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嫻小魚
第一次見嫂子的時候,我才五六歲的樣子。
那天下雨,嫂子穿著一件淺綠色的上衣,黑色的直管褲,戴著斗笠,在我們家后門,叫一聲我的母親:“幺姨”,才推開門進來(嫂子的母親,是我母親的遠房姐姐,故爾嫂子叫我母親幺姨)。
那時的嫂子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水靈靈的眼睛含笑地看向我,臉紅撲撲的,進門以后,反身把斗笠掛在門外面墻上的釘子上,另外一只手提著膠鞋,赤著腳走進堂屋。
我那時候小,不明白嫂子為什么提著鞋子光著腳,膠鞋明明是下雨天穿的嘛!后面慢慢大了,才知道她那雙鞋還是跟哥哥處對象以后我們家給她買的見面之禮之一,嫂子很珍惜,因為她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一雙膠鞋。因為家里窮,除了走親戚與過年穿上手工做的布鞋以外,一年四季嫂子幾乎都是不穿鞋的。下雨天更是不會穿,免得打濕了鞋子,打濕的鞋子爛得快。因此嫂子的腳,厚實,寬大。
長大以后嫂子描述第一次見我的樣子:頭上戴著母親拿當時那種粗紡毛巾自己手工扎了兩邊,像兩只耳朵的帽子,穿著一件花布襖子,胖乎乎的臉蛋,直盯著她看。
那個時候我們是最高興嫂子到我們家來的,小小的我們心中,嫂子什么都能做,非常能干。到家收拾地上衛(wèi)生,喂豬,煮飯。我們那時候喜歡吃餃子,那個時候的餃子只能手工做。只有下雨天母親才有空,才會用石磨手工磨面出來,包一些餃子。再就是父親放假的時候會做,平時是沒有辦法吃到的。小麥有但是沒有人做,我們都還小,哥哥們又在外面做工去了,所以我們最喜歡就是嫂子到我們家,她可以一個人,從篩選小麥,到磨面揉面擇菜洗菜剁餡兒包好煮熟,餃子端到桌上。
想想我們那時候,真的是挺幸福的,自從大哥跟嫂子相親后,嫂子隔三差五就到我們家來,大部分時候是幫母親做農活,不是很忙的時候或下雨天幫忙做家務。
在我的記憶中,嫂子跟大哥談了有四五年,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單獨相處過。嫂子未結婚的那些年,我們,多了一個姐姐,貼心貼肺的姐姐,給我們洗頭洗澡洗衣服,幫我們梳頭扎辮子,幫我們煮好吃的。我現(xiàn)在依然記得,我當年扎進嫂子懷里,要她抱、撒嬌,互相撓胳肢窩,不停笑的那些場景。
嫂子跟我大哥結婚的那一年我不到十歲,啥都不懂,只知道姐姐變成了嫂子,跟我們是一家人了。我舉著紅旗,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面把嫂子接回來。
直到我結婚了以后,與嫂子閑聊,聽到嫂子給我講她的新婚之夜,頗為感慨。
大哥結婚的時候,他的婚事除了父母操持忙碌以外,大哥自己也是同樣里里外外忙前忙后的。那時候農村舉行婚禮都是三天三夜的,特別辛苦,特別累。等到把嫂子接回來的新婚之夜,一回到洞房,大哥只說了一句話,睡吧,好累,然后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啦呼啦睡著了。
嫂子說,不好意思去叫醒你大哥,更不好意思躺到床上去睡,于是坐在那個旁邊的凳子上,坐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