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煒
在人生的前29年里,阿爾瓦多·布魯斯第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從事“固定工作”,還干得興致勃勃。
但現(xiàn)實是,現(xiàn)在他每天5點半起床,喝一杯馬黛茶暖身,草草扒幾口早飯,然后就迅速前往磚廠。在那兒,在“搭檔”——一臺水泥攪拌機——的幫助下,他每天都能澆筑400塊水泥磚。
“我喜歡這份工作。”布魯斯第說。
和布魯斯第一起的,還有近500人,分散在多個工廠里,有烤面包的,有做披薩的,有賣冰淇淋的,也有的做著和布魯斯第類似的重體力活。工作之余,他們愛聚在廣場上,既可以踢足球,也可以玩樂器,在烏拉圭明媚的陽光里度過閑暇時光。
這一切本來沒什么特殊,除了兩點:布魯斯第是個正在服刑的前搶劫犯,他的“工友”們也是除強奸犯和販毒犯之外的囚徒;他們的所在之處也不是尋常工業(yè)區(qū),而是一個名叫Punta de Rieles的綜合性監(jiān)獄。
Punta de Rieles的西班牙語含義是“鐵路盡頭”,指示著它的位置——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第一條有軌電車線的終點。
2015年11月7日,Punta de Rieles的理發(fā)店內(nèi),一名囚犯為另一名囚犯理發(fā)(@視覺中國 圖)
行走在Punta de Rieles的土地上,人們很容易忘記,這里是一個監(jiān)獄。除了高墻上的鐵絲網(wǎng)和入口處嚴格的搜查手續(xù),它與這個名詞所指代的場所及其背后的意義似乎沒有任何關(guān)系——恐懼、痛苦、擁擠和暴力全都無跡可尋,至少肉眼看來如此。零星幾座瞭望塔里,不得不堅守崗位的守衛(wèi)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他們幾乎無事可做,因為這兒并沒有需要看管的犯人。
它仿佛是一個村莊,其中的每一個“居民”都可以自由地遷徙——只要他們遵守“宵禁”,在晚上7點前回到牢房就行。甚至犯人們居住的隔間,與其說是牢房,倒不如稱作“寢室”:4人一間,可以使用手機、電視、游戲機、冰箱和樂器;從2015年起,來訪的犯人家屬也得到了留宿許可。
這樣的環(huán)境,足以讓烏拉圭其他監(jiān)獄的犯人欣羨不已。這個南美國家在1907年就廢除了死刑,但由于犯罪頻發(fā),監(jiān)獄人數(shù)嚴重超員。2009年,一名聯(lián)合國官員曾在報告中將烏拉圭的監(jiān)獄形容為“非人”,稱有犯人全天24小時“像動物一樣被關(guān)押在金屬盒子里”。
還有更“過分”的:Punta de Rieles的犯人們,被允許他們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包括布魯斯第供職的磚廠在內(nèi),監(jiān)獄里共有38家“公司”,大多由犯人們自行開設(shè)。于是,這幫過去殺過人、打過劫、搶過銀行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搖身一變,成了工人、服務(wù)員、理發(fā)師,過上了此前難以想象的“穩(wěn)定生活”。
“誠實勞動”的回報頗為豐厚:月工資平均可達兩三千人民幣,與烏拉圭全國的人均工資基本持平。這筆錢將被存到個人賬戶上,全部屬于他們自己。
與此同時,犯人們還被鼓勵繼續(xù)“深造”。一些人拿起書本,試圖讀完中學(xué)的課程;還有一些在藝術(shù)中傾注熱情,從入獄之初就排練起了戲劇,或是玩起了音樂。而為了感悟瑜伽這種“源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犯人們正在努力籌集資金,想要建立一個冥想中心,順帶作為討論公共事務(wù)的場地。
2016年5月5日,Punta de Rieles的一名囚犯在監(jiān)獄廣播電臺彈吉他(@視覺中國 圖)
