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群 王鳳蘭
“升提法”主要針對氣虛下陷證而設立。中氣下陷證乃是由中氣虛證進一步發(fā)展而來,故而氣陷證不僅可見氣虛證,更以氣機下陷,無力升舉之癥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因此選方遣藥之時,尤需注意在補氣藥物中寓以升提之意。重用具有補氣升陽功效的黃芪,與具有升氣舉陷功能的升麻、柴胡相配伍,是升提法的基本組合,補中益氣湯、升陷湯是其代表方劑。
“升提法”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吩疲骸皻馓撘恕局婆!恳?。”王冰認為,“【制?!?,讀為導,導引則氣行條暢。”張介賓則認為,“【制牛】,《甲乙經》作‘掣’,挽也。氣虛者,無氣之漸,無氣則死矣;故當挽回其氣而引之使復也。”[1]李東垣于《脾胃論·卷中》首創(chuàng)補中益氣湯以治療氣陷證,是為“氣陷證”的代表方劑,至金元以后,“升提法”開始被廣泛運用,并且在臨床治療中每獲療效。李中梓在《內經知要》中釋義曰:“提其上升,如手掣物也”[2]。筆者認為,針對氣虛證以及氣虛下陷證而言,氣虛則宜恢復其氣機暢達之狀,單純補氣則會使氣機壅滯,運行不暢。明代張介賓在《類經》中曾言:“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是皆掣引之義”[1],認為不同部位的氣虛證應該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并于《景岳全書》中列益氣升提之舉元煎。明末清初醫(yī)家陳士鐸將“升提法”推而廣之,于《本草新編》中言:“夫升即宣之義,降即瀉之義也。況通之中未嘗無升,通則氣自升矣;補之中未嘗無升,補則氣自升矣。推而輕重滑澀燥濕,無不有升之義在也”[3]。清末民國初期的張錫純提出了大氣下陷證,他認為“大氣”即《黃帝內經》中所言之宗氣,并創(chuàng)升陷湯等,進一步補充了“升提法”的臨床應用。
2.1 病案1:失眠伴肛門下墜患者王某,女,47歲。2016年3月6日就診。主訴:失眠2月余,加重1周??滔掳Y見:多夢,易驚醒。夜間流涎,少氣懶言,面色萎黃,體倦肢軟,肛門下墜,雖有便意,但不能便出,口干喜飲。月經量少,質稀,味腥,色黯。飲食可。查體:右脈數(shù);舌尖紅,苔薄白,邊有齒痕。擬以補益脾胃,交通心腎之治法。予補中益氣湯合交泰丸加味。方藥組成:生黃芪30 g,炒白術10 g,陳皮5 g,升麻10 g,黨參15 g,炙甘草10 g,當歸10 g,五味子10 g,麥冬15 g,川芎10 g,生地黃15 g,蓮子心5 g,黃連5 g,肉桂5 g。7劑。3月13日復診,肛門下墜感消失,仍覺氣短。時值行經。手足干。查體:右脈沉細,苔膩。上方加炒酸棗仁30 g,桂枝10 g,石菖蒲5 g。7劑。3月20日三診,夜間流涎緩解,失眠癥狀改善,余證皆有緩解,仍有氣短。自覺午后雙下肢脹,無水腫。查體:脈沉細;舌尖紅,苔白膩。上方加佛手5 g,7劑。3月27日四診,上述癥狀皆緩解。上方去石菖蒲、佛手。7劑,鞏固調理。囑合理飲食,調暢情志,注意休息。
按:該患者以失眠為主訴就診,肛門下墜為主要兼證?;颊唠m以失眠為主訴,而全身癥狀則是以氣虛下陷為病機產生的各種臨床表現(xiàn)。中氣下陷乃脾氣虧虛,中氣不能維持正常運化而致升降功能減弱,多表現(xiàn)為只降不升,臨床則見中氣下陷,升舉無力,臟腑不能保持在原有的位置或產生下墜等系列癥狀。王教授用李東垣補中益氣湯之升陽舉陷加減以補益中氣?;颊呖诟上诧?,用生脈散以益氣生津;脈沉細,經期月經量少、質稀,則以當歸、川芎、生地黃養(yǎng)血活血,且川芎為“血中之氣藥”,可通達氣血,使補而不滯。另患者以失眠為主訴,舌尖紅,乃心有余火之象,中氣下陷之人多見下位腎虛,故用交泰丸之黃連、肉桂加蓮子心,以清心火,溫腎陽,水火既濟則可安眠,且肉桂于補益氣血方中,亦有鼓舞氣血生長之效。三診時,患者自覺雙下肢脹,且舌苔白膩,故加佛手以燥濕行氣。
2.2 病案2:哮喘馬某,男,50歲,于2017年3月20日就診。患者哮喘近20余年,患者自訴由于90年代反復感冒所致。之后哮喘每年均發(fā)作,春季較明顯,一般持續(xù)70~80 d左右?,F(xiàn)癥:吸氣時乏力,咳嗽,氣管癢痛,喉部有黏痰,不易咳出,痰黃,多為干咳。哮喘發(fā)作時易疲勞,伴腹瀉。飲食可,喜甜食、冷飲,食后易致腹瀉,大便不成型。寐差,記憶力減退。體胖,約100 kg。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查體:左脈滑數(shù),右關脈細弦;苔凈,邊有齒痕。擬以健脾益氣,化痰,養(yǎng)心肺之陰治法。予升陷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方藥組成:白芥子6 g,桔梗9 g,枳殼6 g,柴胡3 g,紫蘇子9 g,牡丹皮9 g,法半夏10 g,僵蠶10 g,沙參10 g,麥冬15 g,茯神10 g,炒白術10 g,大棗6 g,生黃芪30 g,炙黃芪30 g,牛膝10 g,生地黃15 g。5劑。3月27日復診,癥狀改善顯著。上方加生曬參15 g,五味子6 g,黃芩3 g,山萸肉10 g,山藥10 g,石菖蒲3 g。5劑。4月12號三診,自述喘證已經好9成,又索取一方劑。上方加肉桂3 g,貝母9 g。此次囑患者,再進1個周期后即可以停藥。
