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佳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 四川 成都 61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多為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后期甚至會發(fā)生呼吸衰竭,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2]。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包括支氣管擴張劑(包括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抗膽堿能藥及以多索茶堿為代表的茶堿類藥物)、祛痰藥、激素以及急性加重期加用抗感染治療,并可輔以呼吸機通氣等方式糾正呼吸衰竭。但單用以上治療方案效果不甚理想,患者往往隨病程進展出現(xiàn)肺功能持續(xù)下降,呼吸肌萎縮等,需要重視患者長期持續(xù)的呼吸功能訓練[3]。為有效提高患者療效,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診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療效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診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簽署知情相關同意書,醫(yī)學倫理會批準;納入標準:確診為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者,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服用其他藥者,精神心理病,用藥禁忌者,嚴重的肝腎??;嚴重呼吸衰竭需有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隨機分兩組,對照組48例,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39~72歲,平均(56.34±9.28)歲,病程(5.33±2.09)年;研究組46例,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齡40~71歲,平均(57.39±9.30)歲,病程(4.42±2.13)年;兩組病程、年齡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行常規(guī)檢查、對癥干預處理,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抗感染、祛痰、解痙平喘等治療方案,必要時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同時所有病人均予多索茶堿注射液靜脈滴注解痙平喘,每次0.2g,每天一次;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多索茶堿與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方案,包括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鍛煉,選擇仰臥位,當吸氣盡量挺出腹部,呼氣內收腹部;及選擇舒適體位,用鼻腔深呼吸,并用吹口哨呼氣,每次10min,每天三次;兩組療程三個月。
分析兩組患者療效相關指標:心率、呼吸頻率;肺功能指標:FEV1(最大呼氣第1秒呼出量)、FVC(用力肺活量)及FEV1/FVC情況。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心率(61.25±6.91)次/min、呼吸頻率(18.19±3.64)次/min,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療效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階段 心率(次/min) 呼吸頻率(次/min)研究組 48 治療前 129.21±10.21 30.24±4.21治療后 61.25±6.91 18.19±3.64對照組 46 治療前 128.65±11.18 30.18±4.16治療后 98.37±10.34 22.61±2.52 t-17.6583 5.9065 P-<0.05 <0.05
治療后,研究組FEV1(1.51±0.23)L、FVC(4.03±0.36)L、FEV1/FVC(63.03±4.36)%,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n 階段 FEV1(L) FVC(L) FEV1/FVC(%)研究組 48 治療前 0.85±0.13 2.29±0.21 45.02±3.57治療后 1.51±0.23 4.03±0.36 63.03±4.36對照組 46 治療前 0.86±0.15 2.28±0.22 44.56±3.74治療后 1.14±0.20 3.18±0.30 54.21±4.29 t- 7.1817 10.7309 8.5308 P- <0.05 <0.05 <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其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fā)展,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變化是持續(xù)氣流受限致肺通氣功能障礙。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肺組織彈性日益減退,肺泡持續(xù)擴大,回縮障礙,則殘氣量及殘氣量占肺總量的百分比增加從而出現(xiàn)肺氣腫。肺氣腫導致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及彌散面積減少,導致?lián)Q氣功能障礙,與通氣功能障礙共同導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最終出現(xiàn)呼吸功能衰竭[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臨床呼吸內科常見、多發(fā)疾病,會造成機體肺功能下降,導致患者呼吸衰竭發(fā)生率增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5]。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原則是控制氣道炎癥,解除呼吸道痙攣,糾正呼吸衰竭,并保護機體肺功能,通常采用藥物及呼吸機通氣等治療方法,但同時,需注意加強患者呼吸功能訓練,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療效[6]。本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多索茶堿與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干預效果分析。
結果治療后,研究組心率(61.25±6.91)次/min、呼吸頻率(18.19±3.64)次/min,均比對照組少,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 FEV1(1.51±0.23)L、FVC(4.03±0.36)L、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比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患者應用多索茶堿與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治療,能顯著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療效指標,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原因分析考慮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性的病理生理變化是持續(xù)氣流受限致肺通氣功能障礙。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肺組織彈性減退,肺泡持續(xù)擴大及回縮障礙從而出現(xiàn)肺氣腫,導致?lián)Q氣功能障礙,其與通氣功能障礙共同導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最終出現(xiàn)呼吸功能衰竭[7]?;颊卟捎枚嗨鞑鑹A與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方案,多索茶堿屬于支氣管相關擴張藥物,具有利尿、強化心功能,促進冠狀動脈擴張及興奮呼吸中樞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8]。而呼吸相關功能訓練,通過呼吸訓練能促使肺形成正負壓轉換,增加患者呼氣量及最大氣流,幫助患者換氣通氣,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頻率、心率與肺功能指標,聯(lián)合應用效果顯著。受時間等影響,患者應用多索茶堿與呼吸功能鍛煉聯(lián)合干預遠期效果,有待再臨床觀察。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多索茶堿治療聯(lián)合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臨床療效,具一定臨床應用價值。