2016年6月15日,Punta de Rieles的囚犯在木工車間工作(@視覺中國 圖)
2016年5月5日,Punta de Rieles的囚犯在廣場上踢足球(@視覺中國 圖)
按照監(jiān)獄官方的數(shù)據(jù),相比于傳統(tǒng)監(jiān)獄的模式,Punta de Rieles模式更為有效:從后者出獄的犯人,其再犯罪的比例只有2%至3%,遠遠低于拉丁美洲平均60%的再犯率水平。
Punta de Rieles的成績并非一直如此耀眼。在新模式出現(xiàn)之前,它曾是烏拉圭黑暗時代的一個縮影——1973至1985年間,這個國家籠罩在軍政府的獨裁統(tǒng)治之下,而舊時的Punta de Rieles正是情報和拘留中心,關(guān)押過七百多名女性政治犯,見證了無數(shù)起暴行。
可當路易·帕羅蒂于2010年加入監(jiān)獄的改造工程,一切變得大不相同。作為一名鐵路工會成員的兒子,帕羅蒂從小就對社會運動飽含熱情。軍政府獨裁期間,他被迫離開祖國,流亡法國近12年,并在那里成為一名教育家。待1985年重回故土,他立刻運用起專業(yè)所學(xué),先是加入兒童與青少年研究所,接著又將目光投向另一群亟需教化的人群——罪犯。
帕羅蒂改造Punta de Rieles時秉持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頗有幾分“人性本善”“有教無類”的意味。他深信人是可以被改變的,哪怕是窮兇極惡的罪犯——“我希望犯人們能安然入睡,不會感到羞辱、害怕或恐懼?!痹诮邮苡鴱V播公司(BBC)采訪時,帕羅蒂曾經(jīng)如此表達自己的心愿。
而其中的關(guān)鍵,不外乎提供工作、教育和文化生活。工作,可以作為犯人監(jiān)獄外生活的“預(yù)演”,使其在出獄后快速適應(yīng)社會;教育和文化,則是為了讓他們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富足,感受“普通人的快樂”。為了全面對接現(xiàn)實世界,監(jiān)獄內(nèi)部甚至引入了金融系統(tǒng)——帕羅蒂成立了一家“模擬銀行”,設(shè)立了由犯人與工作人員共同監(jiān)管的基金,為各種創(chuàng)業(yè)項目提供無息貸款。銀行的理事會由選舉產(chǎn)生,看上去頗為公平——要想連任,即使身為監(jiān)獄長,帕羅蒂也得乖乖拉票。
不過,對于帕羅蒂而言,拉票想必不是難事。這位68歲的教育家精力充沛,總是穿著T恤和牛仔褲,熱情招呼每一個人,時不時傾聽犯人們的投訴和抱怨。他說,他明白坐牢是件痛苦的事,因而希望找到某種方式,讓犯人們從囹圄生涯中獲益,而不只是忍受懲罰。
西班牙哲學(xué)家費爾南多·薩瓦特有一句名言,常常被帕羅蒂掛在嘴邊——“擁有權(quán)力,是為了幫助別人成長?!?/p>
Punta de Rieles的犯人們,或者說居民們,成長了嗎?答案似乎確鑿無疑。降低的再犯罪率可以說明問題,犯人們的親身體驗又提供了更為感性的證據(jù):
曾經(jīng)的搶劫犯丹尼爾·馬可尼如今變成了技術(shù)高超的理發(fā)師,還擔(dān)任著一個樂隊的主唱;因搶劫銀行被判刑23年的賽塞爾·坎波成為了心靈手巧的木匠,會制作桌子、書柜等一切客戶需要的東西;另一個前劫匪吉爾貝托·阿亞拉則表示這里給了他遠離犯罪生活下去的可能——他在服刑時開了家面包店,刑期結(jié)束后又重返Punta de Rieles,以正常人的身份,在監(jiān)獄里繼續(xù)做生意。
至于“磚頭制造者”布魯斯第,則打算在出獄后開一家自己的磚廠;他還剩下2年零4個月的刑期。賬戶里已經(jīng)存了不少錢,當親人前來探望的時候,他常常帶他們?nèi)ケO(jiān)獄里的甜品店吃冰淇淋。
他喜歡這家甜品店,因為它的名字:新開始(New 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