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脾為生氣之源,氣機升降之樞紐。江涵暾《筆花醫(yī)鏡》記載曰:“脾氣虛者,右關脈必細軟,其癥為……泄瀉、為肢軟、為自汗、為喘、為飲食化痰”[4]。脾氣虛,則氣機升降失常,氣逆則有哮喘?;颊咴缒暝磸屯飧?,表邪雖解,然正氣與邪氣交爭則多有耗傷,且患者病程日久,脾肺氣虛,以致宗氣虛陷,故作哮喘;脾氣虛弱,生化無源,則易疲勞、腹瀉;患者喜食甘甜,易生痰濕,上貯于肺,中困脾土;津不上呈,故干咳;氣陷不能上達于腦,故健忘。如張錫純于《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于肺氣呼吸之外,別有氣貯于胸中,以司肺臟之呼吸。而此氣且能撐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腦力、官骸動作,莫不賴乎此氣。此氣一虛,呼吸即覺不利,而且肢體酸懶,精神昏聵,腦力心思為之頓減”[5]。欲治此證,當先宣通其肺,使氣道通行無礙后,再投以滋陰培氣、脾腎雙補之劑以拔除病根。故以白芥子、紫蘇子化痰止咳、降氣平喘;以升陷湯去知母以舉胸中陽氣;以麥門冬湯清養(yǎng)肺胃、降逆下氣,加沙參、生地黃更助其養(yǎng)陰生津,加僵蠶以助法半夏化痰,且可祛風以止癢咳;另加茯苓以健脾,加枳殼、牡丹皮以行氣活血,補而不滯。二診時,癥狀改善明顯,此邪去而正未復,應用治本之法,故加人參、五味子合麥冬以補氣生津,加山萸肉、山藥合地黃以養(yǎng)陰,且人參可“培氣之本”[5],山萸肉可“防氣之渙”而獲良效。
金元時期,張元素提出了“風升生”的理論,將防風、麻黃、升麻、柴胡、羌活、細辛等20味氣輕味薄、發(fā)散上升的藥歸入其中。認為風藥氣味辛薄,藥性升浮,具有發(fā)散上升的作用。其中,升麻為脾胃引經藥,“若補其脾胃,非此為引用不能補”;柴胡“能引胃氣上升”[6]。而李東垣在繼承其師張元素的學術思想下,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創(chuàng)立補中益氣湯。其中黃芪、人參、炙甘草、白術補中益氣,柴胡、升麻升陽舉陷,共奏益氣升提之效。李東垣認為黃芪可補脾胃氣虛,亦可“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7];而“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7]。而張景岳的舉元煎,用人參、黃芪、炙甘草、升麻、白術,共起益氣升陽之法?!毒霸廊珪分杏门e元煎“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8]等危重癥,病情較補中益氣湯證重,這一點也可以從藥量上體現(xiàn)。補中益氣湯中,黃芪一錢,炙甘草五分,人參、白術、升麻、柴胡各三分;而舉元煎,人參、炙黃芪各三五錢,炙甘草、炒白術一二錢,升麻五七分;藥量均重于補中益氣湯,且偏重于補氣。正如張景岳認為“氣固而陷自除”[8]。而張錫純的升陷湯,用生黃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以升提胸中大氣。張錫純認為,“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且其質輕松,中含氧氣,與胸中大氣有同氣相求之妙用”[5];而“柴胡為少陽之藥,能引大氣之陷自左上升;升麻為陽明之藥,能引大氣之陷者自右上升”[5]。
清代名醫(yī)陳士鐸也非常重視藥性升降,他指出性升的藥物有羌活、柴胡、升麻、川芎、防風、白芷、細辛等,而且他認為“升麻與柴胡,同是升提之藥,然一提氣而一提血”[9]。他認為性升的藥物配伍益氣藥以提氣,如用人參提氣時配合升麻和柴胡,“蓋人參乃君藥,宜同諸藥共用,始易成功。如提氣也,必加升麻、柴胡”[3]。又如補中益氣湯中人參與黃芪配伍,“人參得黃芪,兼能補營衛(wèi)而固腠理,健脾胃而消痰食,助升麻、柴胡,以提氣于至陰之中,故益氣湯中無人參,則升提乏力,多加黃芪、白術。始能升舉?!盵10]。且陳士鐸認為,“柴胡提氣,必須于補氣之藥提之,始易見功,舍補氣之藥,實難奏效”,而“補中益氣之妙,全在用柴胡……得柴胡同用以疏肝,而肝不克土,則土氣易于升騰”[11]。
此外,也有實驗研究顯示,單獨使用益氣藥物(黃芪)或者升提藥物(升麻、柴胡、桔梗),治療效果大打折扣,不如益氣升提配伍藥對[11]。
升提法除了可以應用于中氣下陷證及大氣下陷證之外,亦可應用于腎氣下陷證、肝氣下陷證[12]等以氣機下陷為主要病機的病癥。升提法中常用黃芪益氣升提,柴胡、升麻升陽舉陷。而長期使用黃芪、柴胡、升麻補氣升氣,難免溫燥易傷陰液,陰陽失調或可以加重病情,正如朱丹溪云“氣有余便是火”,因此可根據(jù)病情加入知母等養(yǎng)陰潤燥藥,防止陽熱過盛或燥熱傷津。臨證中,各種因氣下陷之病機所引發(fā)的疾病,均可詳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