認為,與新加坡允許數字貨幣進入“沙盒”相似,央行數字貨幣的“沙盒”有可能在深圳落地。
“深圳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發(fā)展出來很多產業(yè),聚集了像華為等一大批在高新技術、互聯網、通信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yè),代表新一代研發(fā)技術的基礎?!敝袊嗣翊髮W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深圳不僅是國內高新技術發(fā)展最為蓬勃的地區(qū),也是金融中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深圳有基礎又有相應的能力來展開金融和技術相結合的研究和探索。”
事實上,深圳作為數字貨幣研發(fā)基地的歷史,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當年,以開展數字貨幣研究、促進金融事業(yè)發(fā)展為宗旨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出資200萬元設立了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是目前唯一的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全資控股的金融科技技術開發(fā)公司。
整理數據發(fā)現,2019年8月9日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在某招聘網站上公布31個在招崗位,包括工程師、研究員等。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設立金融科技公司,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數字貨幣可能在深圳率先落地的傾向?!敝猩酱髮W嶺南學院教授林江指出,央行數字貨幣的流行基礎是移動支付,而深圳具有非常良好的用戶和技術基礎。如果法定數字貨幣能夠在深圳率先落地,將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大灣區(qū)產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會發(fā)揮重要作用。
落地運行仍面臨重重挑戰(zhàn)
無疑,數字貨幣的研發(fā)和推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背后牽涉著諸多監(jiān)管的智慧與博弈。與一般的虛擬貨幣不同,發(fā)行數字貨幣不僅需要考慮其安全性和可持續(xù)性,防止其變成投機工具,造成監(jiān)管套利現象,要考慮公眾普遍關心的數字貨幣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問題。
資深銀行高級管理人員麒鑒就指出,數字貨幣存在三大風險,首先不能把新產品、新技術當成投機工具;二是某些技術過度看重圈錢,模仿銀行吸收公眾儲蓄;三以贏者通吃替代競爭性發(fā)展。
比如從比特幣誕生起到現在,監(jiān)管一直被視為數字貨幣領域的一大難題。王信就指出,金融脫媒的風險加大帶來監(jiān)管套利的風險。很多從事數字金融的機構并沒有完全置于金融監(jiān)管下,不同監(jiān)管部門及不同國家的相關監(jiān)管也不同,這些都會造成監(jiān)管套利,或者帶來監(jiān)管空白,可能導致風險產生和擴散。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表示,“支付即結算”是法定數字貨幣的顯著特征,可以實現可控匿名的點對點交易,具備了現金高效、便捷、貨款即時兩清的優(yōu)勢,信息流、資金流天生合一,無需后臺異步清算、結算與對賬,通過加密簽名轉換即可實現前臺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因此更要注重貨幣安全性和隱私保護。
周小川對貨幣數字監(jiān)管也曾提出建設性意見,他表示,央行需要準確測定核算并建立托管規(guī)則,跟銀行一樣,也要實現百分之百備付金來保持穩(wěn)定,同時校正激勵機制。此外,要防止靠燒錢、靠變相補貼(包括直接補貼和交叉補貼)去搶市場份額并扭曲競爭秩序。
作為新生事物,央行數字貨幣既要正視發(fā)展路上的挑戰(zhàn)和風險,也要充滿信心,迎接未來。在可預見的未來里,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漸行漸近,改變你我生活。(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