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中學(xué)高級教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首屆“全國文學(xué)教育名師”?!吧Z文”首倡者,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第三屆“語文報杯”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xué)大賽一等獎得主。已出版專著《生命語文》《高考微作文》等。
上山采蘼蕪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薄靶氯藦拈T入,故人從去?!薄靶氯斯た椏V,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此詩最早收錄在《玉臺新詠》之中,題作“古詩”;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未收;《太平御覽》《古今合璧事類備要》題作“古樂府”。劉大杰、游國恩、袁行霈等諸多版本的文學(xué)史教材均將其歸入“漢樂府”中。
中國古代女子的命運都是類似的。我們讀過了太多的棄婦詩、怨婦詩,對這個女子的遭遇已經(jīng)感覺不到什么稀奇。
無非是色衰愛弛,或是命中無子,不是男子薄幸,就是舅姑不容。
從女主人公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不同于《衛(wèi)風(fēng)·氓》,因為女主人公沒有氓之妻的那種自尊與決絕。它倒是類似于《邶風(fēng)·谷風(fēng)》,因為女主人公都溫柔癡心,沉湎往昔。
從男主人公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不同于《孔雀東南飛》,也不同于真人版的陸游與唐琬,這個男主人公與焦仲卿和陸游有一個質(zhì)的區(qū)別:面對眼前的這位哀怨的故人,他的靈魂已經(jīng)不在場。
這才是最大的悲劇。
劉蘭芝的悲劇和唐琬的悲劇是愛情的悲劇,是美好的愛情被封建家長毀滅的悲劇,她們是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至少她們曾經(jīng)擁有過刻骨銘心的愛情,而且是能以身相殉的愛情。而此詩中的女子是命運的悲劇,男子對她已經(jīng)沒有了愛情,只有一種曾經(jīng)共枕、一朝分離后暫時難以完全漠然的善良,這是人性之中最本能的一種柔軟。
為什么這樣說呢?
細讀文本就可以知道。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蘼蕪,又名蘄茝、江蘺,葉似當歸,香氣似白芷,是一種香草,葉子風(fēng)干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蘼蕪可使婦人多子,所以,古代育齡婦女多佩帶內(nèi)填蘼蕪的香囊。
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說蘼蕪生長在平原,薛道衡的《昔昔鹽》說蘼蕪長在水邊??梢娹率彶⒎歉呱缴罟壤锏暮蔽?,女子為何要“上山采蘼蕪”?在平原或水邊采采不好嗎?何必要這么辛苦[古人上山,沒有盤山公路,更沒有索道纜車,而且從文本來看,女子是獨身一人,為什么不叫個女伴(女人一般是群居動物)]?如果上山采蘼蕪僅僅是一種謀生的勞動,為什么她會是獨自一人(《詩經(jīng)》里面的勞動場面向來是熱熱鬧鬧的集體勞動)?
女主人公勤勞、溫順、能干卻被休棄,若說她是不賢惠才遭此命運,則于理不合;二人重逢,相敬如賓,若說是夫妻感情破裂,男子喜新厭舊,則于情不合。女子上山采蘼蕪,可能正是因為不能為丈夫生下一男半女,才令舅姑不滿,讓兒子休妻另娶。曹植《棄婦詩》中的棄婦就是因為“丹華實不成”,所以才“無子當歸寧”;而且“有子”和“無子”的差別很大:“有子月經(jīng)天,無子若流星。天月相終始,流星沒無精。”(有子女,好像掛在天上的月亮,皎潔耀眼;沒有子女,就好像劃過天際的流星,瞬間消失。有子女,月亮能和天空一起,長相陪伴,而沒有子女,就好像流星消失一樣,沒有任何光華了。)
在“生殖崇拜”極其盛行的古代中國,崇尚“多子多?!薄安恍⒂腥?,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上》)。“被以江禽,揉以蘼蕪”(司馬相如《上林賦》),蘼蕪被古人尤其是婦女們喜愛的程度可見一斑。由此可以推出,本詩中的女子極有可能是因為不能誕育子嗣為家族傳宗接代而遭休棄。為了不讓悲劇重演,她懷著一絲對未來的希望上山采蘼蕪,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福音。
女子上山采蘼蕪,也可能是為了在大自然中排遣郁結(jié)的愁緒。蒼翠的山巒,寂靜的林莽,蘭草的清香,蘼蕪的馥郁,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女子下山時陌路回首,邂逅故夫,于是舊愁新怨交織,昔日的傷口便在今日的陽光下開出了花。
女子上山采蘼蕪,還有可能正是期望在那條路上邂逅故夫。在自然生態(tài)和諧的古代,蘼蕪隨處可見,何必一定要上山?很可能是故夫常常經(jīng)過那條路,女子便想去那里碰碰運氣。終于有一天讓她碰上了,于是才有了“長跪問故夫”這一幕,有了一直盤桓于心的那一問:“新人復(fù)何如?”一個“復(fù)”字意味深長,有些哀怨,又有些妒意和好奇。
究竟是哪一種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與故夫有關(guān)。女子對他念念不忘,心心相系。
故夫的表現(xiàn)又如何呢?
