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創(chuàng)造好成績乃至打破世界紀錄的馬拉松運動員都穿了一種高科技跑鞋。高科技的介入,讓馬拉松成績不斷刷新,但也引來爭議。英國《泰晤士報》報道,20名馬拉松選手向國際田聯(lián)投訴,高科技跑鞋可能會產生彈簧效應。業(yè)內人士擔憂,高科技跑鞋會成為馬拉松的“鯊魚皮”?
10月12日,穿著新型跑鞋的肯尼亞選手基普喬格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成為世界上首位在馬拉松項目中跑進2小時的運動員。10月13日,肯尼亞女將考斯蓋穿著同系列跑鞋,在芝加哥馬拉松賽上將塵封16年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提高了81秒。
成績的刷新要歸功于基普喬格和考斯蓋腳上穿著的Nike AlphaFLY跑鞋嗎?一項研究表明,Nike AlphaFLY跑鞋的前款設計已被證明可減少跑步能耗。事實上,在與其他頂級跑鞋進行直接對比后,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穿著Nike AlphaFLY跑鞋,成績可提高2.6%~4.2%,對于比賽成績差距微乎其微的頂級賽事而言,這種好處就不言而喻。
當下對超級跑鞋的爭議讓人想起當年的“鯊魚皮”泳衣。早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當澳大利亞名將索普身穿“鯊魚皮”亮相并一舉奪冠后,“鯊魚皮”就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泳衣的地位。在“鯊魚皮”統(tǒng)治的羅馬游泳世錦賽上,共有43人次打破了31項世界紀錄,在高科技泳衣的幫助下,游泳名將們在碧池中瘋狂地將世界紀錄甩在自己身后,一項項塵封多年的世界紀錄頃刻間變成了易碎品。
有數(shù)據(jù)顯示,“鯊魚皮”能將水中阻力降低10%,減少5%的氧氣消耗,運動員在水中速度可提高2%,這幾乎是半個身位的距離。事后許多人發(fā)聲認為,這種材料泳衣的使用造成了不公平競爭,穿上高科技泳衣的運動員猶如服用了“科技興奮劑”,這也讓國際泳聯(lián)不得不拿“鯊魚皮”開刀,宣布從2010年起禁止使用高科技材料泳衣,“鯊魚皮”泳衣近十年的輝煌歷史由此走到盡頭。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碳纖維自行車。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克里斯·博德曼成為了70多年來英國唯一獲得了奧運會自行車運動冠軍的運動員。他的戰(zhàn)車蓮花108號有著攻擊機一般的神秘外形,單體橫造的黑色碳纖維外殼能很好地減少摩擦。但那款車型后來被禁賽,因為被認為有失公平。
雖然高科技在體育賽事中引起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科技改變著體育賽事,讓體育運動“更快、更高、更強”。
早期的跑道或土質或煤渣,運動員的釘鞋踏過,便留下無數(shù)小坑小洼。若逢刮風下雨,這種跑道更讓人掃興。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傳統(tǒng)跑道謀新圖變。1961年,美國明尼蘇達采礦制造公司(即3M公司)首先突破技術關,用聚氨酯材料鋪設了一條200米長的賽馬道,1963年又鋪設了田徑跑道。由于新跑道使用效果非常好,很快受到了各國的重視。1965年聯(lián)邦德國正式生產塑膠跑道。1967年在加拿大舉行的泛美運動會開始采用塑膠跑道。1968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1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聚氨酯塑膠跑道被正式采用,為運動員提供了創(chuàng)造新紀錄的條件。此后,國際奧委會正式把塑膠跑道定為國際比賽的必備條件之一,促使世界各國競相鋪設。
測試表明,與傳統(tǒng)跑道相比,在塑膠跑道上百米跑,一般運動員的成績可提高0.2~0.4秒,優(yōu)秀運動員則更高一些。
科技的力量也體現(xiàn)在體育器械的發(fā)展上。以撐桿跳高為例,材質的變化也是刷新紀錄的關鍵。1896年男子撐桿跳高的奧運紀錄是3.3米。1908年奧運會,竹竿逐漸替代木桿,1942年紀錄達到4.77米,但隨后成績陷入瓶頸長達20年。但是質量更輕,更富有彈性的玻璃纖維撐桿出現(xiàn)后,30年間撐桿跳高的紀錄不斷刷新,一路沖破6米。
再看擊劍運動中劍的材料。傳統(tǒng)的花劍、重劍和佩劍所用的材料均是碳鋼,這種材料內部結構極易產生微裂,導致折斷。經(jīng)過一系列研究,現(xiàn)均采用“馬氏體時效鋼”,其成分為鐵鎳和鈦,經(jīng)長時間時效與彎曲處理,內部微裂紋只有碳鋼的1/20,不易折斷,新材料所制的劍使運動員能無所畏懼地完成各種動作。
對于高科技的發(fā)展,一直有兩種聲音,有種聲音說科技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當然也有另一種聲音說科技的發(fā)展會帶來更多的傷害,最終使人類自己毀滅自己。體育賽場上更是如此。
體育競技有其既有的游戲規(guī)則,服務于運動員的高科技裝備或者是新材料的研發(fā)必須確保處于體育規(guī)則之內,如跑道等不斷優(yōu)化升級,類似科技帶來的改變,有利于體育賽事更好地發(fā)展,是不會產生異議的。
從目前來看,各國充分利用各種科技裝備、新材料來提升本國運動員的水平,也是緣于他們善于懂得利用規(guī)則來為自身獲取獎項增加籌碼。美國某運動裝備公司的高管甚至表示,工程師們已經(jīng)將奧運選手運動服的設計放眼到未來10年,未來運動員的要求會更高,投入的新技術也勢必會更多。
但如果越來越多的服裝制造商在研發(fā)能讓運動員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服裝和鞋子,未來體育賽事要突破世界紀錄越來越多地依賴技術的革新,那么比賽是否會喪失其原有的意義?而一旦突破公平的底線,可能會導致比賽被迫改變規(guī)則。而新技術的應用總是層出不窮,規(guī)則總是滯后于技術的發(fā)展,在這一點上,英國媒體就指出,需要防止高科技變成新的“興奮劑”。
體育比賽追逐的應該是更公平的競技理念,與更好的觀賞性以及人的體能極限,而不是獎牌的多少,但從某種程度看,運動員追逐將自身潛能推到極致,擺脫自然因素和個體因素的束縛,高科技也為提升運動員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提供了有利幫助。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賽事未來會不會更依賴日新月異的材料科學來拉動?
回到務實的話題上,依靠高科技產生的成績是否會強烈地影響或犧牲公平性理念,這個問題需要回歸到體育比賽的終極目的與本質理念。體育比賽往往都是時間與耐力的激烈爭奪,如何完善規(guī)則,確保體育比賽的競技性與公平性,如何不讓比賽規(guī)則滯后于技術,將是體育賽事未來面臨的一大考驗。(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