首先,故夫還是善良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靶氯穗m言好,未若故人姝”,“好”和“姝”的意思有無區(qū)別呢?
“好”,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美也,從女子”。但殷康認為,從字形來看,“好”如婦女抱幼兒,“無論反正左右,婦手都向子,無例外,原意概以多育為好,與后世姣美之意不同耳……許解‘美也,從女子誤”。左民安在《漢字例話》中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說,“從‘好字的會意形式看,在古代很可能是以多子女的母親為‘好的”。從字形和構(gòu)詞方式來看,“好”字的本義應(yīng)是婦女的生育能力強。
再看《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中的“靜女其姝”,還有《詩經(jīng)·鄘風(fēng)·干旄》《詩經(jīng)·齊風(fēng)·東方之日》中頻頻出現(xiàn)的“彼姝者子”,“姝”,都是美貌動人的意思。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有沒有可能并非我們慣常理解的“新人雖然也算姣好,但不如故人美麗”,而是“新人雖然能夠生兒育女,但不如你美麗動人”呢?
無論是哪一種理解,都會跟后面一句“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形成矛盾。
這一句說二人“顏色類相似”,豈不是與前文對二人的比較自相矛盾了?
顯然,故夫的話,只是對故人的一種善良的安慰,并非出于真心。真實的狀況是,新人的姿色根本不比故人差。但他總該找出一點新人的不足,才能夠安慰眼前這個失去了一切的可憐女人。女子最關(guān)心的首先是自己的容貌,“女為悅己者容”,她最在意的是故夫?qū)λ托氯说娜菝苍u價,所以故夫善解人意地滿足了她的好奇,平撫了她的妒忌。但他很可能話剛出口就后悔了,覺得這樣的評價對于新人是不公允的,所以轉(zhuǎn)而又說“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為新人“平反昭雪”之后,還是忍不住為了安慰故人而另找出新人的一個缺點:“手爪不相如”。而這個缺點,仍然可以說是莫須有的。
且看:“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p>
多數(shù)版本都是這樣的解釋:縑、素都是絹,素色潔白,縑色帶黃,素貴縑賤。
但顏色的問題明顯是原材料的問題(而且縑的黃色還是一種染色工藝:“染兼五色”),不是“手爪”的問題。
從“手爪”的高低來看,反而是織縑者的手藝應(yīng)當遠勝于織素者。
《釋名·釋采帛》中說:“縑,兼也,其絲細致,數(shù)兼于絹,染兼五色,細致不漏水也?!币簿褪钦f,縑的紡織工藝是高難度的,首先,絲非常細致,紡織時又要雙經(jīng)雙緯,還要染兼五色,最后達到細致不漏水的效果?!墩f文解字》中解釋,縑就是雙絲的繒。漢以后,多用作賞贈酬謝之物,或作貨幣。
可見在工藝方面,織縑的新人一點不輸給織素的故人。
再看速度方面:“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p>
“匹,四丈也。”(《說文解字》)新人織縑一日四丈,故人織素一日五丈余。差距是一丈余。
“丈,十尺也?!保ā墩f文解字》)古代關(guān)于“尺”的確定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古人以一拃為一尺,所謂一拃就是伸開右手,張開拇指與食指后其間的距離。也有人說伸出右手,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彎曲,張開拇指和小指,其間的距離為一拃,一拃為一尺。 “尺”的字形下面是兩指,兩指之間的距離即一拃,也就是一尺?!俺摺钡母拍?,各代制度不一。遠古時代是“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大戴禮記·王言》),商代的一尺約合今天的16.95厘米,即使按這一已經(jīng)擴大了的尺度概念,一丈多的布匹,也沒有多長。加上織縑的工藝難度,這樣的差距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
可見這位故夫?qū)π氯似鋵嵤前崔嗖蛔〉南矏郏约词挂μ籼匏娜秉c,也只能是違心地吹毛求疵,甚至無中生有,從而表達對眼前這位失去婚姻就失去了一切的女人的善良安撫,以致“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的結(jié)論的得出,是那樣的違情悖理,不合邏輯:男人娶老婆,即使是現(xiàn)在,也很少有只看女人能干多少活兒,能掙多少錢的。貌美溫柔、相夫教子、孝順公婆、宜室宜家,這對古人更重要。故夫不去比較那些真正要緊的事項,只說“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多少有些搪塞的意味,這其實是一種很高妙的言說技巧。
對于“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去”一句,有人認為是故夫的臺詞,有人認為是故人的臺詞,我認為,從全詩語境來看,應(yīng)該是故人的臺詞,是這個可悲的女人的臺詞。
她從故夫的“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的話語中得到了巨大鼓舞,于是有了發(fā)怨言的底氣:“新人從門入,故人從去?!毙聥D從正面大門被迎進來,故人從旁邊小門被送出去。一榮一辱,一喜一悲,尖銳對照。當故夫?qū)λ髀冻鲆恍┠钆f和贊賞之情時,她如同一株在驕陽下萎蔫的禾苗霎時得到了雨露的澆灌,立時挺直了腰桿,長久以來的怨氣和委屈終于能夠一吐為快。這樣的怨言,其實也是一種撒嬌,在故夫瞬間的眷戀里,她暫時找回了自己的生命意義。
這比她的悲劇結(jié)局更令人感到可悲。
張愛玲說:“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一點賤?!保ā秲A城之戀》)
得不著異性的愛,不僅僅是得不著同性的尊重,連自己的尊重都得不著。哀怨至今,郁結(jié)至今,自卑至今,破碎至今,在這一場期待已久的邂逅中,這個女子在故夫因著惻隱之心而惠賜的短暫而虛幻的光輝中得到了愛的沐浴,完成了生命的偽崛起。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保ǜ]玄妻《古怨歌》)這樣的吟唱,往往是女子的聲音,而“喜新厭舊”常常是男性的本能。
《圣經(jīng)》中說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失去了男人,女人的生命是否就無從附麗?
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首詩:
我的名字叫女人
◆麥子
是
我只是你的一根肋骨
但經(jīng)過了上帝的手
我便不再是一根肋骨
而是一個獨立而獨特的
生命
是
你還有許多根其他的肋骨
但只有這一根
名字叫女人
那些其他的肋骨
名叫勇氣、善良、智慧、正義……
我是一根與眾不同的肋骨
沒有人可以替代我
完成你的生命
是
我保護著你的心
用最柔韌的質(zhì)地
緩沖世界給你的壓力和撞擊
我會幫助你 我能保守你
因為那是上帝交給我的
使命
是
我是一根有使命的肋骨
我的名字叫女人
我從來不是弱者
我是你心靈的支撐
是你人生長途的伴侶
是
我是一根肋骨
不是股骨
不是肱骨
也許我無法替你打拼
但我負責(zé)守護你的心靈
——你強大的外表下最柔弱的那一部分
至于治理這地
則更須靠你自己跟宇宙的合一
是
我是一根
聽從上帝命令的肋骨
我的名字叫女人
在你沉睡的時候
我被上帝領(lǐng)到你跟前
安靜等待你自己發(fā)現(xiàn):
“這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稱她為女人,
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p>
是
我的名字叫女人
我是你的一根肋骨
沒有人可以替代我
完成你的生命
是
我只是一根肋骨
我還不知道你到底是誰
肋骨沒有判斷的智慧
但我會安靜等候上帝的帶領(lǐng)
等候你驚喜的聲音
一天上午坐在教堂里聽牧師講道,心里卻突然開了小差,想到我一直想不通的《創(chuàng)世紀》的幾個章節(jié):
1: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yǎng)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2:21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
2:22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lǐng)她到那人跟前。
2:23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2:24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我以前一直想:肋骨只是男人的一部分,而男人的肋骨不止一根。男人離了這根肋骨還可以存活,而肋骨無處寄附便無從得著生命。
我因此常常埋怨上帝的不公,覺得女人從創(chuàng)世之初便注定了不幸。
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上帝的心意:是,男人的肋骨是不止一根,但只有一根名叫女人,其他的肋骨分別是不同的意義與表征。
所以在教堂里,我寫下了上面那首詩,算是解讀上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